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于《侨报》2018 年12 月16 日文学时代
面对死亡
文/静语
记得儿子五、六岁时,有一天曾经忧心地问过我一个问题,“妈妈,人死了会去哪里?” 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我大事化小地说,“天上。” 他突然开心地抓住我的手,“那我以后就做宇航员,到天上还可以见到你。” 我当时愣在那里悲喜交加,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给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解释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并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讨论的话题。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里有一点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每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必须要了解他们对自己生命的处置态度,也就是说让病人自己决定如果遇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是否接受急救。病人的意见会记录进档案,每当患者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医护人员会首先查看病人的意见才会决定是否采取气管插管甚至电击除颤等心肺复苏的急救处理。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和病人讨论他们对于抢救的意见。一般年龄90岁左右或者晚期的癌症病人选择不抢救的比较好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碰到一些年纪不算太苍老也放弃抢救的病人,杰妮就是其中一位。
杰妮入院的第一天,我就按规定去问她对抢救的意见。她清楚地告诉我,“不抢救。” 我看了看她的病例,发现她还不到80岁,只是心脏不太好,没有其他很严重的疾病,就又给她解释了一下关于抢救的具体知识。
她微笑地看着我,非常平静地说,“我已经知道这些了,我不希望自己身上插上各种管子受罪。我的心脏不好,就是抢救过来生活质量也不会很高,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我已经有很幸福的一生了,我很满足。”
如果你觉得杰妮是个生活态度消极的人,你可就错了。她性格很开朗,和病友和医护人员相处得都很好。她也很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医院里积极参加各种康复锻炼和娱乐活动。她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不仅有正面的人生态度,也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对于生命垂危但不希望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人,虽然医院不采取急救处理,但会有很完善的临终关怀医疗方案。临终关怀减少了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可以即保持了生命的尊严又不用饱受病痛的折磨。
工作中也会见到一些一直依靠气管切开和胃管进食的植物人病人,那是因为病人或者家属选择抢救或者维系病人的生命。加拿大医疗免费,一些病人在医院里会一直这么维系而不用担心治疗费用,有些患者甚至能这样坚持十几年。说实在话,有的病人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知觉,更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但这是患者或者家属的自我选择,我们也必须尊重。
现在加拿大已经通过了安乐死的法案,病人可以选择在医生的帮助下结束生命。一些在绝症里苦苦挣扎的患者又有了一个可以决定自我生命去留的权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法案之下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患者的利益和意愿。当然直面死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病人不仅要有充分的自我选择的能力,也需要有很大的勇气。
对比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和文化,在我国,患者或者家属一般很难会做出放弃治疗、结束生命的选择,医务人员都会竭尽全力地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一般情况下,我国的老百姓还是很忌讳去谈论死亡,特别是当着老年人,谈论死亡或者议论安乐死的话题都会是很大的不敬。有些人因为忌讳讨论死亡,连人寿保险、遗嘱等相关话题都不能涉及,因为觉得不吉利。
面对死亡,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任何人的个人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但了解西方文化里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的生活和生命。
儿子现在已经16岁了。关于死亡 ,我会告诉他,那是一个生命逝去的过程。生命来来往往,你可能有一天再也看不到某一个人了,但他/她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你们也一起分享了许多的喜怒哀乐。人会永逝,但爱会留下,关爱的精神会世代相传,这也是人类内心深处之所以能获得幸福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