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这些估值惊人的公司大赚特赚的背后真相

Jerry Wang, 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个世界还是穷人多。

只不过有的看起来不穷:每天都照常吃吃喝喝玩玩,但是每次想要看看账户里有多少钱时,才发现:原来我这么穷?!

于是,有了属于这样一类人群的新名词——隐形贫困人口。

有多少人中枪了。这些人不敢看还剩多少钱,由于线上支付系统的强大,平时掏出现金的机会很少。在外豪放的花钱,回家就得吃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及时行乐型:月初践行千金难买爷高兴的精神,今朝有钱今朝花,到了月底就成了贫民窟。

打肿脸充胖子型:开车必拍豪车车标,自拍“不经意”露出的包包半个logo。其实车是租的,包是A货。

为爱牺牲型:明明日用品只用平价款,衣服只穿快时尚品牌,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某个爱好上,结果被人以为是土豪。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将就,这大概是这代年轻人的消费观。所以,明明拿着6000人民币的工资,却过着6万人民币的生活。

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800 多万人,再次刷新纪录。而过半应届生抛弃了相爱相杀四年的专业,一头扎进别的行业,找到了工作。

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也不好过。2016年的香港,15至24 岁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数是 9266 元人民币,是全香港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数的70 %。与五年前相比,青年每月到手的钱多了 34%,涨幅也抵抗住了通胀率,但是仍逃不出房地产的魔爪,当年香港楼价涨了52% 。

在台湾,一半年轻人(20岁至34岁)每月拿不到3万新台币,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是 2.3 万新台币。而吃喝拉撒睡,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每个月怎么着也得花出去 2.1 万新台币。如果生活在台北,每个月口袋里至少得有 2.8 万新台币。

别以为在纽约工作的年轻人生活会有怎样的体面。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不能辞职、不能生病,没时间没钱回国看爸妈。

前几天,“ 27 岁,我没有存款”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很多网友摸着胸口,在手机屏幕上敲下“扎心”二字。

从 18 年第一扎“隐形贫困人口”到第 N 扎“ 27 岁,我没有存款”,评论和转发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说的就是我”。表面上,这些话题颇有种边吃饭,边跟好基友有意无意调侃自己财务状况的感觉。其实,背后是全球年轻人压力变大的趋势。

这段时间,随着“拼多多”的上市,很多人仿佛打开一个新世界一样:原来中国还有那么多穷人啊,花几百块钱买明显是假冒品牌的电视、抢购“月亮之上”洗衣液、参团20多块钱的电饭煲。

这些假货都是被谁买走了,为什么要买?

看看这几张图:

买走这些商品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兄弟,收入有限的城乡结合部年轻人,和留守在农村但却对网购了如指掌的家庭主妇们。

相比起真假货难以区分而上当受骗,现在买假货的人更像是“明知故买”,因为便宜啊。他们不关心这些东西是不是假的,只要是可洗衣服的,是可以喝的饮料,是能看的彩电,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消费升级”了。因为他们终于也可以看着更豪华的大电视,喝着大品牌的饮料享受着网购带来的福利,而不会在意品牌的真假。

当年那些街边的山寨,在经历了一轮铺天盖地的被整顿之后,上线了。

这些年,帮大家“省钱”的公司都大赚特赚估值很高,除了拼多多,小米、曾经的滴滴、美团等等都是如此,要么卖低价,要么给补贴,谁都知道:人民,还是不够富裕。

根据2017年统计局的数字,月可支配收入在5411元的就算是高收入人群了,注意,是可支配收入。在农村方面,全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

注意,这是月收入,而不是可支配收入。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216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平均月30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平均月1119元。

城镇居民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月可支配收入在中等偏下组。巨大的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市场就是这么来的。

穷人还是大多数,但是人人都有一颗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的心呐。

 

-EN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