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霜: 那些关于书信的记忆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 晓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晓霜 相约晓霜

 

照片由Xiaodan 拍摄

 
 

那些关于书信的记忆

——《云中谁寄锦书来》和陈谦

文/ 晓霜

 
 

近日读陈谦《云中谁寄锦书来》一文,感叹她的文字里承载着我们(同代人)多少共同的记忆!  前日又读到心理治疗师童慧琦老师写的“疫情 — 告诉我你过得可好(和陈谦)"。读两位朋友的文章,感慨如今,锦书太重,文字太轻,马车太慢,网速太快,你我相望,已是一世的光阴。

 

写此小文,记念那些写信读信的日子。

 

 
(一)童年的家信
  
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父母的家信是童年记忆中温暖而遥远的家,它是连接亲情的纽带。

 

祖父祖母,收到父母来信的日子,如同节日,他们会一遍遍地看,然后念给我和妹妹听。这些书信传来父母的信息,从而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存在。

 

七十年代初,我和妹妹从父亲老家浙江来到母亲老家江南的一个小镇开始上小学,那时父母被派遣到国外使馆工作,他们是趁火车到莫斯科的,然后坐飞机到欧洲。他们在火车上已经开始给家里写信了,他们告诉家人一路的风景,父母为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

 

那些年,他们的信通过信使,每月一封,寄到江南,每个月我们会在固定的日子(往往前后相差不到2-3 天)收到信,除了回国探亲,他们的信,从未间断过。

 

那时外婆已经去世。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坐在那张被岁月侵蚀得陈旧不堪的硬木方桌前看信的样子,如同一张刻在我童年记忆里的老照片,虽年轮重重叠加,记忆仍然清晰如初。

 

当你走近他,跟他大声说话,才能把外公从书信中唤醒。“大囡来信了!你们爸爸妈妈来信了!” 他开始念给我们听,然后让我们看信。最后,总是提醒我们要及时回信。

 

我和妹妹“被迫”每月给父母写一封回信。 大人的回信,我们是不看的。妹妹和我的信,彼此会看。无非写了学校里学了什么,成绩如何,跟谁玩,常常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硬着头皮写一些流水帐。父母收到信后总是夸妹妹的字写得好。那时,我只是个贪玩的小女孩。

 

有时父母在信中寄来几张穿着西装的黑白照片,异国的建筑和城堡像是童话中的模样;第一次看到他们寄来的几张彩色照片,在鹿特丹公园,四月的阳光下,他们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郁金香花海中,这花儿怎么那么艳,父母怎么那么美?

 

然而,给父母的回信,我并没当回事儿。记得有一次写了一半忘了放在学校的书桌里。午饭时分,外公要我们的信,那天他必须寄出。妹妹按时交了“作业”,我说不写了,这次不用寄我的信了。外公大怒,逼着我马上写,写完才能吃午饭,否则下午不让上学。我大哭,跑回学校,扒在桌上写完了信,跑回家“交差”。从此往后,我再也没有迟交过这份“作业”。

 

那年,我不到10岁,完全不懂每月一信对于外公和父母的意义,不知道家书对于他们的份量。我的母亲16 岁初中毕业就离开了父母去外地读书工作,后来越走越远,外婆去世早。直到外公去世,我突然明白,这些家书是一位老父亲对女儿(我母亲)一生一世的守望!

 

而对于幼年的我和妹妹,父母的书信如同一张通往世界的车票,它也是我们维糸亲情的纽带。

  

(二)书信和那些无法安放的青春
 
初中回到北京上学,回到父母身边,我开始给南方的小伙伴们写信。一别就是几年才有机会回老家。

 

上大学后,如陈谦所说:“我写过很多信,也收到过很多信。” 写信读信,那是一段青春作伴的美好时光。

 

回想起在大学宿舍,每天中午有同学过来送信,在一堆信中,总是期待着有一封是给自己的。我们宿舍的女生总是收到很多信的,有时你一天同时收到3-4 封信,也是不足为奇的事。

 

通信的人,有中学高中同学,也有很多后来认识的新朋友,包括在火车上遇到的大学生。那时暑假寒假回老家或外出,胸前总是很自豪地佩戴一枚校徽(我把这看作是骄傲,张扬的青春,也有朋友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枚校徽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写信,读信,那种交往方式,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就像你拿到一本书打开阅读一样,有时平淡,有时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写信的内容大都是大学生活,可以漫无边际,有时我们也会刻意保持在一定的区域,不愿随便踏到雷区。

 

那时,在大学里听各种各样的讲座,文学,哲学,美学。读朦胧诗,听流行音乐,看伤痕文学,各种期刊小说。商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译名著,不少朋友在读,我也买了不少书。说实话,这些书读不太懂,但还是看得很投入。似乎这些书里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都是开放的,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我们也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虽然心里总有一个巨大的空洞,需要用这一切,还有更多的东西去充实。

 

写信读信,那些无法安放的青春,像一首首朦胧诗,如今都不知道漂流到何方了。但是我知道,它曾经记录了我们的青春,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照片由Xiaodan 拍摄
 
(三)丢失的信件和爱的记忆
 

书信中,有太多难忘的记忆。关于亲情,关于爱,关于梦想,来自大洋彼岸,翻越千山万水,它是沉甸甸的,它是暖暖的,它是刻骨铭心的。

 

80年代越洋电话仍然很贵,与家人亲友的主要联系方式,还是书信。

 

爷爷去世,父亲也是通过书信告诉我的。那是我刚出国留学不久,正在法学院读书。

 

父亲告诉我,爷爷走了,他走得很平静。那天村里来了很多人,从老宅到墓地,排起长队为他送行。爷爷一辈子勤劳节俭,总是把最好的给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爷爷走的那天,家里没有告诉我,怕影响我学习。

 

看到那封信,我的泪水便止不住流淌。

 

我是什么时候停止写信的?已经很多年了。有一段时间好像什么事都没做,一直在写信、寄信、读信。

 

那时我读到了世上最美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最打动人心的,它符合我生命中的全部期待。每一阵微风吹过,他都有感应,并在恰当的时候回应了你,不早不晚,不多不少,一切都是刚刚好。那些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至真至纯的文字,流入到你的心田,滋润了你的生命。

 

收到的信是在某个大学的图书馆写的,外面是一片绿草地,我在一幢大楼的办公室里静静地打开,一遍又一遍地读。仿佛,几百次的回眸,换来那一刻的相遇。

 

一场久别重逢后的远行,我们收拾起行李。

 

在一次旅行之前,我把一大捆厚厚的封,似为生命一样珍贵的信件,用牛皮纸大信封包好,外面用胶带封住,一层又一层,以防路上散落,寄给我的一位闺蜜保管。

 

不料这包对我来说价值连城的信件,一直没有到达目的地 —— 我朋友的住处。它丢失在路上。仿佛我灵性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了。

 

有些文字,就像一封封信,只为一个人写,有一个人读。它只属于心灵。那里是唯一安放的地方,这给了我一丝安慰。

 

如今不再写信,也不再盼信。
 
每当我看着晴朗的夜空,望着满天的星斗,或者在深秋的季节,踏着满地的落叶,我还会时常想起那些信件,那些刻在心灵的文字,无论它已经转换成什么物质,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世,它依然存放在我的心底。
 
因为这些书信的故事,即使在我最失落的日子里,也不曾感到生命的贫瘠。
 
“云中谁寄锦书来?”
 
亲爱的朋友,我相信关于信的故事,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继续书写它的故事。

 

    ——  END  ——

 

配乐诗朗诵,席慕容《年轻的夜 》

 朗诵:一枚;

 

《年轻的夜 》
—— 席慕容

 

 

有的答案
我可以先告诉你
可是,我爱
有些答案恐怕要等很久
等到问题都已经被忘记

到那个时候,回不回答
或者要回答些什么
都将不再那么重要
若是,若是你一定要知道

若是你仍然一定要知道
那么,请你往回慢慢地去追溯
仔细地翻寻
在那个年轻的夜里

 

有些什么,有些什么
曾袭入我们柔弱而敏感的心

在那个年轻的夜里
月色曾怎样清朗
如水般的澄明和洁净

 

 

 

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1) 陈茶:云中谁寄锦书来

2)童慧琦:疫情——告诉我你过得可好

3)一个有信仰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