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老子,圣经与童话故事里的养生秘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题目有点儿大,其实是各取一例:

内经里有一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老子里有一句话,叫“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

圣经里有一个故事,大意是撒旦向耶稣承诺让他成为地上的王,然而却被耶稣呵斥。

童话故事里有一个狗哥哥与大公鸡的故事。大意是狗哥哥出门,嘱咐大公鸡不要离开家。结果大公鸡抵挡不了外面的诱惑,走出家门,被狐狸抓走了。

这四个例子说的其实是一件事:生与死的机枢。假设生死为两个世界(平行并存,不是空间上的相邻),这两个世界中间有一道门,那么跨过这道门,就可以从一边到达另一边。

假如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那不是人人都可以长生永生得道成仙了吗?为什么事实不如此呢?

因为这两个世界对人的吸引力不同,可感受度不同。

只看狗哥哥与圣经里边的故事,两者一正一反。撒旦的世界色彩缤纷极具魅力,对我们的感官与思维来说,接受他的许诺,意味着拥有无尽荣华,拒绝他,则意味着选择寡趣乏味。然而这只是就我们的思维判断而言,就故事的寓意而言,接受撒旦的世界,可以尽感官之乐,结果却是死。拒绝撒旦,则是艰苦平淡,然而结果却是”永生“---而圣经里天国的富丽,实际要远超撒旦所谓万国的权柄。当然,我们不是要讨论圣经的教义与故事的真实。这个故事只是用来说明我们的感官给我们的生死抉择造成的困难。

耶稣成功地抵御了撒旦的诱惑而保持了”永生“

大公鸡则没有抵抗住”外面的诱惑“成了狐狸的食物。

事实是,绝大多数人无法抵抗”外面的诱惑“-----大部分是荣华富贵。有一部分克服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却落入了所谓世出世间的理想,比如一心钻研学问或者宗教。再有一部分超越了心志的束缚,却依然陷在思维名相之中。由粗到细,无论这些东西显得多么美丽多么精妙多么高尚多么深奥多么主观,它们都属于死的世界。----内经所暗示的”外“老子所说的”白“,佛教所说的”相“。无论我们多用心,这些东西都无法却定为我所得,为我所有。它们总是在变化,由微而显,由盛而哀。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世俗的理解是最终会失去,而其实则是当下就是空虚。----说得更严重一点儿,专注于现象而对生命本身没有意识,这本身就是”找死“。反过来,在感知现象的同时安住于内在真实,当下就与永生相通。”安住于内在“的作用一点儿也不神奇,每个人都有体会。最明显的比如比赛时安住于自己的节奏就不会狂躁,赢的机率就更大;反之,过分在意比分或者对手的状态,往往会变得被动。再大一点儿,其实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往往不在他的聪明程度,而在于他的定力----处惊不变,在纷乱的局面中发现规律把握机会的能力。对于养生来说,原理其实也是一样。如果能做到安住于生命的内在真实,那么自然就少受外界的干扰,自然健康长寿。

遗憾的是,无论外面的诱惑会导致多糟糕的结果,它至少显得真实可以把握。相比之下,”里面的生命“,对大多人来说,只不过是听起来美妙,实际却空洞玄奥难以把握的想象罢了。

对感官和思维来说,”真实的内在“确实无法把握。这也不奇怪,因为感官和思维,本来就是被外面世界诱惑的结果。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感官和思维是为外在的世界量身定制的,它当然无法感受内在的世界。因此,对落在感官与思维的人来说,如果愿意尝试,最好的办法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或者”知外守内“ 。这样,就会”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这样,生死之门虽然有两面,但对感官和思维来说,只有一个通过的方向:超越”外面的诱惑“。

但这样说,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怎么可能”精神内守“------日子不过了?这是诱惑的另一个面目。对付它,还有一个办法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意思不是走神发呆的不见不闻,而是让事情不停滞于心,”为而不有“----凡事尽可用心去做,但是如实观察,不要让它成为你,成为你的生活或者生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