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Let Me Go 《莫失莫忘》读后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Never Let Me Go

《莫失莫忘》读后感

 

         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作品。我对科幻小说有一种特别的偏见,觉得绝大多数文学性不太强,文字不够优美不说,更很难揭示真实的人性,还带有一些先见和意识形态的灌输,作为影视作品在屏幕面前消磨两个小时尚可,虽然还是不免打瞌睡,作为书去读还是算了。莫失莫忘我也买了很久没有去读。

         有时候,我把一些政治类的小说,象1984,也看作是科幻故事,因为和科幻故事一样,1984也是搭好了一个异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维度,讲一个个并不是人,只是象人的偶像的挣扎。1984,最早在港大的图书馆里看到了,和古拉格群岛摆在一起,我翻了翻,两本都不喜欢。倾向性太强的书,无论是偏哪边,我都本能地不喜欢。这一放就是20年,我在推荐两个孩子都读完了1984后,终于前些时候拿起来读了。1984里,人物是平的,命运是设好的,只有时间的发展,程度的加深,是单向的一个过程。我读完了,还是觉得这是不能感动任何人的宣传品。和科幻故事一样,1984里,人物和其它人的联系也达不到那种让人感动的深度。两个主人公谈了一场并没有爱情,更没有相通和理解,却有许多忠诚的爱,他们本能地用爱的形式来对抗老大哥,却和他们命定的世界里的其它人没有任何真正的理解,交通和关心。其实,一个不爱周围他人的人,他/她的爱也不过是无源之水罢了。主人公,竟是一个抢走妹妹食物,让妹妹挨饿,母亲悲哀的长大的小孩。

        而卡夫卡的变形记,则不是科幻故事,因为变形记本质上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讲一个人的挣扎。再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因为有人性,从而失去人性,更打动人的了。

 

         莫失莫忘一书,比不上卡夫卡的变形记,倒是颇值得和两百年前的科幻故事弗兰肯斯坦对比。欧洲推进了科学和科技发展,这种发展是在打破了神权束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骨子里就带有革命和改变旧我的意味。所以最早的科幻故事里,科学的张力也是如此,人创造了自己的敌人。这种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也影响颇深,那种对我们骨子里的贪婪无度,相争相杀本性的害怕,投射到人的创造品身上,就是弗兰肯斯坦。

       莫失莫忘的意义在于它颠覆了西方弗兰肯斯坦式的世界观。在石黑一雄笔下,克隆人是安居乐业,不思未来的,他们淡然地,带着忧伤和一些优美,接受命定的一切。这种其实很东方的顺民思想,不奇怪地在东方社会很受欢迎,而西方读者普遍反应不解:他们为什么从来不反抗,没有想过革命?我想,还是因为他们在夹缝里生存的时候,还是一点一点地,在寻找生命里的美,在理解他们的同学,老师,在那么认真地生活,在感受爱情,友谊,冲突,在没有意义的生活里寻找低一点要求,低一些标准的生活的意义吧。

       这种似乎低一点的要求里,莫失莫忘提出了一个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体现在哪里?是我们的画,我们写的故事,我们的爱吗?哪怕这些都是没有人点拨的粗糙?

        还是人性再深一点的含义其实只能在行动里,而行动才是故事和爱的起源,标准和发展?没有行动的思想好比是不流动的水,孕育不了生命,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未来。就好比你心里再波澜壮阔,没有写成书,没有讲出来,没有用一颗心去撼动另一颗心,如同一桌精美的食品做好了不请人吃,最后默默倒掉了。西方的读者不出所料地问着这些个问题:如果他们相爱,怎么可能不行动?不早些行动?不联合其它同学一起行动?一起去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实?

          而中国的出版者,则引用了据说是石黑一雄这样的话:“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凯西们在狭小的空间寻找梦想,值得同情。可是,如同石黑一雄的其它作品一样,他笔下的人物是非主流的另类人物,是大英帝国黄昏里抱着纳粹大腿不放的英国管家,是在战争废墟里无法独立生存的带孩子的女人,是为了器官繁殖才被做出来允许生存一定年度的克隆人。他们的生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出于他们还有一点被利用价值。那么,他们极力去善化背后这个其实是迫害他们的力量,美化这种环境,究竟是好的吗?

       当然,故意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不让这些弱者去撕下面具直面对抗那种不可逃避的现实,却让读者一点一点经由提示,去冥想这个深渊,去体会作者创造出来的这一种弱者面对现实的可能性,终究大有其意义。在莫失莫忘里,这些看似弱者的克隆人,在石黑一雄笔下,其实心里并没有畏惧,也没有怨恨,他们平静地拥抱命运,哪怕梦想只是一个被证伪的谣传。他们体现了人性的另一个更温顺的维度。

        而有畏惧的,反而是真实的人,是摆弄他人命运的强者。他们的良知让他们畏惧,因为他们从自己身上知道,哪怕最恭顺的人,一旦打破束缚,走向贪婪,妄求无度,就不可收拾。读者并不是弱者。深究下去,命运不是他人创设,他人的不幸也往往正来源于我们自己。从弗兰西斯坦开始,人类一直都有那种对于科技的向往,贪心和恐惧夹杂的复杂心理。

          那么,莫失莫忘是一个以科幻为背景,关于我们的欲望的故事。没有比分析一个人的恐惧,更能体现一个人最内在的真实的了。如何对待我们心灵的阴暗面,是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美好的作品,总是在其中让读者读到一种与世界的相通。凯西到处寻找那一张失去的唱片,在找到以后,独自抱着枕头合着曲声在那里跳舞,唱着:never let me go. 那个枕头,是她永远也不会有的小孩子。她的老师偶然隔门看见了,眼含泪水。

 

      “破坏体制,实施叛乱”,安在凯西的反面身上,究竟合适吗?我没有答案。

       毕竟,生活比小说更精彩。就在此时此刻,万里之外。

        此外,我们每个人面对我们各自命运的安排,是逃避还是直面,是思考还是行动,是有爱的能力还是没有,又太不一样了。

      夜半醒来,天还没亮,安静地写几个字,真好。

 

Sophie Li

10/12/2019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