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Ma: What if the money spent on the middle east, mid-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there, that could be changed a lot. So it’s not the other countries steal jobs from you guys. It is your strategy.
马云在采访中对主持人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数十万亿的资金化为乌有。假如这笔钱被用来开发工业会怎样?说什么别的国家偷走了你们的工作,那是你们自己的战略问题。
联系马云在前边提到美国大公司30年来在海外扩张中的巨额利润,而不是在美国国内建厂提供工作。这个逻辑好像是说美国不该搞这个全球化。搞来搞去把自己家人的工作搞丢了。
这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问题,十几年前,美国企业界及有识之士对全球化的走向早已有敏锐察觉,毕竟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
十年前的2010年,我写了篇文章《百分百北美制造在抬头》。介绍了美国对限制海外(主要是中国)产品的限制、布局及实施措施。现在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以下是原文:【看北美】百分百北美制造在抬头(2010-05-19)
不久前,安省政府为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企业办了个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
还在国内的时候,就曾研究过NAFTA,但只是框架内容,没有细致了解,更没有切身利益关联,所以,很雾里看花。这次听了听,第一个感觉是,这个协议是一个排外协议。凡是来自非协议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产品、零部件,或任何由这类零部件在协议国内组装成的产品,当达到一定比例时,均不享受协议待遇。
这一点,对加拿大企业的打击相当大。估计当年批准协议时,绝大多数的加拿大出口企业都是用本国产的零部件组装产品的。近十年过去,当年那些生产零部件的企业几乎消失殆尽了。如今加拿大的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很多零部件都来自台湾、大陆等,令这些企业很多情况下难以从十年前制定的协议中获得利益。
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产零部件的小企业应运而生。产品生产厂家也愿意就地购买,然后,理直气壮地宣传自己的产品100%的加拿大产品。这样的势头在美国也出现了,其中的另一个原因是抵制中国、印度产品,这是政治利益在作祟。
不论是经济利益,还是政治利益,只要二者能在某个共同点上达到共识,并协同运作,加上中国的产品成本已大幅上调,就有利于北美本地产品、零部件生产的扩大。
这样一个势头将会持续多久,有多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十年来,来自中国的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北美人有目共睹。然而,中国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等也在明显提高。由于汇率的提高,相对于美国、加拿大,价格也在提高。
回头看北美。以往粗糙的产品也不见了,质量大幅提高。以往昂贵的人工成本也不见了。北美(美国及加拿大)的工人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失业大军们的虎视眈眈,大量合法移民及非法移民的涌入,还有大量想领取现金(避税)的工人的存在,令企业主可以无所顾忌的压低工资。这有助于北美企业产品成本的下降,或至少维持不变。
为了躲避关税壁垒而减少使用海外零件,为了政治目的而抵制海外产品,为了自身利益而接受低工资,这三股绳若拧在一起,力量不可小觑。
如果百分百本地制造宣传得当,笼络住民心,一点点形成潮流,势必对海外产品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中国产品在北美继续横行无阻的日子不再是不可数了。毕竟,中国的产品很少有耐用品,不像日本的汽车,即使出现问题,因其耐用性能无比,仍然可以继续占领北美市场。
中国的产品绝大多数是日用品、服装鞋帽等,没有品牌,不可能卖大钱。质量再好,按北美人的生活习惯,也是穿过用过几次后就成了旧货。不是被忘记在角落,就是送掉了。因此,价格最关键。物美价廉的中国货很可能成为历史。
工业产品中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价格在攀升。考虑到海运、空运及关税等费用,价格优势在消退。
说到汇率提高促使中国产品成本/价格提高,再联想到如何帮助本国企业复活,就不难理解美国、加拿大政府为什么一再要求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只要成本提高,价格必然提高,除非有政府的高额补助。
所有这些,都将促使北美人考虑使用本地产品。于是,“百分百美国制造”、“百分百加拿大制造”的标签、口号已经在大街小巷出现了,也喊起来了。
--------原文完--------
10年前的这篇文章,还只是把焦点放在北美内部。其实,中国产品成本的上升,中国政府的努力,或者说帮倒忙,更加重要。
比如新的劳动法的出台,比如“工业2.0”的出台,比如在融资方面刁难小企业,甚至打压私营企业,比如从对外资企业毕恭毕敬转而对其指手画脚,比如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等等。从各个方面提升着中国产品的成本,同时也在提高外资企业对中国政府的憎恨度与离心力。
这里当然有美国的压力,有中国对美国的让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美国的憎恨、愤怒。
美国呢?一边逼迫中国给出更多的让步,一边谋划将中国的产品排挤出北美,一边为美国公司从海外归来做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