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听说过“养生”这个词,估计因为那时的人们还生活在吃饱饭就是富人的社会初级阶段,不像现在的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般的潇洒。
知道养生在国内盛行是通过和父母电话交流得来的,那时大约是九十年代后期了。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父母都会在电话里情绪高涨的说一些养生的好处,还说他们买了什么什么药,是对某一种人体健康指标特别有用的等等。那时就觉得,父母长寿是好事情,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应该也没有问题,他们又不是傻子。到了零几年,就开始听说国内有人利用养生骗钱的事例,还知道有人化装成某些著名医院的大夫为中老年人举办“养生讲座”并借机兜售“养生药”给听讲的人,由此骗取老年人的钱财。无独有偶,有一次和家里通话时,父亲就说周末要和母亲一起去听一个军队医生的大型养生讲座,说他们专门派车来接大院里的老师们一起去。我当时就婉转地告诫父亲,那些所谓的医生很可能是骗子,因为当时互联网上已经有过假军医行骗被抓现行的报道,那些假冒的医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花钱买他们的“保健品”。而父亲当时却固执地认为人家不可能是骗子,更何况学校里有那么多老师一起去听,怎么会是被骗呢。于是,我只能闭嘴了,因为我觉得钱是父母的,人家愿意怎样花那是人家的事情,尤其人家还是花在养生长寿上面,子女过多的干涉似乎就有不孝的嫌疑了。过了几天,我又给家里打了电话,问了问那天去听讲座的情况,父亲高兴地说,讲得非常好,很有道理,他和母亲当场就一人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许多养生药。结果,父亲去世后,我在他书房的抽屉里发现了当年买的那些药,一盒也没有吃,都被我扔进了垃圾箱,几年以后,我又为母亲扔了一次。
养生和没有刻意去养生之间究竟有没有差别?不太清楚。但是身边就有不少活生生的例子,多少可以从侧面间接的表现出一个人的生命的长短与养生之间的关联。例如,我大妈,一生没有养过生,很少出门遛弯更别说其他锻炼了,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家里少言寡语,从没有刻意要吃什么和不要吃什么,寿终92岁。例如,我母亲,前半辈子根本不懂养生,后半辈子以吃药为己任,虽然有轻度糖尿病,但每天必吃米饭从不间断,寿终93岁。例如,我父亲,一生喜欢吃肉食和油炸的食物,年轻时会骑摩托,会跳舞,会拉胡琴,会唱京戏,到老了除了每天晚饭后溜一圈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锻炼,只是肉食少吃了不少,寿终86岁。例如,我二舅,一辈子烟酒从不离口,不会太极不懂养生,到了八十几岁还喜欢骑着自行车满世界转悠,一个人生活从不喜大鱼大肉,因为摔了一跤这才在床上躺了半年,寿终90岁。例如,老邻居伯伯,喜吃大鱼大肉,喜欢喝酒,从不忌口,没有特殊锻炼过,现在都九十五了仍然精神健硕。例如,这里的一个朋友,积极参加太极训练,积极参加业余歌咏队活动,生活工作两不误每天都挺好,寿终60岁,因为肝癌。例如,国内一位同学,每天按时上下班,溜达着就到了办公楼,喜欢吃肉喝酒,寿终57岁。看出来养生与不养生之间的利害关系了吗?好像没有关系吧。
我并不是说养生不好,也没有说但凡宣扬这样、那样养生方法的专家都是骗子。我只是觉得现在的养生法子太多了,太杂了,弄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养才算是真正的养生养,怎么吃才算是真正的养生吃了。
好像就是昨天?看到了一位美籍华人老太太刚刚庆祝了自己110岁生日的报道,老人家好像并没有特殊的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淀粉、不吃油脂什么的,人家一辈子就喜欢吃馒头和多喝水,不知这是不是符合养生专家们的养生法则?以前也看到过活到一百岁的老寿星的报道,那位老人家一辈子就喜欢吃肥肉,还大块大块的吃,不给吃就生气,不知她用的又是哪种养生秘诀?
那些养生专家们自己又如何呢?他们是不是如他们自己所说的只要一丝不苟的坚持养生之道就能够长生不老呢?
“Mr. Organic" died during a TV interview after saying he'd live to 100”
https://gizmodo.com/mr-organic-died-during-a-tv-interview-after-saying-h-1618374387
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报道。我为什么要找这篇文章呢?是因为最近我刚刚看到了以下这篇文章:(文章来自微信,略有修改。)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教授、研究员。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如何注意养生。
享年59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青春少年”的时长。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这两个头衔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就让吃瓜群众陷入了无尽的思考。
早年有一个健美操教练马华早逝的事情,又被网友翻出来。当年,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后因白血病逝世,享年41岁。
马华
2008年,有着“药中茅台”美誉的国药同仁堂的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39岁。中药在养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却并未挽留住少壮掌门人的生命。
张生瑜
网上对于“养生”争论有三派,第一派的论调是基因决定寿命,其他徒劳;第二派的意思是生死无常,反正都会死,折腾吧,爱咋咋地;第三派是我的观点,怕死不是养生,惜命才是养生。在这里用梅先生做一个假设,并无冒犯之意,只是举例说明。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40岁时肠癌爆发,结果梅先生自己养生得当,多活19年,直到59岁才因肠癌逝世,算不算养生的功劳?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到80岁出现肠癌,结果梅先生过度养生,长期过度服用保健品,长期反自然规律的对待身体,减少了21年寿命,这是不是养生的害处?
以上两个假如说明了养生利弊难料,那些养生专家和养生达人是如何很坚定的认为养生只有好处?站在反方的人,拿出了很多例子说明胡吃海喝抽烟喝酒活到99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张学良,过百岁。
养生到底好不好?很难说,但是长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
现代社会,科技已经较为发达了,大家都学过基础科学的常识。那些所谓的保健品,打着营养、无毒副作用的旗号,却难超越能量守恒,那些过度集中的元素进入体,破坏体内自己的能量平衡,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平常饮食均衡,就已经满足了对各类营养的需求。比如,虽然维生素的副作用很少,超出计量单位的补充,长期破坏体内的生态平衡,医生说是安全范围,但医学真的到了读懂人体的层面吗?只是现有眼界制定的标准而已。你以为的无害,只是现在无法评估评估真实危害。
绝大部分养生者都不是在养生,更多是因为怕死,所以长期固定生命格式,而生命真的会根据人的意志发展吗?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99.99%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只是活着活着怎么还没死,然后编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长寿秘诀”,安慰怕死的人有方法多活几年。
今天往前推算100年,1919年前后出生的百岁老人,从1919年到1980年,长达半个多世纪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穷困潦倒之中,他们活到60岁才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之前哪有功夫养生?怎么解释又活了40年?甚至未来更长寿。
我所理解的养生,绝对不是保命,而是惜命。
三餐七分饱,稍微准时准点,别饿死,别撑死,体内减少生理对抗,至少消化系统减少了患病概率。养生人士动不动就是辟谷绝食、坐禅修行,意志上可能自嗨了,但是生理累不累?微观上有没有异常,只有他们的身体知道。
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尝试一点点,别克制,别贪嘴,身体对于营养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才能张弛有度、进退有序。养生人士迷信营养,相信自然健康无副作用,水喝多了都有副作用,何况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的大丸子小粒子。
运动多了并不仅是提高生理机能,同时也加速身体老化。养生达人、健美大神们看看,自然界里长寿的动物都有哪些?其实大部分都是运动量很小的动物,比如:龟、鹤。看看那些长寿老人,几个是运动健将?反观运动员的平均寿命,赢不了正常老百姓。
大家都是躺着来到世界,别想站着回去。能多睡就多睡,睡觉降低新陈代谢,身体损耗自然减少。也别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补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该干什么干什么。养生如果要查黄历看星辰,想想就可笑,你的生理状态和别人的不同,怎么照搬执行?违背自己的身体,身体会有不良反应,只是积累到哪个时间点爆发而已。
世间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你计较了,它就存在;你不计较,它就是个泡泡。心情舒畅,减少条条框框,没烦恼,身体好,这是古话,千百年来的智慧。养生人士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看似对自己有益,为了维持框框,却要违背生理需要、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违背各种本该随意的状态。你不想早逝?身体会自己早逝。
说了这么多废话,养生就是放飞自我,顺应自我。高矮胖瘦喜怒哀乐,别绷着自己,开心就好。人,生来可能不平等,但是,死是人人平等的,别作死,适可而止就好。
以上观点只代表那个作者本人。但是,我觉得他说的还是很有些道理的。想长寿是人之常情,但人和人不一样,保持长寿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合张三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自己,不要听风就是雨,人家干什么你也干什么。人家天天吃肉也没有三高,你一吃就三高不退;人家天天吃素照样身体健壮,你一吃素就病发营养不良;人家跑全马玩一样,你跑半马就膝盖磨损腿疼的不行;人家天天练举重肌肉发达,你也练举重却得了腰肌劳损。所以,非常赞成一句话:什么叫养生?最适应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你自己的养生之道!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