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瓢泼大雨中,我们几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同学,应连云港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来宝的邀请,离开北京前去连云港采访。那是1992年8月,新亚欧大陆桥首列集装箱列车起动前。
其中有一篇是我与同学新华社高级记者章墨渊合写的。文章中说: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首列集装箱直达列车,近期(1992年9月1日开通)将从这座桥头堡——连云港市上桥,开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
这是继美国大陆桥(1967年开通)和西伯利亚大陆桥(1971年开通)之后开通的世界第三座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亚欧两大洲。
按计划,这趟783次列车开通以后,每天将由东向西发出,沿途经过陇海、兰新线的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到新疆的阿拉山口出境。不久,从哈萨克斯坦也将有国际集装箱列车开到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我国境内长4131公里,安装有国际先进的电脑信息自动系统。
大陆桥的集装箱运输,从我国的连云港逐步向西延伸到独联体的6个国家,经过波兰、德国,最终到达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世界第一大港荷兰的鹿特丹。这条把太平洋与大西洋联通起来的钢铁大动脉全长一万零九百公里。
从1990年起,连云港市就为开展大陆桥运输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工作,我国沿海八大港口之一的连云港具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港的条件,拥有万吨级以上的泊位17个,其中两个年吞吐能力共20万标准集装箱专用泊位,完全可满足近期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需要。为保证大陆桥的货源,连云港市今年(1992年)7月把开往香港和日本、仁川以及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的定期集装箱航班由6个增加到10个。今后还将开辟新的集装箱班轮航线。
专家们认为,大陆桥的开通好像一把金钥匙,不仅使陇海——兰新经济带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双向开放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同时通过与周围铁路联网,也为京、津、唐、沪、宁、杭“金三角”、粤桂开放前沿以及大西南等地进一步打开了开放之门。
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两千多公里,将成为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从亚洲运到欧洲的货物通过新亚欧大陆桥,距离比从海洋全程运输缩短一半,运费可减少五分之一。这条现代化交通大道宛如一条金腰带,两端连接着亚太地区和大西洋沿岸众多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辐射亚、欧、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对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和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必将推动连云港市向国际港口城市的方向迈进。
为了突出广播特点,1992年7月28日我采访了连云港市副市长程智培。这篇录音访问是我义务提供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生活》专题节目播出的,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其内容与我发的文字稿大体一致,只是这篇更口语化,有可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