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裳,马靠鞍。出国后,上学工作之穿着打扮好像远不如过往在国内讲究,看周边大伙好似差不太多,也就随波逐流,由此一回国,常被家人上课-:) “领导” 看到这方面的报道,时不时也会“恶狠狠”地指点一下.... 看看同事老外穿衣讲场合, 该西装则西装,该便装则便装,即使随意着装也很有些品味。
过去无论别人或家人如何啰嗦,咱依旧我行我素。近几年孩子大了,他看咱这落伍的扮相,也会开导老爸几句,听多了儿子的点拨,也开始注意行头,买了些衣裤,给自己点缀一下,为青春不在的咱,努力努力减十岁-:) 别说,注意了外在,再打理一下发式,行路挺起来,讲话别啰啰嗦嗦,人的精神面貌有不少改变,朋友见了纷纷说,年轻许多。老外根本就看不出亚裔人的岁数, 一猜都会减10-15岁-:)
衣服多了,麻烦也来了,要洗要烫,最讨厌的是,有时买的大小有偏差, 修修补补,还有掉个扣子之类,都要动动针线,开始讨好“领导”帮着缝补,后来多了,小小的事咱也自力更生。
上周买了件衬衣,发现扣子与衣色不太配套,是不是矫枉过正,太讲究了-:)于是就动针线换扣子,咱有热情,可穿针引线时太费劲了,老眼昏花搞得死活无法将线穿不进针孔,来回试了若干次,半天才整进去,于是就接长长一段线,省着再穿针引线了,可逢的时候,线太长,时而绞在一起,搞得“烦不胜烦”, 一旁的领导讥讽“想风光减十岁,就要有代价”。
整了这么一遭,让咱体验了生活的“乐趣”, 也想起过往我们成长的年代,那时女红之类的并不是女子的专利。咱见过大院里的知识分子打毛衣,踩缝纫机做衣裤,反正都是搞革命闲着。艺不压身,能省些银两,还可帮帮同事,得个好口碑。到我们上大学时,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着装,有时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买的所谓出口转内销的衣服, 常要修改,为此咱也学会踏缝纫机,改个瘦腿裤啥的,还可对付。那时穿针引线是易如反掌,人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