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1)

打印 被阅读次数

40年前我成了一名知青,记述一段回北京探亲的难忘经历以作纪念,并向当年同情过、帮助过知青的人们致意。 (写于2009年)

一:介绍信

陕北的冬天有多冷,只要到黄河边看一看就知道了。那波涛翻滚、浪声荡谷的河水到了冬天竟悄悄无声,只有站在五尺厚的冰面上才能听到闷在冰层下带着冰块的河水冲撞的隆隆声音。连那咆哮喧天的壶口瀑布也躲到厚厚的冰帘后面无声无息。农村也像那黄河一样没有了声息,除了隔三差五给牲口铡铡草以外,什么活都没有。这是我们回北京探亲的时候了。

跟弟弟商量了一下,他让我先回去,怕两个人一起回去家里粮票不够。回北京得先到公社开介绍信。刘主任似乎知道我的来意,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打着官腔说,“超哈(留下来)跟贫下中农一害里(一起)过个革命化春节吧。”

我也知道刘主任不会痛快,早就准备好了第二招,装模作样地犹豫了一番之后便顺应着说,“也好,超哈就超哈。”

“好太太咧(太好了),” 刘主任眯缝着眼满意地说。

“要是能给贫下中农做一点北京点心,这个年就能过得更扯溜(痛快)了,刘主任,您说咋相(怎么样)?”

“对着咧。”

“可是做点心需要糖,刘主任能开个买糖的介绍信吗?”

“这个莫麻达(没问题),”说罢,刘主任从抽屉里拿出公社信笺,用自来水笔写道:“壶口公社供销社,经革委会批准,兹介绍西塬知识青年小组在你处购买白糖二两,请准予购买。此致,革命敬礼。壶口公社革命委员会”。

写好了买糖的介绍信,刘主任又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了自己的权利象征,在印泥上使劲按了两下之后,把图章盖在了买糖介绍信上。我拿着介绍信,一边道谢,一边急急忙忙往外走。只听刘主任在后面叮嘱,“做好了点心别忘了给额(我)也拿两个来。”在公社大院的角落里,我从口袋里掏出一面小镜子,用袖子擦了擦,趁图章的红色油墨未干,小心翼翼地把图章印在镜子上,然后朝镜子上哈了一口热气,马上又把镜子压在一张信纸的右下角上,捂在手心里几秒钟后,一张空白介绍信便诞生了。至于那张买糖介绍信,回去放在草酸里浸泡一会儿,用钢笔写的字便无影无踪了,而图章的红色油墨却丝毫不受影响。像这样的鬼伎俩在知青中流传很多,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了广阔天地还真派上了不少用场。

就这样我有了两张空白介绍信。在一张上写好回北京的理由,另一张保留作为南下看望父母的“路条”。父母双双都被扣上反动权威和特务嫌疑的帽子,分别被下放到江西和湖北的干校接受劳动改造。他们两年没回家了,我打算这次回北京后南下去看他们。

之云 发表评论于
真有趣!知识万岁!
不过你不在, 他们还是会知道啊,怎么办?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这从陕北黄河壶口往北京回家,在乡下干一年也挣不上一张火车票吧?当铁道游击队,大冬天扒货车,那可是惊险拿命玩儿了。
高斯曼 发表评论于
“壶口公社供销社,经革委会批准,兹介绍西塬知识青年小组在你处购买白糖二两,请准予购买。此致,革命敬礼。壶口公社革命委员会”。
~~~ 你这可是走后门呀,而且这后门还是很硬的那,那时能搞到白糖可是不得了的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