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实行隔离政策,要求保持物理距离,要求停止某个人数以上的聚会。多少复活节的家庭团聚被取消,多少孩子因为失去生日聚会而落泪,多少养老院的老人们因为亲人不能前来探望而失望。
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如此孤单,如此寂寞,如此缺乏抱团取暖的互相扶持。虽然现在社交媒体盛行,我们可以云聊天,云聚餐,云购物更是不在话下,可我的心里,却是前所未有地渴望“物理零距离”。
和朋友们仍然微信上聊天,每天互相分享做过的饭,唱过的歌,追过的剧。可我最想的,还是能跟她们肩并肩地一起去扫街试吃,去听音乐会,在春回大地的时节去公园漫步,勾肩搭背地嬉戏。我甚至开始想念每天必须去办公室上班的日子,火车上每天都会遇到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熙熙攘攘的街上人头涌动。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让我不禁心有戚戚。
和人世间那些热气腾腾的朋友在一起吧,是她们大吃大喝大嚼大笑,拉拉扯扯打打闹闹,奋力把你从不敢求助的孤独里拽出来,推推搡搡若无其事地,拥着你往前走去。她们让你在日常的冷寂里感觉到年节的暖,你不敢说谢谢,但你知道人生花团锦簇,某一刻终于和自己有关。
人类是群居动物,从远古的部落发展,我们知道了只有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才能帮助我们战胜大自然中的种种威胁而生存下来。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科学专家John Cacioppo,在他的著作《孤独:人类天性以及对社会交往的需求》里提出过,当人缺乏社交,感受孤独时,大脑能产生与饥饿,渴,疼痛等等同样的警号。他的研究同时指出,现代社会,感觉自己孤独的人,比例正在大幅提高。“经常有孤独感”的人(美国的数据),在1970年代是11%,1980年代是20%,而2010年代是45%。
我们都有渴望独处的时候。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不受打扰地享受专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刻;在每日的营营役役下,能有片刻45度仰望天空,思考人生。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乐趣。可是,如果我们长期都是处于孤独之中,没有倾诉的对象,无论快乐,迷惑,或是痛苦,都只能埋在自己心里,就不是那么有趣了。
孤独感让我们脱离人群,然后负面情绪逐渐浮现,经常还伴随自责,觉得没有人理解是因为自己性格孤僻,不合群。于是我们努力去使自己合群,但往往人群中的孤独感,更使人觉得自己脱离了真实的自我,只是在伪装。甚至有点鄙视自己的“装”。当我们陷入消极心境时,看到什么东西都是消极的。就算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也会从最糟糕的角度考虑。而当我们感觉这件事糟糕至极的时候,又会更进一步加剧了悲伤的情绪,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孤独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主观体验,它主要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当你认为自己孤独时,即使身边有人陪伴,你还是觉得与之有隔阂,无法被理解,仍然是会感到孤独;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并不孤独,那么即使你每天独来独往,却仍然有丰富的内心,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孤单寂寞。
战胜孤独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你并不孤独”(you're not alone)。想想看,45%的人,都与你有同样的经历呢。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heck,哪怕看一部烂电影,然后想批判就批判,想骂娘就骂娘。平时多培养一些爱好,让自己总能自得其乐。总之不能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还有就是,不要害怕走出舒适圈(comfort zone)。如果平时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往,那么不要害怕走出第一步,多参加群体活动,结交朋友。害怕面对面,就上网,去论坛或是其他兴趣群组。网络无远弗届,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有另一个与你惺惺相惜的人也同样正在寻寻觅觅。
人都是孤独的,在独处的时候孤独,在热闹的时候也孤独。人的一生,独自一人而来,孤身一个而去。所以,孤独其实从根本上是没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尽量将其最小化。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