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京有个“老男局”,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它由趣味相投的新闻和出版界的文化名人组成,每个月大概聚餐一次。
“《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出版人杨葵(老颓),作家冯唐、李辉,独立戏剧制作人、编导牟森,都是老男人局的‘常委’。偶尔会有几个姑娘飘过,其中就包括柴静,她是这个局积极的参与者。”
“柴静新书《看见》首发式上,邱启明、张洁、白岩松、全勇先、牟森、周云蓬、杨葵、王晓、张立宪、陈晓卿、罗永浩等文化名人纷纷现场助阵——这些几乎一网扫尽新闻、出版、电视界的知名文化人,名震京城的老男人饭局中的‘常委’——统统都是柴静的‘娘家哥哥们’”。
“回首柴静的路上,可谓处处充满了此类‘老男人的正能量’:大学时代著名电台男主播尚能的赏识让她成为《夜色温柔》的主播,最牛男制片陈氓的欣赏使她踏上央视,初入央视搭档白岩松帮她点缀出了成名的光芒。”
很多人黑柴静。
董路在其博客中说,“柴静的成功依托于央视的品牌和老男人们的饭局”,闾丘露薇发长微博暗讽柴静的“表演式采访风格”,木子美大爆柴与其丈夫的前情旧爱。
柴静获封“当代林徽因”“圣母”“绿茶”等称号。
01 新闻转身离开,生活仍在继续
柴静,1976年生于山西临汾,曾是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
2000年,陈氓的一个电话,把她从湖南卫视挖到央视,她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看见》等栏目任新闻调查记者。
柴静后来成为一名家喻户晓式的记者和主持人,“以深入新闻前线及其批判性的调查而闻名”。
2013年,《看见》节目遭停播,据说是与她的赴美生子有关。
2014年,柴静从央视离职。
柴静变成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出了一些负面新闻,社会上还出现了“砍柴派”和“挺柴派”。
2015年,柴静自费拍摄了空气污染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年,她被入选为《时代周刊》2015年“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之后,就很少再有柴静的动态了… 坊间对她的争议也渐渐平息。
02 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有人曾这样描写过陈氓。
- 当我们的世界卷起漫天沙尘时,我们怀念的似乎是一种失传的古风,一份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执守。他,就是陈氓。
- 他离开时只有47岁。
- 大潮汹涌,个体的浪花很容易就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中消遁形迹。
- 音容渺渺已10载,他的名字正在被日渐淡忘。
央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陈氓当时是柴静的直接领导。他把柴静从一个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文艺女青年,代入到了一个血淋淋明晃晃的新闻世界。把一个非科班播音主持专业的姑娘,培养成了一名新闻栏目记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有人说过,“有良心的文艺女青年柴静常有,而慧眼识珠的陈虻不常有”。
当柴静直视社会边缘的时候,当她独自走在感性和理性交织的独木桥上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湍急的社会舆论当中。
而那时,总有一双从背后伸出的手,稳稳地托住她,那就是陈氓,一个疼也不吭一声的勇士。
有人说,那是中国社会新闻最好的十年。
十年岁月,似水流年,柴静在记者路上走得扎扎实实,那也是柴静最好的十年。
柴静的出类拔萃,不只在于她自身有多优秀,更重要的是,在那十年当中,她站在了一群优秀的人中间。那里有让白岩松“练练她”的陈氓,有绵里藏针的小崔,有作家朋友老罗,野夫,冯唐,还有身边时时提点她的钱刚,还有死党老郝,老范等等等等人。
无论是醍醐灌顶还是循循善诱,在绿林好汉中摸打滚爬,加上很高的悟性,不知不觉中,柴静就成女侠了。大神加持的柴静,人生开了挂。
而柴静的成功,也是无法复制的。
十年过去,一个时代也落幕了,而社会仍然需要像陈氓,崔永元,柴静这样的,穿透现实,层层深入本质,弘扬理想主义的人。
03 新闻就是要还原事实真相
2013年,柴静出版了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
《看见》是柴静花三年时间完成的第二本书,400多页,厚得像一块砖头,但让人读起来舒舒坦坦。
柴静的文笔好,她举重若轻地叙述了那段十年光阴,把新闻调查的过程和一个记者的成长之路,写得像散文。读它,就像在慢镜头下,看柴姑娘自我修养不断进步的成长史。
她写北京非典,新疆地震,药家鑫杀人事件,小学生集体自杀。她写山西的污染,被卖的吸毒女,追求自我的卢安克。她写同性恋,三陪女,虐猫者,家暴者,留守儿童,还有陈氓。
她让人看到了新闻中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新闻事件。她让一个个故事流淌进人心,让人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真实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即便是市井人生,只要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有时,有些新闻事件的真相隐藏得很深,柴静就‘拎着铁锨一直往下挖’,譬如农村征地章节,就让人动容。原来一个牛B的记者,既要有菩萨的心肠,也要有阎王的手段。
柴静的本职工作是记者,她能真实地报道,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了。她能深入地挖掘,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记者了。她能将采访的感想经过自己的思考整理出书,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了。
你见过有几个记者能对自己的职业反复做过这样思考的?能把文青的那层壳剥掉,里面剩下的就是专业!
新闻做到底,就是在做人。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是在如何报道自己。新闻记者需要有良知,他们不但要客观理性地向观众传递正在发生的事,还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让当事人拥有话语权。
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史官,而新闻记者恰恰就像是挖掘历史,记录历史的人,柴静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卷宗。
04 看见天地,看见众生,看见自己
《看见》一书共二十章,分量足,娓娓道来,都是力量,可谓十年一剑。
《看见》出来后大卖,首印高达50万册,还曾一时断货,洛阳纸贵。
《看见》是一本让人思考的书。能让人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以下是部分书友给出的短评:
- 入眼,入心
- 文字真流畅
- 很会讲故事
- 为啥火,有真东西
- 好书,看人,见己
- 有点像女版白岩松
- 正能量密集型读物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从一本书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
- 眼里有光,话里有情,字里有剑
- 喜欢她的文笔和无时不刻的内省精神
- 完全可以作为《中学生写作警句选集》来读
- 正如所谓的,白岩松和柴静构成了央视的话语体系
- 结合柴姑娘的文笔,有阅历和思想的文字,就可以开出花来。
- 文艺腔的表面真是误导,书中对新闻和自我思考的深度,超过预期。
- 能在书里看到作者的反思、自省和自嘲的书,就是好书,因为它比单纯犀利的抱怨、抨击、讽刺、诘问要难得的多,因为它让人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想过和未曾想明白的道理。
随后,《看见》就掀起了一轮轮热议,毁誉参半。
有书友说,不管多少人唱反调,这本书里有一种叫正能量的东西。
还有书友说,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女青年,被黑实在是太正常了,乌合之众往往最具有传染性。
更有书友说,如果闲庭信步能够形容语气,那么柴静就是在那种语气下讲了几段波澜不惊的小故事。哼,管她去哪儿生娃子。
这么厚的一本书,39块8,贵吗? 你想从书中收获到什么?
从来没有一本畅销书,是这么不浪费人的时间的。以这样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获得这么大的信息和情感含量,这样的阅读交易,实在是很划算。
在书里,哪怕只有一小段文字引起你的共鸣了,那就值了。况且《看见》是一个瘦弱的姑娘在兜售一份昂贵的东西,就是良心。
读完《看见》一书,让人不自觉地偏爱柴姑娘,也真是非慕名而读,却读而慕名。
《看见》的销售量超过100万册,它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05 长空万里,何处不跌宕。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
柴姑娘,苗条,精致,小巧,像纸片一样的身板,思想却胜过刀枪。
她是一个奇女子。一个外表柔弱的姑娘,却不顾一切地帮助弱者,因为总有在沉默的羔羊群中尖叫的那一只,柴静就是。
柴姑娘当年没成名的时候,内心封闭,偏执孤僻,但很多人喜欢她做的电台节目。后来做新闻调查,人就变得尖刻了,骨子里也总是觉得高人一等。同事们曾送给她一副对联:柴小静,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柴静身边的良师益友,绝对是帮助她弥补了早期时的性格缺陷,使她越来越真诚和宽容了。看见愈多,愈知道审慎,就愈加柔韧和温厚。
也唯有内在的坚韧,才能撑起外在的柔软。
有人看过柴静在广州方所的演讲。柴静反应快,出口成章,说出的话,可以直接写成文章而不用改的。那个人说,他当场就惊了。
有人说,柴静是少有的能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得很好的女记者。只有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才能尽可能地接近客观,尽可能地靠近事实真相。
上网搜柴静《看见》新书发布会的视频看,还有《穹顶之下》。柴姑娘淡淡的,不温不火,沉静自然,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
在发布会上,对于她的各种谣言,柴静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谣言之中的柴静跟我没什么关系,那只反映了传播那些谣言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说服跟解释是这世界上最累的事,我觉得我连辟谣的兴趣和时间都没有。”
干净,干练,不解释,就是她的选择和坚守。
开始喜欢柴静,因为她是一个有新闻理想和目标的人,是一个走多远都能走下去的人。
开始喜欢柴静,因为她教会我们如何用赤裸的真相做武器,去回击这个糟糕的世界。
当一个人肯于努力工作,肯于时常自省,肯于不断进步时,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与她最热烈的掌声吗?!
当评论和谣言铺天盖地时,难道我们不需要真相而非偏见吗?!
我们是不是应该少一点偏听偏信,多一点海纳百川?!
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愤怒,做一个宽容的人?!
好久没回归公众视野的柴静,还是蛮想她的!
附:读完《看见》,在电脑上敲下了这么几行。一个女孩子想要成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或者记者,大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1.爱读书
- 声音好听
- 3.愿意思考
- 4.能写一手好文章
- 5.会倾听
- 6.长得不赖
只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只具备了2和6。
为爱阅读的你推荐一个有趣有料的北美公号文集:维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