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南半球渐渐地进入了美丽的深秋时节,悉尼蓝山的秋色无疑是其中最美的。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起伏的山峦,满山遍野的枫树把群山,田园牧场,乡村小镇染成桔黄和绯红。秋风萧萧,枫叶像一片片纸鹤随风起舞,翔翔地舞、轻轻地飞,慢慢地落入大地的怀抱。走在铺满落叶的街上,静美的秋景如诗如画,犹如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那是多么美丽的秋色!
现在应该是欣赏秋色的大好时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安享人生的美好时光。但一场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让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戛然而止。如今全球有多达30多亿人被限制出行,每个人逼迫局促在固定的地方,除了必要的外出,只有静待着疫情消退的佳音。
抗疫的佳音并沒有像人们预料般地如期而来,以前许多乐观的判断大都无法兑现,这场抗疫之仗可能才刚刚开始,它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如今只要你打开电视、电脑、手机,首先进入视线的都是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让你不得不面对这个混乱悲伤的世界,除非你选择逃避,做一个不问世事的人,一个漠视事实的"鸵鸟",否则不会不受这些信息的影响。每天有海量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其中,真实的,有用的,能抚慰人心的并不多,相当一部分的信息都有夸大其辞,不实之词的成份。对新冠病毒越是不了解,就会有越多人担心它,高估它的威胁,这就导致了谎言、谣言满天飞。"社交距离"措施的实施让人们更多地阅读,更加依赖于网络世界,同时也给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完美的机会。虚假信息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快速流传,它比病毒更可怕,危害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这个世界真病的不轻,本来大家可以团结一心去战胜病毒,现在是各自为阵,互相指责,看来人在灾难面前,还是没有多少进步。在巨大的网络世界中,理性的声音已经被边缘化,取而代之是极端的言论。在这喧闹无比的环境中,已经容不下人性的善良,仇恨的言行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在这个相信谣言多于相信科学的时候,良知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不负责任的言论大行其道。
对个人而言,如果过度关注疫情的发展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的黑洞,抑郁、恐惧、愤怒的情绪会占据你大部分的生活,主导你的言行,对各种信息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成为虚假信息的来源地,传播谣言的"二传手"。反之,保持适度关注,把重心转移至疫前的生活常态中,利用这段空闲的时间,静下心来读点书,心灵的成长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音乐、艺术、影视、运动、烹调、劳动、聊天,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有用的资讯,这些都应该成为在家避疫生活的组成部分,唯有这样才会让我们在困难的环境中重拾心灵快乐。
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控制颠覆我们生活,甚至是威胁我们生活的力量,但我们依然可以无惧病毒,笑对人生,依然可以在艰难的环境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快乐。
禁足在家的日子里,家庭成了生活的核心。一家人难得有这么长时间呆在一起,其它事暂且不论,一日三餐,煮饭烧菜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大事。过去大家工作、学习忙的不可开交,简餐、快餐成了饮食常态,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把菜做的更精细些,更美味些,孔子提倡"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似乎要以闲适的生活为基础。
除了主食,小吃点心也是不可或缺的,中西南北风味,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一展身手,会做的每天变着花样做,不会做的,可向朋友求教,也可以上网学着做,务求让自已的家成为一个美食天堂。一杯咖啡,一杯清茶、一碟点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一屋子的温馨,一屋子的祥和,这样的家是恐惧攻克不破的,这样的家才是真正避风的港湾。
有孩子的父母,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新冠疫情不但让我们成年人大受其害,对求学阶段的孩子也影响深远。他们这个年龄正是好学,喜动的时候,学校的关闭对他们心智成长是一大挑战。孩子们转入网上学习,这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督促孩子学习,辅导孩子功课,解答孩子疑问,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还要给孩子讲故事,玩游戏,做运动,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度过这段封闭在家的生活,若干年之后,回首这段岁月,如果留给孩子们的是一段温馨的记忆,一份深深的感恩,那未父母的辛勤付出并未付之东流。
禁足在家的日子里,有充足的时间把自己的家里里外外装点的更加整洁漂亮。现在除了超市生意红火之外,要数五金、装修和园艺商店最为热闹,上个周末,我和太太去了一次邦宁斯(Bunnings)商场,买了一些花盆、肥料(牛粪)、柑柞草屑(保湿之用)、菜苗等。巨大的商场内人群川流不息,大多数人都不戴口罩,但都遵循"社交距离"的规定,走出商店的顾客几乎都推着满满一车的东西。澳洲人特别喜爱自己动手,尤其是这段空闲的时间,装修自己的房子,整修自己的花园成了禁足生活中一大乐趣。
过去是二个星期打理一次花园,现在我每天都要在花园里花上二个小时,砍树、修枝、割草、移树、施肥??忙的不亦乐乎。花园里的活永远是干不完,今天刚剪修完树枝,过几天新枝新芽又会旁逸斜出,草地更是如此,刚割完没多久,浅绿色的嫩草又探出头来向你招着手。除了花园,还要忙着自己的菜地,家里的菜园子主要由太太负责,种有青菜、生菜、苋菜、豆苗、山芋叶、豇豆、辣椒、罗卜、冬瓜、苦瓜等,浇水,施肥、育苗、移苗、收获,一天也要忙上好几个小时,二个人互帮互助,各施其职,把花园、菜园打理的干净整洁,瓜硕菜肥。
宅在家里,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书,从书本中学习别人的人生经验,思考未解的疑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和思考是学习的二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读书决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了求知,"学然后知不足",是为了通达事理,成为有良知的人。现在许多人只追求前者,因为它会带来明显的好处,求学、求职、升迁哪一样不需要知识。而通达事理往往被人忽视,良知更是不值钱。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专家学者嘴上说的头头是道,而自己的品德修养,为人处事上处处留有不明事理,品行不端的奇闻。
23日,正逢"世界读书日",一大早朋友发来一张读书的照片,然后大家纷纷效之,我也凑了一个热闹,发了一张读钱钟书《围城》的照片加以自嘲。《围城》:"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这句话今天读来特别的应景,是对当今网络谣言最好的栓释。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对于我们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来网上流传耶鲁大学10位教授在疫情期间读书的书单,有小说、诗集、哲学、历史、音乐、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大家宅在家里,手拿一本好书,尚友古今中外大师,用书本的力量来抵御病毒带来的恐惧,让智慧驱散心中的迷茫。
运动几乎成了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宅在家里,摄入的营养不易消化,再加上活动范围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体重自然会向增重一方倾斜。几天前,看过一个笑话:有一个胖子,本来进出家中的房间就有点困难,现在禁足在家.。每天呆在屋里不运动,吃喝还是一如往常。疫情过后,肥胖的身体连房门都挤不出去。虽然仅是一个笑话,但人如果长时间呆在家里不运动,身体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禁足在家,出门运动还是被允许的,但最多仅限于2人(家庭成员)。人们把外出运动当成另类的"放风"。家里呆久了,谁不想走到户外呼吸一下清新空气,舒展一下四肢,那怕看看路边的花花草草,也会涌起满心的欢喜。
每天,从清晨到傍晚,街上、公园、球场、海滩到处都能见到骑车、跑步、散步的人影,我们通常都是下午出去运动,快走加慢跑1个小时,定时定点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十分重要,它能让自己处于最佳的状态,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体力上。平时出去运动见到的都是很熟的面孔,现在碰到了很多新人,看来大家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出门运动自然成了禁足生活的一部分。运动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共同的爱好,尤其在当下,它又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
"莫思身外无穷思,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劝人专注自己的杯中酒,不要操心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事。时过境迁,现代人更热衷于关注他人。环顾四周,我们周围许多人,都视天下为己任,整天操的是科学家,决策者的心,这还算是比较文明的。还有些人总喜欢用放大镜来审视别人的言行,别人的生活。他们自认为占有道德高地,生活上高人一等,习惯于对别人评头论足,诸不知,要评判他人还不如先认识一下自己,自己有什么道德优势可以如此行事?指责别人之前,不妨先目光向内审视一下自己,自己又有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可以媲美他人?
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内心世界充实快乐,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生活过好了,内心湛然了,眼界开阔了,你会更加的宽容理性,有更多的同情心,同理心。对人尊重,对事客观,同情弱者,关爱他人,这才能普通人的人生,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更令人尊敬。
前几日,朋友从堪培拉发来一组枫叶绯红的照片,他们那里的纬度低,深秋来得比悉尼更早。一组相片唤起了我淡淡的秋思,幻想着过不多时,悉尼满城的秋色,蓝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美。禁足在家,还有那么多美丽秋色可以怀想,也是一件乐事。
金秋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秋风萧瑟,我们依旧满心欢喜;秋雨绵绵,我们依然乐观快乐。把今年特殊的秋深藏在心底,让它陪伴我度过更多,更美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