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始去欧洲的旅行。这时正是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期待,恨不得马上就打包,飞往目的地。对罗马的衣食住行,城市风貌,人文景观非常渴望,于是便在网上使劲儿搜攻略,,并开始针对性地阅读欧洲简史,西洋美术史。弄得老公一再提醒说你现在都了解了到时还看个什么劲呢。没了新鲜感。
我倒是觉得越了解越好奇,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几个将要参观的城市逐渐在脑海里立体起来。他们像有生命似地向我走来。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的活动,它虽不能直接产生财富,却能让我们思绪延展,所谓让灵魂游历其间。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体会,想象,跋涉在作者与自己共同搭建的美景之中,在情感上也获得不少的快乐的满足。读书是一份内心的 积淀,而这份积淀足够深厚时我们旅游才易得共鸣,收获满满,回味无穷。
书呆子相信凡事书中多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上也不应例外。所以他们通常会以一本或几本书作为旅行指南。我当然不是这种人。但这几天跟随蒋勋解读米开朗基罗,确实引起了对弗洛伦萨的浓厚兴趣。暗自惋惜此次太过仓促,因邮轮关系只能在弗洛伦萨停留九个小时,留个乌菲兹美术馆只有两小时。照蒋勋所做在名画前静坐慢慢感受到美是没可能了。估计到时尽按图索骥了。
事先了解,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想象与现实会有差异。如果所读写的丰富美妙现实必然相对寒酸,那么我们会失望。如果书写公平公正那么我们面对真实会荡然无感不觉新鲜。只有略略描述,往美化的反方向走几步,我们游览实景才会有额外的欣喜和感动。但哪个写手敢贬低旅游胜地的风景一丁点呢,这不是找骂么?能诱惑读者,使他们产生化学反应的游记才是好的推销文章。
这样看来我写的游记是不够发大洋时报的,吹不到高度。哎,愧对游览过的阿拉斯加,落基山脉,班夫小镇,只在心底将你们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