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早800-1000年的文字??】

丁公陶文

1992年1月2日上午,山东邹平丁公村一村民在为考古队清洗陶片时,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大陶片。这一发现立即引起考古队的高度重视,马上对出土该陶片的1235号灰坑进行认真核对,包括层位关系、出土遗物以及与相关遗迹的关系等,确认该陶片为龙山时代晚期遗物。

据报道,丁公龙山文化文字,系刻在一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内面。陶片上现存文字计5 行11 个字,右起第一行为3 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 个字。这11 个刻字,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整体排列比较规则,刻写也有一定章法,显然已经脱离了刻划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

丁公龙山文化陶文距今约4200年,比小屯商代晚期甲骨文还早800多年。这一发现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由于刻文陶片是在整理时民工发现的,脱离了第一发现现场,所以有学者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针对学术界的争论,《考古》杂志社专门组织相关的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搞了一个笔谈。笔谈中,张忠培、严文明、邵望平等几位具有相当田野经验的考古学家,都肯定了该陶片的真实性。但是,这陶片上的刻符是不是文字,是怎样的文字?虽然专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大多倾向认为是文字。

-----

有些学者还基于对商周文字的知识,尝试对陶文释读。如第一行第1字,严文明疑是“鸟形”;第一行第2字,李学勤释“父”;第一行第3字,蔡凤书释“以”;第二行第1,王恩田释“夋”,陈公柔释“夒”;第二行第2字,李学勤谓“似为有角的走兽形”;第三行第1字,李学勤谓“似顾首短尾的动物”……

  丁公陶文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1991年秋丁公遗址的第四次发掘中,发现一座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城址。邹平丁公城址与寿光边线王、临淄田旺、章丘城子崖三座城址,东西一线分布在鲁北地区,彼此相距约40~50公里,每个城址控制范围约方圆百里,与周初小国的疆域相若,应是一个方国。龙山时代晚期已经进入夏纪年,夏代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时代。丁公陶文和城址的存在,表明丁公居民已进入文明时代。

  继丁公陶文发现之后,1993年4~6月,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也发现一块陶片陶文。与丁公陶文一样,龙虬庄陶文也是刻在陶盆口沿残片的内壁上,共8个文字,分左右两行,左行4个类似甲骨文,右行4个类似动物图形。发现者认为其属南荡文化遗存,其年代约为龙山时代末至夏初,比丁公陶文略晚;与以曲线为主的丁公陶文相比,而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
 

-----------

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位于高邮市龙虬镇,是江淮东部地区现存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新石器的遗址。据龙虬庄遗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93年起,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4处,灰坑34个,墓葬402座,出土了加工精美的陶器、玉石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年至50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且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其数量之多,颗粒之完整为全国之罕见。

 

同时,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也是十分少见的(从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两行刻于内壁的文字符号,笔画纤细,技法娴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