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民国”(2)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阪民国”(2)
  从“恐小症”到“惧大症”
  30年河东,30年河西。30多年前大阪人和今天的中国大陆人一样,喜欢出国旅游。
  30多年前在国际机场,大阪人总被安检人员截留并多次复查,许多男人只剩内裤,都还有“金属”反应。
  原来喜欢“大”的大阪人做了"点脚"(“増大手术”:比今天女性的“丰胸手术”还复杂……),不用树脂而用珍珠、金属型的東西安置在男人重要部位),今天已七、八十岁了,估计应后悔“整容手术”吧(如有的人在火化后留下不化的金属会让后人为之害臊不?)
  大阪人是一个有典型土著大和民族特征的一群人。大阪本来叫“小坂”(OSAKA)的。如小仓,小原,小林…等各种“小”的地名在大阪的影响下都可换成“大”的地名:“大仓”、“大原”、“大林”……。
  中国也有“大连”、“大庆”、“大同”等地名,但都是自开始就有的,并不是从“小连”、“小庆”、“小同”的旧地名上“争取”或发展而来的。
  大阪人常挂在嘴边一句话:“烤章鱼小丸子要与女性的胸部——越大越好”。可见大阪人对“小”是那么惧怕。有“恐小症”的大阪人喜欢什么东西都要“大大的~再大大的~”。
  去过印度你才知道《西游记》对猪八戒、牛魔王的描写并不夸张。去过大阪你会知道《水浒传》里的人物“模特”在大阪是层出不穷的。


  对大阪人的长相有一个一专门的形容词“俨”(ikatsui),就是象花和尚“鲁提轄”、黑旋风“李逵”、赤发鬼“刘唐”一类脸型在大阪随处可见。

  他们也长得大,高的有却“横”着长的人更多,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脸大眉小,大手大脚,嘴大牙鲍,心计大,胆儿大,声音大……走路大摇大摆,坐在电车里要占两个以上的座位才舒适,说话办事大大咧咧,肢体语言的动作大,野心也大……总之,“一大遮白丑”。
  许多人到了大阪觉得吃得赚价,其实在大阪人看来1.5倍的分量才配东京、京都酒馆的菜量銭。因为他们眼大肚量大。

  大阪人最崇拜和憧憬的人物就是被称为“太阁”的,当年在大阪能掌控朝庭的“关白”,”摄政”的丰臣秀吉,而不是德川家康。丰臣秀吉野心(野望)巨大,统一全日本后侵略朝鲜,企图借助朝为跳板,呑并大明王朝,万历20年(之前一直延用中国的年号)文禄元年(首次使用自己的年号,1592年)中韩联军与日本军交战。战争正酣,被一个姓“徐”的商人忽悠,他在明朝皇帝和丰臣之间周旋,一边对丰臣说明朝皇帝的中国将归顺日本,另一边对明朝说丰臣愿意称臣可封其领地为王。结果明皇帝下诏书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大王”,丰臣急眼了,我早就是“大王”了,就象曹丕之于刘协,司马炎之于曹奂一样,称王称霸我说了算还用得上你明朝皇帝来册封我?我要的是明朝皇帝的“江山”,让其对我俯首称臣,明朝庭只是给我的战利品!
  当然,最后双方谈不拢又得再次开战(庆长2年,万历26年,1597年又开战。抗倭战争/文禄、庆长之役)……。(新大阪,新绿,新水茄,新生姜,新年号……)
   40年后大阪人中风患者激增,肥胖病人逐年增多,现在大阪人又回归到以“小”为美的时尚。肥头大耳,就象某国领导人不待见,现在的时尚流行“小颜”(kogao),即男女都以“小脸型”为美。之前“小脸”希望变“大脸”。“颜广”标志着人脉广,关系多,很吃香……。
  大街小巷希望变小脸的“矫正”手术时兴、流行。人气组合“乃木坂46”就是“小脸美女”多。
  “九头身美女”模特菜菜绪(Nanao)就象三国时期的“刁婵”一样驰名。女演员,广告模特,歌手如安室奈美惠,小泉今日子,松嶋菜菜子……都是以“小脸”著名。
  今天看到一个招牌“小颜桥正”,审视良久,寻思半天才明白这是“做小脸蛋矫正术”的广告。日本人只讲究发音,不厳格要求汉语的本意。
  “正油”即景“酱油”,发音都一样“shouyou”。
  “豆板酱”代替了“豆瓣酱”,念法都一样。
  “麻婆豆富”代替“麻婆豆腐”,都是一个发音。
  “小颜桥正”即“小脸矫正”是也……。
  人穷志短,温暖不保的時代就以“胖”、“大”为美就象今天的朝鲜。
  人富野望、饱食年代往往以“瘦”、“小”为美,就象今天的大阪……。

 

dqdeer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