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26岁斯坦福博士自杀 天之骄子背后隐藏什么(图)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23423 次)
 

留学生的光鲜背后,藏着外人看不到的辛酸。

新年刚过,国内上下仍是一派喜庆,很多留学生虽然没有机会回国过春节,但是也会很有仪式感地在国外约上三五好友,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然而却有留学生,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春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在实验室自杀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来噩耗,一名男性工科研究生在工程学院名叫Paul G. Allen的实验楼里,自杀身亡。

实验楼


经法医初步验证,认为死者是上吊身亡。

根据Daily Post 报道,死者名叫Ziwen (Jerry) Wang,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学),随后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料科学与工程系的PhD,目前是博士第五年在读。


当天上午,王某的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在Paul G. Allen的某纳米实验室开展一天的工作,但是却在室内发现王某的遗体。

接到报警之后,警方封锁现场取证调查,通过询问其同学得知,早在事发前的周六,王某就缺席了同事的赴约,似乎有所异常。

事发之后,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院院长Jennifer Widom就此事件,给学生教师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对学生的哀悼,以及对死者朋友、家人的慰问。

院长在信中,还公布了校方开设的心理疏导的专线电话以及地址,希望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首先想到求助专业人士,而不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信末,他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去,我们都感到遗憾和惋惜,请大家照顾好身边的人。”

在校方发布的邮件下面,我们也看到不少校友表达了对王同学逝去的惋惜:

“看到这个消息,我难过得不知说什么好“


还有人似乎指出了这一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压力源:

“博士生的确是比其他学生要辛苦的多,他们不仅没有周末,而且所研究的课程必须要求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专注力。”


而王同学在决定自杀前,究竟经历了什么的煎熬和痛苦,这其中的心路历程,每个曾经或者正在读博的留学生,一定深有感触。

光环博士生的另一面

你可曾了解


在无数人眼里,博士生身上有太多美好的光环,渊博的学识、未来可以得到高于行业内的工作薪酬等等一切。

然而实际上,这一切也恰恰是PhD所要背负的压力。毫不夸张地说,博士生是留学生中面临学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美国的高等教育一般比国内更重视学术成果,为了锻炼自己的教研员,通常会把重点课题交给他们去做,但往往这些课题通常不是网上查查就能得出,连发表的论文都寥寥无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的探索。

甚至很可能是几年的研究成果打了水漂、实验模型反复失败、以及毕业延迟等难题。

而从培养上来说,留学的博士也比本科生遇到的挑战更大。

比如,对于留美本科生来说,学校的培养目标清晰,也能够得到学校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只要修够足够的学分、顺利通过考试,再写一两篇paper,基本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

但是,博士生阶段则是一个没有明确教学指标的学习过程。

作为一个“科研型学位”,博士必须在攻读期间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且足够在学界发表一篇分量充分的 paper 才可以毕业,而这个过程大部分时间完全需要博士生一个人来完成。

不仅需要亲力亲为,有时候,博士生还会面临研究实验结果突改变的局面。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生物方向的博士生,4年做一个实验课题,在换了一次原料供应商之后,实验数据突然全部偏移,完全一样的物质就是得不出原先的结果。整个人几乎要被逼疯。

即便如此,他们还得重新操作实验,积压的情绪也只能通过自己消化排解。

一个材料专业的博士生,方向是研究电池模组,课题做了两年,所得到的数据完全归纳不出任何规律或结论,最后不得不转方向,勉强毕业。两年下来,唯一的成果是告诉后辈:这个研究方向没用。

而这样的例子恰恰道明了科研领域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你的产出和你的投入并没有任何对应关系。

有一个生物方面的博士生,硕博连读8年不能毕业,转专业或转硕没有门路,接着读也读不下去,最后忍痛选择退学。30多岁只有一纸本科学历,无法继续在学界谋生,对外就业面还非常窄……

也难怪有人把读博之路比作是一段荒野之旅,照亮这条路前程的只有自己,也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北大博士唐晓琳就是因为学业压力过重,超出承受范围,而选择在金门大桥纵身跳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后来的调查得知,唐晓琳在读博期间被导师过度压榨,唐晓琳的课程存在着严重被推迟的情况,与系内相关规定不符。

唐晓琳参与博士生资格考试时,已经是研究生第7年,与系内规定的“在第3年学习结束之前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不符;

入学8个学年,没有明确的论文计划,与系内规定的“必须在7年内完成博士学位”不符。

不仅如此,调查后的报告揭示,实验室工作量严重超标,负荷极大。唐晓琳和其他学生需要经常性地在深夜和周末进行研究。由于研究压力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会产生暴躁情绪,并且因为实验资源的分配产生矛盾,人员关系紧张。

可以断定,本身就被学业困扰的唐晓琳,每天不仅要面临纷繁复杂的实验数据,还得忧心忡忡地防止被同事“穿小鞋”,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难免会产生轻生念头。

前几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更是发布了一项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状况重磅调查,对来自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领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研究的结论让人十分忧虑——原来博士生读博期间普遍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压力。

重压之下,难免有人会想着用极端方式结束掉这一切。

2019年情人节的这一天,已经失联15天的中科大博士生刘春杨,终于有了眉目。但是不幸的是,人们找到的却是刘春杨的遗体。

法医未在刘春杨身上检查出伤痕,警方判断其大概率为自杀。

据澎拜新闻报道,遗体被发现的前一天,恰好是刘春杨28岁的生日。按照家里的规划,他会在28岁这一年拿到博士学位、找到工作,但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而之所以发生这一切,其家人猜测和刘春杨的学业有很大关系。

刘同学生前曾向家人透露,自己因论文没及时发出来而不得不延迟毕业一年。

同宿舍的学生谈起刘春杨时,如是反应:“他这一年过的特别颓废,本应有很多要完成的事情,然而却陷入了一种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的状态,整天在宿舍打游戏。“

博士生要面临的除了学业压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一般在攻读博士的年纪,很多博士生的同龄人已经步入职场,在过自力更生的、社会人的生活,甚至有很多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对比之下,自己的生活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似乎正在脱离主流社会。

这种看不到头的未来加上长期的投入得不到回报,以及无处安放的烦躁情绪,在博士群体里越来越普遍,而这样的痛苦,一旦再加上留学海外的艰难,更是雪上加霜,让博士生们难以承受。

留学生的痛苦

你可曾体会


由于陌生的地理环境、社交圈过窄、生活压力大,都容易让很多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学生无力独自承担这一切,最终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据美国心理协会统计显示,亚裔大学生自杀念头及试图自杀的行为远比白人高。

在15至34岁的亚裔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其中,20至24岁的亚裔自杀率最高。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与心理压力过大且没有及时获取专业帮助有关。

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孤苦无依的同时,面临一波又一波的繁重压力。留学生的精神,其实一直都是十分脆弱的。

作为曾经庞大的留学生团体中的一员,主页君深知留学期间的各种痛苦时刻。

比如为了写一篇优秀的paper,哪怕是连夜不睡觉几个晚上,也都逼着自己把那些英文原版书籍一遍遍的“啃”明白;

比如在被教授和学业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会在无数个深夜,无数次的质疑自己,留学这条路是不是真的不太适合我;

比如把学校官网的退学流程看了无数遍,内心下了无数次决心,念不下去了就退学回国,甚至已经写好了退学申请书......

然而第二天的我们,依旧早起洗完脸、化完妆,穿戴整齐地去上学,我们暗暗的下决心,告诉自己,再撑一下,说不定就通过了呢,再坚持一下,下一个实验或许就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呢。

也是这样自我的鼓励,给自己一次次重燃生活的希望,支撑我们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留学路上的挫折。

主页君也希望大家在这里都能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用合理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熬不下去了就寻找那些专业人士,你所遭遇的一切问题都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所以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别这么轻易地就放弃自己。

希望每个在外留学的小伙伴,都能学有所成,平安无事!

华裔当美国总统?美梦一场罢了!(组图)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3931 次)
 

海外网2月18日报道称,美国华裔企业家杨安泽宣布参加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这个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大家对杨安泽的做法表示支持,因为他确实是一个杰出的美国创业企业家,不仅改变了自己平凡人生的轨迹,,还帮助了很多人。

杨安泽在2012年和2015年分别接受美国总统的接见,都是因为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表面上看起来,像杨安泽这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是美国总统的强力竞争者,就连共和党方面也十分支持。但截止目前,杨安泽仅筹集了13万美元的大选资金,这离要选得总统所需的资金相差甚远。

200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花费了大约7亿美元,2008年花费了大约10亿美元,2012年大约20亿美元,2016年远超20亿美元。据此推算,202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无论是多少亿美元,杨安泽也是很难筹得到的。这成为华裔竞选美国总统道路上的拦路虎。



虽然杨安泽是在美国出生和长大,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他毕竟是一个亚裔,也没有从政的经验。杨安泽在对特朗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发表看法时说,他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应该和平共处,而不要互相指责,给民众以更多的好处。这样的言论还是太天真了:美国的驴象之争是不可能停止的,想要为广大民众着想还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儿。

因为美国出了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所以,信奉美国梦的人就片面的认为,只要努力奋斗,就连美国总统你也可以做。错了,美国还是美国人的美国。

我们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杨安泽可以筹得总统选举的20亿美元,冲过重重阻碍当选美国总统,最终的执政过程也还是要平衡美国各大财团的利益,想要改变这个本质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看看美国的新闻就可以看出,信奉自由平等的美国人对亚裔是多么的看不起。全美广播公司在列举的202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名单里,根本就没有杨安泽。

虽然中国人都比较希望华裔能够当选美国总统,从面子上来说,好像自己赢了。不过,我们要看的是,他最终代表的是谁的利益,这才是关键。而这个关键用膝盖都能想得出来。华裔想通过竞选,通往美国总统的路,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根本没有尽头。

中国改革开放最后一程,看来真得靠美国了”(图)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8152 次)
 


2019年2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大会堂与前来参加中美部长级贸易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及财长姆努钦交谈。 

【观察中国 】 : 中美贸易战最近以来出现缓和的迹象,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中美贸易战最新事态的分析评论。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刘鹤将在21日22日访问美国,继续高级别贸易磋商。他的身份多了一个‘习近平主席特使’的头衔,更加预示了本周中美磋商的重要和权威性。” “回顾从中美贸易战开打直到今天,的确很像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的结果不是最后一分钟决定的,它的态势是漫长的一路上逐渐积累的。中美打了史上从未有过规模的贸易战,双方相互展示了力量和意志,美国不那么容易休兵,中国则不那么容易被击垮,贸易战的长期消耗注定把双方都搞成输家,这个道理被事实证明不是空谈。”“美国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但美方也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共同促进中美贸易的平衡。谈判涉及的中方结构性改革要围绕着中美经贸合作,而且要同中国的改革开放计划相协调。中美经贸谈判不能成为强制中国改变经济治理方式甚至国家发展道路的一次施压。”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石齐平的评论称:“据了解,目前双方谈判博弈最核心的争议部分是美方所谓的‘结构性改革’。美方强烈要求中方必须进行的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有:一、租税改革。将间接税改为直接税,大幅降低税率,让中外企业得到公平竞争机会。二、国企放弃垄断,开放电力、电信、石油等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三、减少政府干预市场,取消各种检查、审批、收费。四、大幅改变劳工政策,提高工资,允许工会存在并独立运作。五、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强迫外方技术转让。六、保证新闻自由和互联网自由。七、保护私有产权和保护民营企业家,不可随意剥夺其私有财产和限制人身自由。八、取消对国企补贴与出口企业补贴。”“总的看来,这些‘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无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尚未突破而又极难突破,却又必须突破的核心部分。”“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出发点全在于维护及争取美国最大的利益,绝非着眼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吊诡的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中国的施压,却极可能恰恰成了一股‘倒逼’中国改革的力道,”“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最后一程,看来真得靠美国了。”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川普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美中贸易谈判要建立在中国实质结构的改变上,美国不会在原则上作任何让步。中国副总理刘鹤近日来美谈判,美方也表示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结构改革。重重压力和困厄下,迹象表明,北京不得不考虑重回邓小平‘韬光养晦’的路线。从华为遇西方国家联合围剿抵制,以及中国应对可看出,北京逐渐收敛之前咄咄逼人的气势,以求和与商榷的姿态,应对西方的质疑和排斥。”“针对加拿大应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中国先前针锋相对摆强硬姿态,逮捕三名加拿大人,现在似开始摆出好说好商量姿态。”“由于中共内部呼声不断,认为只有继续韬光养晦发展壮大自己,才是出路。最近北京圈内有声音称:‘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中国对美必须让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有过先例,可以割地,可以赔款,可以答应一切条件’。”“然而,北京如只是韬光养晦,恐怕难以扭转面临的危局和劣势。”“北京必须在结构问题上做出实质改变,才有缓解困境的可能。正如美方所指出,中国只有经济结构性改革,美国才可能与中国达成休战协议。”

法广RFI 香港特约记者张文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