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被历史记载下来。大园五七中学,作为我们大队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办起来的一所初级中学,由于太微不足道,是不可能被历史记载的。即便本县编写教育志,最多也只能把它作为一所曾经存在的众多五七中学之一,进行数字统计而已。五七中学,作为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不可能再出现了,其中绝大多数被解散,少数可能变成了正规的中学。我作为大园五七中学的一员,是有感情的,是她的出现,圆了我的中学梦。
今天,我们要新建一所学校,需要有关专家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就是根据学校设置的标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虽然当时兴办一所新校,既没有学校设置的标准可依,更没有评估这种形式,但在做出兴建大园五七中学这个决定时,应该还是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虑。
从必要性的考虑来看,首先是政治需要。当时毛主席提出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要学工,也要学农、学军”的五七指示,那么,当时提出“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就适应了这种政治正确的要求。其次是有教育需求。在全国农村经历了1960年代初的大饥荒之后,大食堂随之解散,农民开始有了饭吃,从而也迎来了中国人口出生的一个高峰。那么这之后出生的人口,在1970年代中期,都到了上中学的年龄,设置一所中学就能满足广大贫下中农子弟上中学的需求。当时我们生产大队,包括12个生产小队,一共有1000多人口,每年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就有三四十人,设置一所中学,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人的出路问题。
有了必要性之后,其他的问题都好说了,当时流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雄心壮志。校舍就借用大队的礼堂,反正群众大会比以前少了,并且也可以改到露天举行。所以就在大队礼堂的舞台上临时搭起一间教室。后来随着班级的增加,又在另一头隔出一间教室和2间教师宿舍。其实这个大队礼堂,也是土砖加木结构,有点类似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建筑,当然只是比毛的故居更高、更大。所以我在想,毛知道他领导的革命成功20多年后,他的人民甚至建礼堂还是用他父亲80年前建民居时所用的材料,不知他老人家做何感想。教师嘛,公社联校调拨了2名公办教师,其他就是本大队的回乡知青或者把小学老师拔高使用。
办学形式就是半工半读。这很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学生一半的时间学习,另一半的时间参加大队农场的劳动。劳动不是义务劳动,而是记工分的。学费就是用工分换算成的产值来缴交的。余下来的工分可以转到生产队,按生产队同样的分值来进行分配。实际上大队农场还有专门的农民,也没有这么多活需要干,我们学生只是农忙季节帮帮手,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学习。只有一个新的烤烟产业,是专门为我们学生设置的,为此还专门建了一个烤烟房。但这也只是试验而已,最终还是不很成功,这既有经验的原因,恐怕更多的还是水土不服。
在做了这些准备之后,一所全新的中学——大园五七中学就这么将就着成立了。其实这所中学连一块招牌都没有,也许很多人,甚至包括在那里上过学的学生都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我是从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合影中才获悉了它的名字。从1975年第一次开始招生,到1978年正式解散,这所中学一共只存在了三年。这三年中真正的毕业生才一届,那就是1977届毕业生。1976级学生,在这里学了一年半后,最后一个学期被并入到公社中学,我是这所中学的最后一级学生,在这里完成了一年的学习后,在1978年秋季也被并入了公社中学。之所以并入到公社中学,这是由于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全国的形势发展很快。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这种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无论从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所以,尽管大园五七中学是一所条件和师资非常简单的学校,当时建立它时,我想还是花了很多力气和心血的,但是它的结束,就是通过联校的一个决定,把它的学生全部吸走就完成了。
在这所中学教过书的有公办老师有两位:数学老师曾老师,其实他同时应该履行校长的职责(至于当时有没有校长这个称呼,我就不知道了),物理、化学老师刘老师,她同时还兼教英语。其他的像语文老师林老师、吴老师,数学老师王老师和张老师都是民办教师。教材就是采用的全日制十年制的教材,不记得是省编还是部编,反正应该很简单。开学时发一大堆教材,有语文、数学、英语、卫生等,但除了语文和数学有老师教外,英语刘老师教了我们一学期外,其他课都没有开。
这个学校前后培养了三届,共百来学生。除了第一届的后来全部学生务农外,1976级的学生,后来有一人考上大专、一人考上中师,我这一级除了我之外,还有另一人考上卫校。但这些学生也只是在这学习过而已,并不是直接从该校考上。
我之所以非常珍惜在大园五七中学的这段学习经历,主要是这种开门办学的形式,虽然教学要求不高,但它毕竟对推动中学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从而使我接受中学教育成为可能。回想在小学时,为了一学期两块五毛的学费,母亲总是把鸡蛋卖给做泥瓦工的刘师傅,积攒在那,平时舍不得花,到了开学就一次支取来交学费。如果是正规的中学,需要10块钱,对于我们家是天文数字,通过母亲卖鸡蛋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幸亏有这种半工半读办学形式五七中学,才使我在小学毕业后,没有直接去务农,而是跨进了中学,继续了我的学业,从而开启了我的另种不一样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