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我某一天在论坛里看到有人提出的问题。具体的是说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都喜欢买浮夸风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可以研究一下。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冠军,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对了,美国!
在奢侈品行业里,销售额最高的是车,2019 年全球销售额是五千五百亿欧元。第二大的类别是个人消费品,包括皮具,时装等等。女人最爱的包包啊,鞋啊,香水啊,化妆品什么的,都在这个类别。2019年,个人消费品的销售额是七百五十亿欧元。
在国家和地区的划分下,紧随美国之后的国家就是中国了。而且报告特别指出,很多中国人都会到海外去购买,所以实际的奢侈品销售额,比只看中国一个地方还要高得多。想必我们身处海外的华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不少的个人体验。国内来访的,不管是出差公干还是个人旅行,买买买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大家热衷购买名牌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理论上来说,名牌的质量是更有保障的。比如加拿大鹅,产品是终身保养的。你只需要拥有一件大鹅,就能承包了这辈子的保暖要求。可是价钱呢,一件大鹅的价钱,可以买十几件普通羽绒服了,还可以各种款式颜色任你挑。再比如苹果手机,常常被人笑称“卖肾也得去排队买”,虽然价钱比三星,小米,华为啥的贵的多。不过拿果机做质量保证方面的比喻,似乎不太妥当,坊间对果机质量的抱怨也不少。
所以在质量之外,人们购买名牌肯定有其他的心理因素。
有心理研究指出,人天生就有一种缺乏理性消费的倾向,总是想追求最好的,而且往往认为“越贵的越好”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一旦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就能对同一样事情产生双标。一辆普通车坏了,就一定会抱怨是质量不好。 而一部豪车坏了,就一定是自己保养没跟上,或者是开的里程太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人自尊感(self-esteem)以及虚荣心。自尊感 越低的人,越希望靠外在的东西(比如名牌)来获取别人的认同。 毕竟,省吃俭用去买一个名牌包包,比努力读书/工作以跨越阶层要容易得多。而感觉上,却觉得自己已经在“精英阶层“了。这个时候,名牌就不仅是物质享受, 更是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的一种心理暗示。
其他买名牌的原因,还包括对自己的奖励。比如完成了某个大项目,或者达到了一个自己设下的标准。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花一些平时不会花的钱,给自己买一个“大件“,所谓”对自己好点“。而这个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买假货。毕竟,街头几百块买的驴包,绝对算不上”对自己好点“。
其实,不独华人,西人对名牌的热情,一样高涨。办公室里,谁背了个名牌包包,一样会吸引众多的目光,得到许多的赞美。说明大家的认可度,是一致的。但是又确实,包括华人在内的一些族裔对名牌更看重。
我的观察,似乎跟母国的文化有关。母国的阶级分化越严重,那里的人越倾向于用名牌来包装自己。就拿现在国内的一些风气来说,一切向钱看。同样的一间商店,一个浑身名牌的人就会比一个衣着普通的人受到更好的接待。一个每天奔驰车出入的人,也比一个每天开着QQ的人得到更多的尊重。这样的社会里,谁不想成为那个更高(you)尚(qian)的人呢?
回到我们所处的北美,社会相对更公平,哪怕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各种帮助,有尊严地活着。这种环境下,对以用名牌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高了吧。
我个人的想法是,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这最后还是个人消费观的体现,没有什么对错。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消费重点来judge他/她。一个把钱花在行万里路,尝试各种冒险,米其林等等的“人生体验”的所谓“有品位”人,并不比一个省下午饭餐钱买名牌包的所谓“小市民”更高尚。每一个人花钱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只要大家的前提都是:1 钱来的干净, 2 不借贷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