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密切配合,有声有色。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朝鲜境内发生的一场严重的国际斗争。它既是中朝两国军队和人民反抗以美国南朝鲜军队为首的帝国主义军队的国际军事战争;又是极为尖锐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毛泽东不仅面临着严重的国内斗争,军事战争,而且还面临着严重国际政治斗争。
 
(1)志愿军连续打了两个胜仗,在某些人的头脑里速胜思想有所滋长。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应当怎样估量?是速胜,还是持久?这是摆在毛泽东面前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在第二次战役发起不久,1950年12月3日,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对朝鲜战局发展前途曾作出两种可能的估计。他说:“战事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少打一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这表明,毛泽东把重点放在准备长期作战的基点上。他还对金日成说:“你们现在比从前是更强了,不是更弱了。当你们越过三八线直向大丘进攻不计后方空虚的时候,你们是最弱了。现在你们既懂得胜利又懂得失败,有了经验,你们就更强了。”(《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 第133页)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根据两次战役的经验,并听取了彭德怀等人的意见,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作出明确判断:“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毛泽东致彭德怀、朴一禹并告金日成、高岗电,手稿,1950年12月26日)
 
(2)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取得两个战役的胜利,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在1951年1月1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自我志愿军入朝,取得了两个战役的胜利以来,我国的地位提高了,说话响亮了,民主阵营的声势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阵营则日呈分崩离析之势。无论在美国内部、英美之间、英国内部、英法之间、其他国家与英美之间,其矛盾都增加了,裂痕扩大了。美帝是越发被孤立起来了。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之举,实是万分英明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则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当时要让我来决定,我则会偏于‘苟安’!诚如主席所说,不仅要近视、短视,而且必须远视、长视。决不可以眼前的,忽视了前途、远景!‘高瞻远瞩’盖即指此也。”(《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 第134页)
 
在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的同时,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同美国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11月28日下午,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的会议上,作了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长篇发言。伍修权代表中国政府向安理会提出三项建议:一、严厉制裁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和武装干涉朝鲜的罪行;二、使美国政府自台湾完全撤出它的武装侵略力量;三、使美国及其他外国军队一律撤出朝鲜。中国方面这些完全合情合理的建议,虽然被美国操纵的表决机器所否决,但这义正词严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海外爱国华侨受到鼓舞。中国政府在安理会上同美国的政治斗争,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同美国进行的军事斗争密切配合,有声有色。
 
(3)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按照原来的设想,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休整,准备来年春举行新的反击。然而,国际形势激变,不容志愿军来春再战。
 
1950年12月14日,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非法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玩弄“先停火后谈判,以争取时间准备再战”的阴谋。
 
毛泽东对此早已料到,并提出了对策。他在12月3日,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前11天,会见金日成时就提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我们认为必须敌人承认撤出朝鲜而首先撤至三八线以南,方能谈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仅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汉城,主要是消灭敌人首先是全歼伪军,对促进美帝撤兵会更有力量。”(《毛泽东传》1949-1976 第135页)12月13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里又强调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同上)
 
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打过三八线,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就需要及时地发起第三次战役。但是,由于连续作战、冻饿减员,部队十分疲劳。立即发起第三次战役,确有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志愿军总部还是根据政治局势发展的需要,下达了继续南进的部署。
 
毛泽东批准了志愿军总部的作战部署。
 
这次战役由志愿军六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共同进行。1950年除夕之夜——12月31日17时,中朝军队全线发起进攻,在约二百公里的宽大正面上一举突破“联合国军”防线纵深十五至二十公里。“联合国军”怕被迂回包围,陷于绝境,于1951年1月2日全线撤退。
 
彭德怀决定乘胜扩大战果。中朝军队4日进占汉城,5日渡过汉江,8日收复仁川。“联合国军”退守“三七线”附近。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
 
(4)中朝两国紧密团结。
 
第三次战役之后,彭德怀和金日成在是否休整一段时间再南进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看法。毛泽东赞同彭德怀的意见,即志愿军在仁川及汉江以北先休整两到三个月。但他又认为必须尊重朝鲜同志的意见,特别是要注意同他们搞好团结。1月19日,毛泽东在修改彭德怀准备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作的报告时,特意加写了一大段话,其中说:“一切在朝鲜的中国志愿军同志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同志。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他还用电报把这段话转告志愿军党委。
 
这段话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刻,对于加强中朝两党、两国、两军的团结,起了重大作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