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无意中看了一集根据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纸醉金迷》,没想到一发不收,一直追完。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而且人物不多,剧情也不复杂,但是演员高超的演技和全剧严谨的制作,还是非常吸引人。于和伟在剧中很出彩,所有演员都好。
看完该剧之后,近来一直受剧情影响,对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特别关注。学会了《五月的鲜花》,还复习了些同一时期的歌曲,像《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虽然自己不是九斤老太,但就歌曲的韵律性和音乐感染力来说,那时词曲作者的功力和作品的影响力是绝不输于此时的。那些音乐的厚重感以及词曲作家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当下某些歌曲和音乐人的肤浅浮躁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下午得空,在youtube上闲看,听《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查看词曲作者。后来又听《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查看维基词条,开卷有益,才了解到现在我们听到的军歌歌词是经过改编的。
《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原词如下: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俱,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不是“毛泽东的旗帜”。)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争取民主自由,争取民族解放!(不是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
两处修改,非常清楚。
说来也很奇怪,全曲12句,156个字,哪处不好改,偏偏两次都要把自由改掉。让人难免揣度,修改者要么是极端仇视自由,要么是认为自由可有可无,不值一提。
音乐作品被修改,在共和国音乐史上很常见。至于军歌歌词何时被修改,又因何被修改?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军乐史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李诗原认为,“这些属于国家机密。” 而1950年以后的军事档案还未解密。
词作者公木曾经说:“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原来的词,但改词是国家需要,我服从就是。”
1998年,公木去世,他的墓碑上甚至没有生卒年月,但工整地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原始歌词。
今天无意中了解到军歌原词,很有感触。自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呼唤德先生赛先生,至今已愈百年。其间几代人的追求奋斗和牺牲,就换来今天这个局面。
1939年,八十年前,公木先生就已经喊出了“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而时至今日,在毛已离世42年后,仍然时时听到“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不禁思之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