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日子里(二)遇到我的第一位“贵人”

海外陪读爸爸妈妈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Stanley

我在香港找到我的第一份工作,试用期三个月后,跟太子女沈女士展开了一次谈话。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觉得太子女沈女士绝对是我到香港之后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她在上海出生,小时候跟父亲移居香港后,完成了中学课程,留学美国,学成回港,帮父亲打理生意,老板有十个子女,有两个留在美国接单,其余八个大部分都在厂里帮助爸爸生意,总厂拥有一座好几十万尺的工厂大厦,自己有染厂,针织,梭织车间,我所在的分厂专制作丝质女装,出口美国,当年Johns New York, Liz Claiborne, C K, JCPenny 中上档的女装牌子很大部分产品都是我们公司出口的。

 

三个月试工刚满,适逢我的顶头上司辞工离去,那天趁下班员工都走了,太子女沈女士与我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谈话,首先她告诉我很满意我三个月的表现,愿意聘请我作为公司正式职工;我也将我家的故事概要的向她叙述了一遍,我很坦白告诉她我很需要钱养家,向她请求可否让我担任离去的经理一职,而且我不需要她再聘请一位助理,也不需要给双份工资,我可以兼顾两个人的工作,我每天晚上可以加班到公司没人为止,甚至可以带工作回家做,我只要求1100的月工资(比试工期多400),因为这样我晚上就不需要去另找一份工作,沈女士也许同情了我的遭遇,一口答应了让我兼两个人的工作,再试用一个月,看看我能否胜任...........

 

回家马上告诉了父母,希望我如果能维持高一些收入,就不让妈妈出去做工,在家操理家务,我略微计了一下,如果我每天加班三小时,如果再加上星期日加班,收入可以接近1500, 妈妈就不需要出去打工了。

 

一个月也很快过去了,我凭著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赞赏,2-3个月之后,物料工作已经完全可以在我的掌控之中了,但我并没满足,於是我开始希望自己能向制衣技术方面发展.......

 

我该从哪里入手呢?

 

制衣行业的生产线包括许多程序,从样板制作开始,按排车间分科流水线的缝纫一件衣服,简单的说,车衣女工每人只需负责一个部位,拷边的专负责拷边,做袖子的专负责袖子,负责领子只做领子,这种流水作业一来提高生产速度,二来工人专门一个部分,容易把控产品的高质量,一件成衣完成后,需要订纽扣,订肩膊棉(当年非常流行高肩膊款式)然后经过烫纭,包装,一件成衣就完成了。

 

虽然经过那么多步骤,但最重要的部分还是样板部分,因为一切都从那里开始,如果这部分出问题,车间就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衣服合成之后,哪怕烫得再好,包装得再好,也不能通过QC的检查,得到客户的满意;所以我决定向车缝技术入手........

 

於是我报考了晚间的出样班,缝纫班,每星期抽一个晚上去从最基本的打样开始学起,也亲手打样,亲手车缝一些简单的裙子,衬衫等等,经过一年左右的课程,我虽然不能熟练的掌握车缝技术,但基本上了解了一件衣服是怎么构成的,以及衣服的制作细节......

 

制衣厂车间的缝纫生产线一般都是由一份制作细节单开始,这份制作细单就像盖房子的蓝图,里面详细的写下了制作的步骤,规格,收货标準尺寸等等,每一位车间管工都是用这份细节单作为标準来完成一件成衣的制作,所以这份制作细节单几乎是一件衣服的灵魂,显得十分重要。

 

本来公司这个任务一直是一个有经验的版房师傅负责,由于几年前人手缺乏,就一直由沈女士自己制作,因为沈女士从事服装也有十几年,她从接下订单,从样板开始跟起,也算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师傅级人马,只是她除了要管理整个工厂的生产,人事,福利,还担任著这么重要的任务,所以我相信如果我能帮她减轻一些工作负担,无论对厂,对我,对她都无往而不利的事。

 

於是我开始向沈女士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入生产线的技术部门工作,参与细节单的制做...........

 

 

相关文章:

父亲节说父亲(上)4岁时第一次见到父亲,第二次团聚我已经26岁了

父亲节说父亲(下)经历百般坎坷,带着父母踏上移民路

过关记(1976年的罗湖海关)

一场大火,结束了我香港的“幸福生活”

在香港的日子里:找工作

海外部落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雨清明' 的评论 : 谢谢!
小雨清明 发表评论于
图画得真漂亮!原以为是位女士,看了你的文章,才知是位男士。不仅画画的好,文笔也很优美!期待你更多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