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八年即公元854年春正月初一(丙戌),日食。唐宣宗李忱为此取消元旦朝会。
唐宣宗自从即位以来,处置了弑杀唐宪宗的贼党。宦官和外戚乃至东宫的官属被处死或流放的很多。他担心人心因此不安,便于正月十一(丙申)下诏说:“长庆初年(821)的乱臣贼子,近来他们的余党已全部被搜捕流放,其余和他们关系疏远的亲族,一律不予追问。”
也在正月,陕州上奏,说他们那里黄河水变清。
二月,南蛮人进献犀牛,唐宣宗下诏退还给他们。
也在二月,中书门下上奏,说拾遗和补阙缺人,请求朝廷另外增员。唐宣宗说:“谏官关键在于称职,不必人多。有像张道符、牛丛、赵璘这几个人,使得朕每天都能听到闻所未闻的事情,这就足够了。”牛丛是牛僧孺的儿子。
不久后,牛丛自司勋员外郎出任睦州刺史。他入宫谢恩时,唐宣宗赐给他紫色官服。牛丛谢恩之后,上前进言说:“臣现在穿的刺史绯色官服,是借来的。”唐宣宗急忙说:“那就赐你绯色官服吧。”唐宣宗很看重和爱惜官服徽章,有司部门虽然经常准备了几套绯色和紫色的官服,以备赏赐,但唐宣宗有时半年都用不了一次,所以当时朝臣以身穿绯、紫为荣。唐宣宗很看重翰林学士,但至于迁迁他们的官职,则必须考核他们的岁月资历,觉得不能用官爵为近臣徇私。
三月,唐宣宗下敕,因为干旱,所以派诏使去疏理裁决在押囚犯。同时,宰相兼监修国史魏謩修成《文宗实录》四十卷,上呈朝廷。参与修撰的修史官给事中卢耽、太常少卿蒋偕、司勋员外郎王沨、右补阙卢吉,都得到不同的赏赐,包括银器和锦彩不等。唐宣宗还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上柱国、酒泉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李景让为吏部尚书。
五月,唐宣宗任命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上柱国、武功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苏涤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出任荆南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七月,他让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魏謩兼任户部尚书。
八月,他任命司农卿郑助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夏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夏绥银宥等州节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落安抚平夏党项等使。
九月初四(丙戌),唐宣宗任命右散骑常侍高少逸为陕虢观察使。曾经有个敕使经过硖石,因驿站官吏提供的饼有点黑,就将那官吏鞭打得出血。高少逸将那所谓黑饼封起来献给唐宣宗,还奏闻了这事。敕使回来后,唐宣宗责问他道:“深山里像这样的食品哪里是很容易就得到的!”当即将他贬谪发配去守恭陵。
也在九月,唐宣宗封皇子李洽为怀王,李汭为昭王,李汶为康王。
唐宣宗到苑北打猎,遇到一个樵夫,问他来自何县。那樵夫答道:“我是泾阳人。”唐宣宗又问:“你们县令是谁?”樵夫答道:“是李行言。”唐宣宗又问:“他为政如何?”樵夫说:“他性子偏执。县里曾关押过几个强盗,禁军来县里索取他们,他就是不给,后来干脆把这些强盗都杀了。”唐宣宗回宫后,把李行言的名字贴在寝殿的柱子上。冬十月,他任命李行言为海州刺史。李行言入宫谢恩,唐宣宗赐给他金紫官服,并问他道:“知道你为何能穿上紫服吗?”李行言说:“臣不知。”唐宣宗命令侍从取下殿柱上贴的纸条给他看。
唐宣宗觉得甘露事变,只有李训和郑注当死,其余诸如王涯和贾餗等人其实无罪,因此下诏昭雪了他们的冤情。
唐宣宗召见翰林学士韦澳,借口要和他论诗,然后屏退身边的侍从,问他道:“近日外间觉得内侍的权势如何?”韦澳说:“陛下的威严和果断,都不是前朝可比。”唐宣宗闭着眼睛摇头说:“全不是这样,全不是这样!朕仍然有点怕他们(指宦官)。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吗?”韦澳说:“如果要和外廷的大臣商议,恐怕会有大和末年的事变(指唐文宗遇害),不如就在他们之中选些有才干和见识的人,和他们共谋。”唐宣宗说:“这是下策。朝臣从穿黄色官服到绿色官服,再到绯色官服时,都会对朕感恩戴德。但一旦穿上紫色马上就和宦官沆为一气了!”
唐宣宗也曾和令狐綯密谋,要杀了所有宦官。但令狐綯担心会滥及无辜,便秘密上奏说:“只要有罪不予赦免,有缺不予填补,宦官的数量自然就会逐渐减少,直到全没了为止。”宦官私下见到他的奏折,因此日益和朝臣互相嫉恶,南北司变得水火不可相容。
大中九年即公元855年春正月初一(辛巳),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许昌县开国男陈商去世,唐宣宗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也在正月初(《旧唐书》作大中十年正月初一,但和通鉴有矛盾;此处根据通鉴推断是大中九年),唐宣宗任命正议大夫、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李讷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大夫、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等使。
正月初四(甲申),成德军上奏,说节度使王元逵去世,军中立他的儿子节度副使王绍鼎为留后。王元逵是已故成德节度使王庭凑的儿子,最初任镇州右司马,兼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死后,三军推举他主持军事,请命于朝廷。唐文宗只好起复(中止服丧)王元逵为检校工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军节度使。他经累迁兼任检校左仆射。王元逵平时心怀忠顺,即刻改变父亲的霸道作风。当他被授任藩镇后,颇向朝廷输送款诚,每年都及时贡奉,来往于京师的车马不绝,得到唐文宗的嘉许。开成二年(837),唐文宗下诏将寿安公主嫁给他,因此加他为驸马都尉。王元逵派段氏姑前往宫阙敬纳聘礼。段氏进献食品二千盘,连同御衣战马、公主嫁妆以及私人白身女仆等,从人如云,朝野都为他感到荣耀。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去世,他侄子刘稹擅自接领军政。唐武宗非常愤怒,命令邻藩分别出兵进讨,以王元逵为北面招讨使。诏书下达那天,王元逵就出师进驻赵州,与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一同收复昭义下属的山东三州。王元逵进攻邢州,很快叛军部将裴问和高元武就投降了王元逵,王钊和安玉则投降了何弘敬。王元逵还攻拔三郡。经累迁他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为平定刘稹的大功,朝廷加他为太傅、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这时他病故,唐宣宗册赠他为太师,谥号忠。
正月二十三(癸卯),唐宣宗任命王绍鼎为成德留后。
二月,唐宣宗任命醴泉令李君奭为怀州刺史。当初,唐宣宗到渭上校猎,见到十来位父老聚集在佛祠。唐宣宗派人去打听,对方回答说:“我们都是醴泉的百姓。县令李君奭有奇异的政绩,考满后将会离任,我们先前到官府求他留下,所以现在来这里祈求佛祖,只是希望能如愿以偿罢了。”当怀州刺史空缺时,唐宣宗亲自提笔任命了李君奭,宰相都莫名其妙。李君奭入宫谢恩时,唐宣宗以此勉励了他,大家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也在二月,唐宣宗改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裴休为检校吏部尚书,兼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出任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处置等使。
三月,唐宣宗下诏,让邠宁节度使毕諴回到邠州。先前,因为河、湟一带刚刚归附朝廷,党项也尚未平定,朝廷将邠宁军的治所迁移到宁州。到这时,南山和平夏的党项人都已安定,威、盐、武三州的军食也已足够,所以朝廷命令毕諴回到原来的治所邠州。
也在三月,朝廷在试宏词举人时,发现有人泄漏了册试题目,结果被御史台弹劾。礼部侍郎裴谂因此改任国子祭酒,郎中周敬复被罚两个月的俸料,考试官刑部郎中唐枝被贬为处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被罚一个月的俸料。其中原已登科的十人一道落榜。朝廷接着将吏部东铨委托给右丞卢懿负责。唐宣宗还让吏部侍郎郑涯带着检校礼部尚书和御史大夫的头衔出任定州刺史兼义武军节度、易定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御史台根据正月八日礼部贡院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那天明经(即通过明经考试)黄续之、赵弘成、全质等三人伪造堂印和堂帖;黄续之还穿着不该穿的绯衫,将伪帖带进贡院,想办法让举人虞蒸、胡简、党赞等三人进士及第,并得到许诺,说为此他们会得到一千六百贯文钱。这些人作弊在正月八日当天被捉到。根据对黄续之等人罪行的调查,他们都承认了造伪,但许诺的钱未曾入手时,事情就败露了。御史奉敕依法将这些人处死。主管部门因为自己捉获奸人,所以不予定罪。
闰四月,唐宣宗下诏说:“州县差役不均。自今以后,每县根据百姓的贫富以及徭役的轻重作出差科簿,送交刺史检核签署之后,锁在县令听事厅上。每次有役事下达给县令时,则根据差科簿决定差役数目。”
闰四月二十三(辛丑),朝廷严禁岭南民众贩卖男女人口。
五月十九(丙寅),唐宣宗正式任命王绍鼎为成德节度使。
唐宣宗聪明强记,甚至连在宫中洒扫的厮役,他都能叫得出他们的姓名。他对这些人的能力和性格都很清楚,呼唤他们做事时,从不会叫错人。各地奏折里提到的刑狱吏卒的姓名,他一看也全都记得。度支的奏折中曾有“渍污帛”,但显然将“渍”写为“清”。枢密承旨孙隐中以为唐宣宗没有看见,便擅自改正了。当中书签署后将奏折送回时,唐宣宗非常愤怒,追查是谁擅自修改奏折,要把他贬谪处罚。
唐宣宗暗中让翰林学士韦澳,依次根据各州境内的人情习俗和地方物产以及各种利害关系,撰写成书。韦澳亲自书写后呈上,连自己的子弟也不知道这事。他把书名叫做《处分语》。有一天,邓州刺史薛弘宗入宫谢恩,出来时跟韦澳说:“主上对本州事情的判断和处理,真是非常惊人。”韦澳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发现原来都是《处分语》中提到的事。韦澳在翰林,唐宣宗有时会派中使去宣旨,让他起草诏书。发现有些事行不通时,韦澳总会马上说:“这事必须陛下亲自下降御札,才敢施行。”然后拖延到第二天一早,上疏论奏。唐宣宗大多听从他的意见。
秋七月,浙东军发生动乱,驱逐了观察使李讷。李讷是唐穆宗时刑部尚书李逊弟弟的儿子,性情急躁,对待将士十分粗鲁无礼,所以部下作乱。
也在七月,唐宣宗任命河东节度使、检校司空、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卢钧为守尚书右仆射。
同时,淮南发生饥荒,民众大多流亡他乡。节度使杜忭(史书也作杜悰)荒于政务,沉湎游宴,政事不治。唐宣宗得知后,于八月十八(甲午,《新唐书》作七月初十丙辰,但以《旧唐书》和通鉴为准)任命门下侍郎、守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博陵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崔铉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出任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唐宣宗还亲自设宴为他饯行,并赋诗赐给他。八月二十一(丁酉),唐宣宗改任杜忭为太子太傅、分司东都(《新唐书》说:七月他还因为那里的干旱,派使者去巡抚淮南,减少淮南对长安的馈运,蠲免当地拖欠的租赋,还发放谷粟赈济民众。七月十四庚申,他取消淮南、宣歙、浙西三道冬至和元日的常贡,用以取代贫下民户的租税)。
九月,唐宣宗改任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涓为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御史大夫,出任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九月二十九(乙亥),唐宣宗将李讷贬为朗州刺史,将监军王宗景杖责四十,发配去守候恭陵。他还下诏说:“自今以后,藩镇武臣失职,监军必须连坐。”他还任命礼部侍郎沈询为浙东观察使。沈询是沈传师的儿子。
冬十一月,唐宣宗任命吏部侍郎柳仲郢为兵部待郎,出任盐铁转运使。有个在闾巷行医叫刘集的医工,因为有机会到禁中行医,唐宣宗便下敕任命他为盐铁补场官。柳仲郢上言说:“医工如果精通医术,应当让他补任医官。如果让他办理铜盐事务,今后如何对他考核!况且场官的官品低贱,并非特敕所应亲自任命。所以臣不敢奉诏。”唐宣宗马上批复说:“应当赐给刘集绢百匹,打发他回去。”另一天,唐宣宗召见柳仲郢,慰劳他说:“爱卿谈论刘集的事,说得很好。”
唐宣宗苦于吃不好饭,便召医工梁新前来诊脉。治疗了几天,唐宣宗的病情有了好转。梁新便趁机自己陈请当官,但唐宣宗没有答应,只是敕令盐铁使每月给他三千缗钱而已。
也在十一月,唐宣宗任命河南尹刘瑑为检校工部尚书、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出任宣武军节度、宋亳汴颍观察处置等使。他还任命中书舍人郑颢为礼部侍郎。
右威卫大将军康季荣先前任泾原节度使时,擅自挪用官钱二百万缗。事情被发觉后,康季荣请求用家财偿还。唐宣宗因为康季荣有开发河、湟一带的功劳,准许了他。给事中封还敕书,谏官也上言反对。唐宣宗只好于十二月初五(庚辰)将康季荣贬为夔州长史。
江西观察使郑祗德让他儿子郑颢娶了公主以求显赫,一再要求得到一个散官。十二月十九(甲午),唐宣宗任命郑祗德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正月十三(丁巳),他任命御史大夫郑郎为工部尚书兼同平章事。
唐宣宗命令裴休极言时事,裴休请求他尽早立太子。唐宣宗说:“如立太子,那么朕将成为闲人。”裴休因此不敢再说什么。二月十三(丙戌),裴休称病辞位,但唐宣宗没答应。
三月,中书门下上奏说:“根据礼部贡院目前设置的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颇为胡来,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可用,徒然增添入仕之门。朝廷必须商议条款,帮助改善这一事业。臣已在延英殿当面奏论,现承奉圣旨,用文字加以表达。先前的九科,臣等商量之后,希望从大中十年起,暂停三年。三年期满后,到时赶赴科试的人,让有司根据所举荐的人率先进名,令中书舍人重覆问过。其中如有精通本业,才能堪备朝廷顾问,即取等级进名,等候敕令的决定。如发现事业荒芜,按理不该送名进来的,朝廷必须议定如何谴责考官。近日诸道所推荐送来的童子科,大多年齿已过,谎称童子。考察他们的学业,又是十分平常之流。从今日起,希望各个州府推荐保送的童子,都必须在实年十一和十二岁以下,还必须精通一经,其它考问必须全通,加上自己能够书写。如果违背这一制条,朝廷也必须议定如何惩罚本道长吏。”唐宣宗准奏。
三月初八(辛亥),唐宣宗下诏说:“回鹘有功于国,世代和朝廷联姻,称臣奉贡,致使国家北边无警。会昌年间虏廷丧乱,可汗奔亡,又遇上奸臣当权,因此很快就陷于殄灭。近来有些归降朝廷的回鹘说,已厖历现在已成为回鹘可汗,但还居住在安西。待到他回归并收复牙帐,朕当正式册命他为可汗。”
四月初一(癸酉,《旧唐书》作癸丑,但四月无癸丑),唐宣宗任命刑部郎中卢搏为庐州刺史;任命给事中、渤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高少逸为检校礼部尚书、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唐宣宗因为京兆长久没有很好治理,便于五月二十五(丁卯,《旧唐书》说唐宣宗在两年前的五月任命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韦澳为京兆尹;此处以通鉴为准)任命翰林学士兼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韦澳为人公平正直,上任后,地方豪强和贵人再不敢放肆作恶。唐宣宗舅舅郑光的庄吏专恣骄横,多年都不肯上缴租税,韦澳逮捕并给他拷上枷锁。唐宣宗在延英殿询问韦澳怎么回事,韦澳奏报了具体原因。唐宣宗问道:“爱卿准备如何处置?”韦澳说:“臣想将他绳之以法。”唐宣宗说:“郑光很喜欢这人,该怎么办?”韦澳说:“陛下将臣从内庭(即翰林)提拔为京兆尹,为的是清理京畿近甸的积弊。郑光的庄吏长期以来一直是这里的蠹害,如果得到宽恕而免于重刑,那等于是陛下的律法只针对贫户。所以臣不敢奉诏。”唐宣宗说:“的确如此。但郑光的脸面朕不能完全不顾。爱卿可以痛打那庄吏一顿,免去他的死罪,行吗?”韦澳说:“臣不敢不奉诏,但希望陛下让臣暂时关押着他,等到将租税征足后再释放。”唐宣宗说:“当然可以。朕为了郑光的缘故害得爱卿绕过了律法,实在感到惭愧。”韦澳回府后,当即杖责了那庄吏,然后督促他交足数百斛租税后,这才将他送回给郑光。
要想知道唐宣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