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 BWV1047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巴赫 - 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 1046-1051)

巴赫的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部《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部协奏曲一共6首,编号BWV1046-1501。这6首著名的协奏曲,一般认为是为当时的勃兰登堡大公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而作, 1718-1719年冬,巴赫从他创作的作品中选了这6首协奏曲,抄完加上献词给了大公。这6首协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乐器组合不同,所以巴赫对它们所起的标题是《6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

这些协奏曲,巴赫使用了当时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当时大公的音乐班子只有6位乐手,而这些协奏曲中即使配器最少的第六首也需要7件乐器,根本无法演奏,结果这些作品就在大公的收藏室内高搁了13年。大公去世后,召集的乐手解散,不用的乐谱以一部协奏曲48个分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这些协奏曲被巴赫的弟子、当时著名的作曲教师奇伦贝格买去,他又把它们送给了他的弟子、普鲁士亚马利亚公爵之女。这位公爵之女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这组乐曲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巴赫 F大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 BWV 1047

(演奏:Freiburg Baroque Orchestra)

0:15 - Allegro 快板
5:12 - Andante 行板
8:52 - Allegro assai 非常快的快板

乐器编制:主奏:小号、竖笛(直笛)、双簧管、小提琴各一(创作这首作品时,巴赫考虑到克腾的音乐班子中技巧出众的小号手约翰.路德维希.施里贝尔,他用的是一种高音小号,为F调乐器)。协奏:弦乐合奏,大键琴。

此曲共3个乐章:

1. 快板,在低音波壮音形上,呈现富节奏感的主题,主奏小提琴奏出的主题与之交互缠绕,然后由双簧管、竖笛、小号呈阶梯式依次转移,全乐章多次转调,饶有情趣。

第一乐章的主题由乐队的全奏呈示,生动明亮如同初生的阿弗罗蒂忒般迷人,高音小号迫不及待的“闯入”,就好像一个狂喜的人急于向所有的朋友宣讲,让他们来分享自己的快乐一样。小提琴,双簧管,直笛在弦乐队呈示主题之后依次演奏独奏乐器组的主题,随后四件独奏乐器形成华丽的织体,深入挖掘主题的种种发展可能,音色的对比让这种发展更加的绚烂多彩,乐队有时仅仅作为通奏低音,衬托上方的独奏乐器的卡农,有时候作为伴奏或合奏,参与到发展当中,有时候则演奏那个明亮的主题,展现她丰富的魅力。乐章的高潮在大约2/3的地方出现,一般是3分钟左右,高音小号嘹亮的声音仿佛是创世的第一缕光芒,穿越了混沌无边的黑暗,照亮了这个纷繁混乱的世界一般。

2. 行板,此乐章为竖笛、双簧管、小提琴与大键琴的合奏,由小提琴-双簧管-竖笛,再小提琴-双簧管-竖笛-双簧管依次以卡农的方式表现,多少有些沉思的意味。

这个乐章可以说体现了巴洛克音乐的一些重要特点,那就是一种安宁,和谐的氛围和一种含蓄,内敛的审美追求。乐曲始终建立在同样节奏型的通奏低音的基础上,而高音部的三件乐器也一直围绕着两个动机作发展,通过旋律和音色的对比,映衬和穿插,形成种种奇妙的图景。一切都是那样的安宁,一切都已经注定,一切都因为可预知而值得相信,但是一切的一切又都是那么的奇妙,超乎我们的想象。

3. 非常快的快板,略呈谐谑风格的主题,依次由小号、双簧管、小提琴、竖笛、小号以赋格方式一边转调,一边应答,这一乐章为巴赫常用的赋格与奏鸣曲的混合形,协奏只负责伴奏,不演奏主题。

第三乐章具有赋格的严整形式,主题由高音小号率先奏出,有着鲜明的舞蹈色彩,紧接着是双簧管和小号形成对位,小提琴和直笛随后进入。弦乐器像合唱一样进入到乐曲当中,预示了高潮的到来,高音小号嘹亮的声音引领着音乐最终走向了欢乐的顶点。

(根据网络资料编辑而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