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杨定一先生的一段视频。在引导听众进入特定心境的时候,他说到“现在刚刚好”(大意如此)-----是各位觉悟的时机了。
这话说得没有错。如果再进一步说,那就是时时刻刻都刚刚好------没有不好的时候,没有不对的时候,无论你有没有准备,准备得充分还是不充分,都是刚刚好。
因为所谓的觉悟,其实就是明白你不需要觉悟。你不需要它,是因为一来你不曾离,二来你无法得。一片叶子无法变成叶子的模样,一颗水珠无法得到水的状态。本来就如此,不曾失去,也无法得到。
既然未曾失,又无法得,为什么“我”不知道呢?
哈哈好问题。
不过还有比这个更好的问题:你把什么叫做“我”,把什么叫作“知道”,把什么叫做“不知道”,又如何确定“我”“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我不应该不知道“?
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问为什么”我不知道“是没有意义的。
严格地说,“我知道”这三个字是被俗化了。因为“我”就是“知道”或者“不知道”。不是先有“我”再有“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是“知道”“不知道”就是“我”。只要“我知道”或者“我不知道”的印象产生,你就迷糊了-----不是清明之中真的产生了迷糊,而是清明之中产生了一个特定的分隔与对立:我与非我,知与不知。在这种分隔与对立互相定义又互相排斥,只要意识落在这个对立中的一个点上,不论是追求还是逃避,都是一样的结果-----迷糊。所以有两种迷糊,一种是确定型的迷糊,它附着在清晰与稳定上:可以概括为“是X”;另一种是否定型的迷糊,它附着在清晰与稳定的缺失上:可以概括为“非Y”。人的意识活动,只要是在这两者中寻求寄托点的,都是迷糊,不论找到还是没有找到。比如好与坏的对立引发的追求与排斥,得与失的对立引发的追求与排斥,知与痴,悟与迷,我与他人等等等等。都是在对立中取点,然后动荡。在这两点之间,除了迷,其实啥也没有。你看到的钱财美色物用,都是你取点的反照。你取点无私一些,得享的财富就多一些,可以舍己为人,就可以上天堂。取点越私越细,所映出来的境遇就越苦越难。无论所遇如何丰富,所见如何高明,所求如何高尚,本质上都是迷。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一切本来如此,而“我”却“不知道”的原因:落在对立中的“我”就是“知道”或者“不知道”,而“知道”与“不知道”都是对立中的迷相-----对局部的确认与对对立面的否定,因此,这种知道永远无法真正地“知道”。
建立在分别基础上的我与知道,怎么可能“知道”无分别的状态呢?
失望吗?
不必失望。正因为我与知道是分别相,才无法遮蔽真实,才能显明真实。比如镜里花开谢,水中月离合。花开不是镜开,花谢不是镜谢。月散不是水散,月聚不是水聚。随他形象万般变化,真实本不动如一。
不需费力,不需周张。
因为本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