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第一次出“国”去香港工作了半年,在那里我“遇见”了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的音乐和郑愁予的诗,为之迷醉,也因而知道了齐豫,唐晓诗等台湾歌手。
那时还是录音盒带,我一口气买了三四盘,整天带着walkman戴着耳机一路从在香港大学位于薄扶林道上的宿舍坐车到中环办公室,沉浸在美丽而略带哀愁的音乐里。那时还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有时听着听着真能掉下泪来,代入感太强。
有一天下班后,我的导师带我去马会吃饭,完了后又一路开车到石澳看海。我把李泰祥的音乐磁带放在他车里的音响播放,他是HI-FI发烧友,车里和家里的音响设备都是顶级的。那是我第一次坐在沙滩上,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其实海面是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但那音乐声在黑暗中弥漫,那时那刻就非常罗曼蒂克。我导师是个喜爱西洋音乐和歌剧的人,没听过李泰祥的作品。也许是当时的气氛所致,他也即刻爱上那音乐,叫我第二天去给他买磁带,他要放车上听。也因此次机缘,我和我导师除了在专业上他给予我很多指导,我们之间因为音乐而多了一个交流的话题。每到周末,他会开车接我去他家一起欣赏他收集的上百张音乐CD和音乐会录像。就是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部西洋歌剧,开始了对歌剧的热爱。
我回上海后,那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个节目叫“音乐万花筒”,我已记不得我是怎么联系上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或编辑徐冰的。我把香港带回来的音乐磁带推荐给了节目,那应该是上海电台里第一次介绍李泰祥,齐豫。也因此,我和徐冰成了“陌生的朋友”。我那时正准备出国,所以心里抱定不谈恋爱的念头。我能感觉出徐冰挺喜欢我,但我把话说的很清楚,他也接受。我们都挺珍惜那段短暂的相遇,我从香港回去到再出国赴美只有短短的几个月。那年夏天我走以前,我们去了一趟南翔古猗园,他为我拍了不少不错的照片,让我现在能回望那青春飞扬的岁月。
我在古猗园:
我喜欢的几首李泰祥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