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36)闲聊《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后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阅读》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退休闲适,翻阅当年《教学后记》,浮想联翩。
先看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82年到1985年,我执教的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编型教材《阅读》和《写作》,这套教材比该社综合型《语文》阅读量大几倍,同时明确规定,每周教学课时与统编《语文》课时一样,都是六课时。为此,必须改革教法和学法。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背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提出三个问题。
学生预习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古人怎么可以有妻又有妾?妾真的怕“我”吗?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怎么翻译?
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吗?
……
实验开始阶段,一般由我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来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寻求答案。
第一个问题,首先肯定学生问得好。知道是古人才有妻又有妾,所谓妾,就是小老婆的意思。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实行一夫一妻制。
第二个问题,“这就是在朝廷战胜了敌国。”
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句子的主干都是按照“主、谓、宾”的顺序排列,定语在主语和宾语前面;状语在谓语前面;补语在谓语后面。这句古语中的状语“在朝廷”后置,是古汉语常见现象。这些语法现象点到为止,学生多读文言文后就能明白,不必多讲。
第三个问题,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中的人名、国名都是真的,这个故事的真假没法考证,但是,故事内容所讲的道理却意义深远,发人深省。
首先,不论是王,还是臣,即或是民,都要学会“暮寝而思之”。“思”就是“思考”,思考什么呢?“美我者”,“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其次,都要学会“由此观之”。即由此及彼的联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如果为“王”,要像齐威王那样,“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如果为“臣”,要像邹忌那样,敢于在王面前谏言。
那个“齐”国,因了齐威王和邹忌,而“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唐朝因了唐太宗和魏征,而有“贞观之治”。
那么,作为“草民”,不知高层原委,当然不得妄议,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作为中小学教师,面对四五十个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鼓励他们像孔子那样“入太庙,每事问”,就可能在课堂上问得你束手无策,甚而至于面红耳赤,怎么办?此时,尤其要有好的心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为师者一生的期待,是好事!应该为此而高兴!如果真不知答案,就如实告诉学生,相信学生会更尊敬这样的老师。
还记得,我在上另外一节课时,有十几个外地老师来听课。我刚刚给学生讲完课文中几个词语,一定要注意区别平舌音和卷舌音,接着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按竖行一人读一段。没有想到,我这个武汉人,把“竖行”的“竖”说成了平舌音,我的学生们齐声高呼“竖shu”。我立即表扬他们活学活用、立竿见影!课堂教学因此更加活跃!
我的这批参加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学生们,他们不唯上、不唯书,不管是哪位名人的文章,他们都敢质疑,比如上叶圣陶老先生的《牵牛花》一课,学生就在课堂上问:“《牵牛花》全文都是写它依附别的东西向上爬,叶老为什么还有赞美它?”
他们也不管有多少人来听课,只要觉得自己还不懂,就敢在大庭广众之中提出问题,公开向老师质疑问难,而且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勇于即席答辩。1984年12月17日下午,初三上学期,应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的要求,举行了一次有近三百人听课的大型公开课,讲读《孔乙己》这一课。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讨论的片断:
学生(1):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对!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它们并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写作》书中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
学生(1):鲁迅是一个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学生大笑)
老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这个学生刚刚说完,下课铃声响起了。我宣布下课,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若问这些学生当下怎么样?我非常欣慰地告诉大家,他们不论在哪里,做什么,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附录】学生朱清华的一封信(湖北省语文实验班期末考试作文题)
敬爱的李老师:
在我们所学的各门课中,我最喜欢语文课,而在您给我们上的几百堂课中,我们初二上学期学的第二十六课《散文二篇》最为动人,使我很难忘怀。
那时正是十一月,深秋时节,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您在班上宣布,明天有人来听语文课,还说这一次研究课规模很大,有一百多个学校的校长、主任要来听课。这不仅是我们平生遇到的场面最大的一次研究课,就是李老师您自己也许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们,事前要好好预习,明天回答问题举手要大胆,说话要大方,吐词要清楚,错也要错得明白。
我听了,心里总有点发怵。我想,这次研究课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会不会因为紧张而讲不好?我自己回答问题会不会出现错误?就这样,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提问本上认真地提了问题,才安下心来。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把课文反复读了几遍,上课铃就响了。我们赶到物理实验室一看,呀!坐着这么多人呀!不仅座位后面坐满了人,走道上坐着人,而且讲台周围的一点点地方也坐满了人,我们进去都很困难,是挤进去的。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水泄不通的人堆里开始上课了。您走了进来,满面红光,整个脸庞都充满了信心,看不出一毫畏惧,但脸上挂着一丝疲倦。您一上课,就点了包括我在内的四个同学,把《牵牛花》朗读一遍。我朗读的是第三段。我镇定地用清晰的声音把第三段朗读了一遍,接着,其他同学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很高兴,又要同学们提出对这篇文章的疑问。同学们一看您那么镇静,都一个个大胆地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了,分析结构时,也象平常上课那样,大家讨论十分热烈,连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都能畅所欲言。您的讲课,思路十分清晰,重点十分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起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那生动的讲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学们带入了叶圣陶爷爷的家,和他见了面,看到他种的生机勃勃的牵牛花一样。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被激发起来,好像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完全忘记了课文以外的事情。铃声响了,好像把我们从梦乡中拖出来一样,下课了。不知为什么,这节课过得这样快。
你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这与您平常每堂课都认真准备,严格要求同学,成功地去掉我们各种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开的,这样,您讲起课也就得心应手,同学们配合默契,课讲得十分成功。我从这堂课,看到了您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强大的自制能力,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堂课,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将永不忘记这堂课。
此 致
敬礼
你的学生:朱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