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所在-----俺也说说我之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俺说的真我,也不是大我、梵我之类的我,而是“我”的真实的样子----他依然是现象,依然没有主体性,但跟现在“我”感觉到的“我”不同。

从见说起。一般常识,我们能见,是因为我们有健康的视觉系统。然而,事实可能不是这样。

楞严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佛问阿难:眼盲的人能见吗?阿难说他们眼前一片黑,不能见。佛说那么你怎么能看见呢?阿难说因为有光(聪明吧,科学吧)。佛说如果有光才能叫见,那见就不应该叫眼见,而应该叫光见。事实上,眼前一片黑,不见具体形象,只是所见为“黑”,并不是完全的“无见”。

佛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见的机制:我们平常认为的有与无,其实并不是真的一对绝对相反的概念。他们其实都建立在一个更基本的“有”的基础上。由视觉系统决定的见的具体形象与丰富性是一种“有”,由视觉系统的缺失而引起的见的单一与匮乏(见暗)也是一种“有”。又比如声音,有声音我们感觉到吵,没有声音我们感觉到静------吵是“有”,“静”其实也是一种“有”。

换个角度说,无论健康的感官系统存在不存在,感官上接受或者呈现出来的象都不是由感官本身产生的----最后都要落在“心”上才能实现。

这个“心”是什么,在哪里?俺也说不清。各位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楞严经。

本贴要说的是,感觉发生的顺序。从视觉发生的例子来看,有一种与我们的常识不同的可能:不是因有感官而有感受,而是因有感受而有感官。比如人类因其心所能感受到的波长范围,而具有了相应的视觉。而视觉本身不是肉体,只是感知功能。

这种功能并不在对象存在以前先存在于肉体。相反地,它是由于感知对象之后才肉体化。所以被肉体化,是因为感官有具体化对象的本性。粗说典型的例子就是认知的stereotype. 我们感受到一种东西,就是要把它定下来,以便以后容易参照。这是本能,不可避免。

认知如此,感知的道理也一样。我们感受到形状,就要把它定下来(视觉暂留)。而且感知的体系性决定,我们在具体化一个对象的时候其实是在具体化一个世界,而这个具体化的世界中,不同的对象必然互不相容。比如我们把一个有体量的东西叫做这块石头,那么另一块同样的东西就必然放不到这一块里边去了。碰巧我们还有触觉,再去一碰:哇,solid. 如果说视觉暂留只是瞬间,那么记忆“暂留”则把瞬间进一步固化了。

感官的这种固化功能用于感受感官自身,就会产生身体的感觉。

看到这里一定有朋友问,那我不相信自己的感官,就可以超越身体的局限了吗?是的。理论上是这样。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改成心无线电波一样不执着现象差异,就可以有穿墙术了。但我们普通所用的意识没有这个能力。无论我们的意志多强,愿望多强烈,我们的意识都是在执着,执着本身除不掉执着产生的矛盾隔阂现象。

回到本贴的主题:真我就是这些最初的纯感觉。这些最初的感觉就只是感觉,比如空中雨后彩虹,没有实际。这些最初的感觉再被感觉感受一次就有了“身我”。身我有自我维护自我执着的特征,就落入了这个有限的世界,成了这个为了这个肉身生命而奔走忙碌的“我”。

这在真我就是一念之间的事。但从身我回看(陷在认知的规律里),则是几十年从入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