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有的学校都开学了,大小学生都从假期模式向上学模式转换中,可能有不少事情要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想想你新学期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写下来、并能有一个具体有效的行动方案!因为“目标设定(Goal-setting)”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有意义地度过一个新学期甚至是你的一生!
在很多励志演讲和各种规划中,都会提到一个很经典的研究,那就是所谓的“哈佛商学院目标设定研究”(也有传为类似的斯坦福目标设定调查),该项调查研究很简单,大概的过程和结论如下。
1979年,研究者对哈佛大学MBA课程的新毕业生进行一项问卷调查,核心的问题是:“你有没有为你的未来制定明确的书面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结果发现:
- 84%没有具体目标;
- 13%有目标,但没有把目标写到纸上;
- 3%有明确的书面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
10年后的1989年,研究者再次回访了这批学生,结果是:有目标的13%的学生的平均收入是没有目标的84%的两倍;而更令人惊诧的是:拥有明确的书面目标的3%的平均收入是其他97%收入的十倍。
后来,曾有不少人去专门查证哈佛是否有过这么一项研究,发现哈佛(或斯坦福)没人搞过这项研究,但在多米尼加大学(Dominican University)曾有过一个类似的研究,对149名参与者进行调查,得出一样的结论:写下目标的人比没有写下目标的人更为成功而丰富。显然,很多后人引用这项研究时就慢慢地张冠李戴到哈佛的头上了,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无疑想进一步说明“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那么,怎么进行“目标设定”呢?方法有很多,比较通用的就是 “SMART”法或者“SMARTER”法来设定目标,以SMART为例:
1. Specific(特定性)。目标要特定而清晰,不能泛泛而谈。比如想在新学期提高学习成绩,就需要确定是哪门学课和这门学课中的哪些知识内容等。
2. Measurable(可量性)。就是目标要有一些量化指标,学习成绩方面可以是考试分数(或等级),还有其它具体的获奖奖项、研究成果等等。
3. Achievable(可行性)。订立的目标要切实可行,不要好高骛远,同时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为提高某学科成绩,需要确定看哪些书籍,参加哪些小组学习等等。
4. Relevant(相关性)。这个放到第一点似乎更贴切,就是目标要和自己的现实需要高度相关,问问自己为何需要这个目标,因为最终是自己要承担责任,而不是为父母或他人。
5. Time-bound(时限性)。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点,比如1天、1周、1个月要进展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检查修订,否则很容易蹉跎光阴、后悔晚矣。
总之,在和你同行的人群中,有2/3以上的人是没有目标的;在有目标的小部分人中,能把目标认真写下来的也不足1/3;所以,如果你能成为那小部分中人的小部分人(绝对不到10%),你一定会是学业有成、人生丰富的成功者!
最后,引用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而心中有无明确的目标,正是伟大与平庸的区别,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