《中庸》劝弟子外面要穿著朴素,怀才先不露-CH33之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CH132,《中庸》告诉我们一切要由自己内心的诚实不虚去修齐治平,故在CH33就以《诗经》中的诗句以总结这个修齐治平哲学。

 

CH33中,首先、它引用《诗经》内的句子,使得《中庸》的结局章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可以使得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应该充满美丽的憧憬。此章可以分为三部分:1、第一部分强调君子要先注重自己的内含,所以应该以修身为主。2、第二部分论述:因为君子的谨慎于独处,以慎独为主的修身,才可以内省无疚。3、第三部分:故君子可以无为而治,最后、以诗经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作为结尾词。由此可见,在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前,《中庸》就已经明白地道出,上天的道理只是一个字而已。由此可见、它的确是一门所谓的心地法门

 

因此笔者将CH33分为三部分讨论:

 

(甲)CH33之第一部分

 

在此部分中,作者告诉我们,儒家的君子首先应该怀才不露。更应该增广我们的知识,具有充沛的智慧,才可以真正的实行中庸之道。书中说: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历年来、对此三句的解释爭议甚多。不过、笔者认为应该与《大学》的格物致知有同样的意思。而下面一句可与入德矣,应该与《大学》的诚意正心有同样的意思。

 

先将第一部分的原文和白话译文登上,再讨论:

 

CH33第一部分之原文〗

 

1、诗曰:衣锦尚?。” 2、恶其文之著也。3、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4、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5、君子之道,淡而不厌,6、简而文,温而理。7、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8、可与入德矣。

 

CH33第一部分之白话译文〗

 

1、诗经有说:穿着錦锈衣服,而外面加上素袍。” [注:衣=穿。錦=锦锈。尚=加上。絅=素袍。

2、这是因为讨厌那锦锈衣服的文采太华丽了。[注:恶=厌恶。文=文采。著=华丽。]

3、所以君子之道,是很暗淡的、但是一天比一天要彰明。[注:闇=暗淡。日章=一天比一天彰明。

4、小人之道,显著耀目而一天又一天的消亡了。[注:的然=显明耀眼。日亡=一天又一天的消亡。]

5、君子之道、清淡而不惹人厌恶。

6、简单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

7、由远知近。由风知源。由微知显。[笔者注:这与《大学》所谓之格物致知相同,都有所谓的研究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精神。]

8、如此、才可以參与进入德行的修行了。[笔者注:这与《大学》所谓之诚意正心相同。]

 

〖讨论〗

 

1、儒道两家的哲学都教学子先修养自己,先怀才不露。在老子《道德经》CH70中被褐怀玉的教诲,孔子的《论语》里仁篇中有士志于道、而恥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很显然的、儒道两家都是建议弟子一定要先盡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自己的德行,而别人的称赞与肯定,並不重要,所以此章的第一句也引《诗经》的衣錦尚?以说明君子之道是先著重在内涵的,並且要求弟子们先努力追求知识。

 

2、中庸之道、说起来简单,但是执行起来会很困难。因为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与深入的理解,才能知道事情两方面的真实原因,然后才能定断。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尤其在古代、知识有限,对自然科学研究並不完整的时候,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缺乏足够的資讯,所以不能作出对人类长期有益的決定。举例来说,譬如现在所用的汽车,在当时是很有效的交通工具,但是,当全世界的人都用汽车,而所產生的空气污染,就足以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候与环境,这卻是当时发明汽车的人,所預料不到的。

 

 

3、所以CH25中、作者告诉我们:有足够能力去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一定要具备充分的智慧与仁心,才能成己成物,才能合内外之道与是时捨之宜。並且在CH16中、作者也引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由此可见,在古代,笃行中庸之道者、一定要有很大的智慧,即使如舜一样有高尚德行的人,也要有大智慧。而在现代实行中庸之道的领导人也是一定要有充分与足夠的知识与智慧才能行中庸之道。尤其在现代的交通发达的地区,各种文化宗教背景的人士聚集一堂,他们的见知都有天圵之别,找到中间一点而适合各类背景的人群,确实大費周张。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去了解此章的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就会有深入的了解。因为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就是智慧与知识的学习的过程。有足够的智慧与充分的仁心才能成己成物。

 

4、《中庸》CH27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盡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要一面进修自己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增广自己的学问,如此才可以达到高明的境界去行中庸之道。在《大学》也是告诉我们要先格物致知再诚意正心,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是行中庸之道的必要条件。

 

5、易经的最大的两个卦就是乾卦和坤卦,据系辞传的解释,乾卦就是自强不息,而坤卦就是厚德载物。同时、在自强不息与修养德行的同时,要有地山谦的心态以待人处事,也就是要衣锦尚?。而《中庸》的仁就是《易经》的坤卦的厚德载物,相似的、《中庸》的知就是《易经》乾卦的自强不息。最后、在《易经》的共济卦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作到刚柔共剂才能成功,其实、达到刚柔共济的程度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完成中庸之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