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几篇新冠研究论文

孩孩孩的妈眼睛里只有单位里的三分地和家里的炕头,国家大事世界和平就由您负责了。work&famil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新冠研究多如牛毛,最近苦读了几篇新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同行评议、正式发表的,不是预印本。

 

 

5月4日《自然》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新冠在中国的传播

 

 

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就是社区隔离、洗手、戴口罩这些不吃药不打针的措施。

 

  • 英国的模型分析:如果没有早期的“非药物性干预”,中国的病例数会是现在的67倍

 

点评:虽然一直知道中国的抗疫措施非常有效,第一次看到分析出来的数据。

 

 

5月3日《抗菌化疗杂志》:

一种测瑞德西韦血药浓度的新方法

 

点评:瑞德西韦(人民的希望)是第一个在大样本双盲试验中显示效果的抗新冠病毒药,临床试验正在风风火火地进行。

 

这个方法可以测出瑞德西韦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可望用来精准指导治疗

 

 

5月8日《美国CDC周报》:

新冠大流行对儿童接种疫苗的影响

 

 

  • 今年1-4月,美国接种非流感和麻疹疫苗的儿童比去年同期下降很多,因而增加了这些传染病爆发的可能

  •  

  • 家长要抓紧给孩子补种疫苗。

 

 

 

 

5月1日《科学》:

百度的信息准确跟踪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 百度的人群流动信息准确地跟踪了新冠病毒从武汉到其他城市的传播情况。

     

  • 在疫情发展的早期(2月1日之前),当疫情局限在武汉时,旅行限制特别有效。

     

  • 但是一旦爆发更加广泛,出行限制可能不太有效。

 

点评:美国很早就对中国禁飞,但后来发现不少病人从欧洲进入。用数据分析旅行限制到底什么时候有用、有多大作用,对各国制定政策非常重要。

 

希望各种航空禁令尽早开放,一颗爱玩的心已经蠢蠢欲动。

 

 

5月5日《科学》:

通过手机快速收集新冠信息。

 

 

  • 美国麻省总医院和英国国王学院联合设计了一个手机app,让各人自行汇报症状和新冠测试结果。

     

  • 目前有近3百万人使用,只有0.4%的有症状的人得到了核酸检测

     

  • 在11条可能的症状里,有>=3个症状的人比单个症状的人更可能测出阳性。

 

现在是人人不离手机的时代,通过手机收集信息多快好省,可以迅速找到疫情热点,更好地制定公卫应对措施。

 

如果能兼顾好对个人隐私的顾虑,这类方法应该是公卫监测的大趋势。

 

 

5月5日《JAMA》

两类高血压药的使用与新冠阳性之间没有关联

 

 

据中国疾控中心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2.7亿 半数自己不知”。

 

因为新冠病毒要经过一个叫ACE的分子起作用,有些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也要用上ACE,有人就吓得要死,以为这些药不能吃了。

 

  • 美国克利夫兰临床中心的医生调查了18472位接受了新冠核酸测试的患者。

     

  • 约1/10的病人在用ACEIs或ARB治疗高血压。

     

  • 他们发现使用这两类药和新冠测试阳性之间没有关联。

 

5月1日,《新英格兰医学周刊》同一天连发三篇研究论文和编者按,指出用这些药不会让新冠更重或增加死亡率。病人应听医生的,不要中断用ACEIs或ARB治疗高血压

 

 

这些是目前为止最新的临床证据。用这两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亲朋好友很多,有必要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