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仙踪 五、歌舞未竟 三军解甲

作者的话:此时,人类已进入了最危急的时刻!睁眼看看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这仅仅是刚刚拉开序幕,更震撼的即将来到。我不得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用心写下这些沉重的文字,愿为有缘之士指出通向美好未来的光明之路,平安渡过劫难。我将在这里为大家讲讲故事,点破一些迷,为大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初的乐根本不是用来给人娱乐的,而是用来调节自然,归正天地万物秩序的,其效法超自然的神的智慧,以完美的天道法则为标准,能安抚万物,使一切回归大道,和谐而有序。因此,早期的乐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教化人心的工具。

乐对人心的教化作用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具备了,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作用,只是越到后面表现得越隐蔽、微弱,而乐的娱乐作用等反而起了主导。尤其到了近代后,这种教化作用几乎完全被破坏,慢慢成了败坏人心道德、放纵情欲的工具。

早期的乐除了教化人心,归正万物秩序等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信息传播与政令推行的工具。

古话说“四门贴告示,总有不识字的”,以文字传播信息、发布政令这是文字在民间普及以后的事。虽然文字在黄帝时就已经有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触到文字,更不可能识字。在春秋时期开始建立民间私学之前,那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识字,士以下的普通百姓是不能读书识字的。在商朝更是如此,商代连一般的贵族都不会识字,只有极少数与文字打交道的史官、巫觋或高级的贵族才能识字,普通百姓根本接触不到文字。再往前推,能识字的就更少更少了。

所以那时候信息传播、政令发布的主要途径根本不靠文字。比如舜在位时,曾将五种刑法以图画的形式画在日用器物上用来传播法律,这是其中传播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最主要方式。那时传播信息、推行教化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乐,这是乐早期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作用。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君王经常会派人到民间去采集民乐,后来称之为“采风”。象《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就是从民间采集来的,“采风”一词也是这么来的,还有汉朝乐府等也是如此。君王派人深入民间“采风”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主要是用来了解民风民俗的变迁、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百姓的生活与民间疾苦,以对照发现自己施政的得失。[1]

乐在那时,是君王向天下发布推行教化,以及了解社会风气、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君王将对天下的教化谱成乐舞,然后推行传播于天下,天下百姓在载歌载舞间同化君王的教化,润物无声。

在兵法中,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孙子在这里指的是用谋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如果连谋略都不屑使用,只是歌舞之间便令兵将解甲、远夷臣服,这又是何等的境界?

在五帝时期,三苗部族时常作乱,破坏社会秩序,不服从统治,这一直是令当时社会头痛的问题。三苗源于蚩尤的九黎部落,蚩尤被黄帝打败斩杀后,其残部发展出后来的三苗族,其民风彪悍、野蛮善战、喜欢作乱、难以驯服。

《尚书》中记载:舜帝时,三苗又不服从统治而再次作乱,舜便派禹带兵征伐。讨伐了一个月后,三苗仍然不服,禹也无法征服三苗。于是禹便听从伯益的建议,停用武力,班师还朝。退兵回来后,舜帝便大力施行教化,令人手执羽毛、盾牌,在皇宫的东西两阶之间大演乐舞,以示天下。教化很快通过乐舞传播开了,也传到了三苗那里。七十天后,三苗被感化,前来归顺,表示臣服。[2]

不光歌舞可以屈人之兵,古人在残酷的战争之中,在冲锋陷阵之时,亦能歌舞而战,这在今天看来,是何等的浪漫主义情怀。

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决战朝歌之野时,仅率领兵车三百乘,士卒四万五千人,冲锋三千人,而纣王的军队是七十万人,众寡悬殊。

就在两军交锋之时,鼓声震天,武王军队踩着鼓点的节奏,歌舞大作,前头唱歌后面跳舞,迎向纣王大军,“歌舞以凌殷人”。面临如此阵容,商朝大军不知作何感想,史书记载他们临阵倒戈,带领武王军队进攻朝歌,使弱小的武王摧枯拉朽般地击败了强大的商朝,成为天下共主。[3]这件事在《华阳国志》与《白虎通》中都有记载。


[1] 《春秋公羊传》:“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求诗。”“故王者不出户牖,尽知天下所苦。”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2] 《尚书·大禹谟》:三旬,苗民逆命……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3] 《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着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白虎通·礼乐》记载:“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