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碎语(四)

***桶中之脑

新买了一个电子熏香炉,喜欢。天黑以后点上(“打开”之优雅表达),开始冥想,几乎立刻就进入另一个世界。海浪的呼吸深沉而有力,是涨潮时的声响,一浪高过一浪,连绵探入沙滩的腹地。一盏灯笼从许多细细的小孔中透出幽幽的碎光,一点返古一点神秘。淡淡的薰衣草香味弥散开来,使劲吸气时又闻不见了。如果有一种带点咸腥味的熏香,一个微微晃动的摇椅,就会更像在海上了。感觉营造出一片海。内心则是更加辽阔起伏没有边际的汪洋。各样情绪或如漫上沙滩的海水消减了力道一派平和,或如奋力扑打礁石的浪花跳跃激溅。终究它们都会回到那巨大的容纳一切的怀抱之中。在那里所有的孤独忧伤快乐愁苦都混合在一起分不出彼此,在一起轻轻地荡漾悠悠地吟唱。如果你肯去静静地耐心地聆听这心灵之歌,你必定能听见纷乱的情感渐渐交织融合,最终汇成舒缓的悠然的曲调。

如果感觉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又是什么创造了感觉?不由得联想到“桶中之脑”,一个在人的想象中被用于实验的怪物,洋洋得意地行走在模拟的世界中。莫非我们并没有尝过一口美味没有嗅过一缕花香没有被温暖的阳光抚摸过没有踩在坚实的大地之上?那么当所有的故事结束之后,当投在银幕上的灯光关闭之后,当通过大脑的电流被断掉之后,我是归于永远的沉寂一个没有续集的故事,或者睁开眼睛变回那个安排实验的人那个所有情节的编导?若这一切为真,又是什么令一个实验对象得见这无聊又悲哀的真相?是源自内在的引导还是某种整蛊式的设计?

也许,关于人生的无限可能性都不过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障眼法。真正的答案早已内置在我们的心里。又也许,一个确定的答案远不如种种古怪的猜想更生出无限多的乐趣。

***电影《中途岛》观后

有摇晃的沙发,也有海。没有浪漫的感受。满屏战舰炮火和硝烟,当然也少不了谋略勇气以及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

诺兰的又一个大制作。战争是永远的话题。一群平凡人所构建的宏大叙事,以及这恢弘的背景之下渺小如蚁的平凡人。难道这还不够荒诞吗?为自己创造出令自己无能为力的命运!伟大与卑微,邪恶与善良,勇气与懦弱,残忍与悲悯。这些品质毫无违和感地齐聚在人类身上,让人类一边建造一边摧毁,一边渴求合一一边水火难容。我们到底是谁?人类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战争?除了邪恶与贪婪,会不会还有其它隐秘的理由?为了认识自己认识生命?或许我们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遭遇从他人的镜子里面从各种放大的特写或拉长的远景中去看自己?在和平安逸的年代,每个生命中的每一个波折每一段起伏的情感都显得如此鲜活个别重要无比。但战争将观察世界的镜头拉得很远,远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微不足道,成了棋子、代码或道具。他们各不相同的表情被嵌到一面巨大的森严的墙壁上完全模糊了原有的生动。那天读网友转发的关于苏德战争的文章,文中说二战期间1923年出生在苏联的男性死亡率为百分之八十而1922年出生在德国的男性死亡率为百分之百。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命运之下,人类仍然会以不甘的挣扎不屈的反抗去书写专属自己的独特一生。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壮丽。

生命的美好不仅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只是因为生命本身。

***写于感恩节前

这一季的碎语跟着秋天离开,而阳光不会离开。走在秋天的阳光里总会有深深的感动和满满的喜悦。因为自己正享受着不离不弃的爱,这爱和煦温暖不求回报。即使在黑夜中在阴影里,我们也知道阳光还在什么地方还会回来;即使这个世界不值得爱连自己也不值得爱,阳光依然爱着万物。我们能够活着远远不是因为够好只是因为被爱。《马太福音》说,“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我们之中有谁是因为自己的好行为而让阳光照在身上的呢?难道这世界里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配得上阳光的照耀吗?当我们对世界感到失望不满的时候,岂不是下意识将自己从其中分别出来遥遥指点?

无论世界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明天的太阳仍然会升起来。这是不是可以算作一个奇迹?一个爱的象征?一个足以感恩足以爱自己爱世界足以相信一切美好如斯的理由?

(完)

 

 

水宁 发表评论于
谢谢师姐鼓励。:)
尽力去挖掘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最近在做的事,也有些收获。
niersi 发表评论于
玉兔师妹的文字越来越悠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