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五十,注意力开始渐渐转移到保养身体上来了,以前对这个话题嗤之以鼻的人,现在也兴趣渐浓,纷纷加入老年人所追求的生活。这并不奇怪,大半辈子的忙忙碌碌,到了享受生活的年纪,却发现周围朋友有的已经慢性疾病找上了门,有的恶性病症降临到头上,更有的不打招呼,提前去另一世界享"清福"了。年轻时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生活没有太多干扰,太大压力无疑是件好事,但人会变老,不可能永远生话在生龙活虎的岁月,人们常说的"岁月不饶人"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年光的流逝,失眠、精力不济、记忆力衰退等"亚健康"的出现,年度体检报告也频出状况,这些都难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严重的还会让人惊出一身冷汗。虽然这个世界存在诸多的不如意,但生命还是充满着希望和阳光,乐生是生物的本能,正常人都不会免"俗"。
养生是个大话题,年过六旬的人不仅喜欢谈论,还身体力行地去践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养生方法。人一旦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就极易被商家们利用,所以从养生衍生出来的商机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靠它发财致富的何止千万,依附于这个产业上的人更不计其数,养生一旦成了商家逐利的战场,也就离真正的养生越来越远。过去人们的平均寿命偏低,大部分人没有福分达到瞻仰天年的岁数。如今,社会上的平均年龄大幅提高,老寿星的生活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将来这种趋势恐怕只会更加的强化,从这点上可以看到人类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
每个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其中健康的生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善于养生的,不健康的生活则被认为是伤身的,关健是"健康"一词如何诠释。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本身还很肤浅,有个不断探索和提高的过程,今天你认定的健康生活,若干年后,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甚至是对生命的一种无形伤害。另外,每个生命的个体都存在着差异,对别人有益的,对你并非具有同样的效果,就算是有益于健康,如果过度的滥用,不但起不了原有的作用,反而徒增身体的负担而伤害健康。所以不要迷信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健康生活,更没有人人适用的健康准则。
这里并不是否定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质疑。有的人对自恃身強力壮,根本不把健康生活放在眼里,别人在自我约束,尽量做些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情,而他依然我行我素;别人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少肉多素,他照样胡吃海喝;别人早晚外出散步活动筋骨,从动中活出生命的精彩,他却"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龟养;别人早睡早起,顺应人体节律生活,他夜夜纵横于社交媒体;别人节制欲望,回归简单朴实的生活,他还在做着发财致富的梦想。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什么样的因,必然会结什么样的果,不会有例外。我们人类生于自然界,长于自然界,自始至终都会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有人会沾沾自喜地说:"我每天烟酒不离身,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表面看确实如此,溃于蚁穴的大堤看上去也是如此,但堤基和堤岸早己是千疮百孔,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藐视科学,忽略健康,搭上去的很可能是自家性命。
有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人的年龄迈向其老年,而他的某些行为和习惯却"反其道行之",向着童幼年靠近,轻信和模仿就是其中之一。网上总能读到真假难辨,无从考证的养生达人的事例,例如:年逾九旬的老翁不仅精神矍铄,病痛全无,还能策杖而行数里。有的人读了之后,把那些似是而非的养生经验无限放大,作为自己的养生楷模。别人隔三差五的吃红烧五花肉,他也仿而效之,真以为"天天红烧肉,活到九十九";别人一天三杯葡萄酒浅酙低酌,自己也照葫芦画瓢,真的认为酒能活血化淤,疏通血管;别人每天哼上几段小曲,他也模仿着天天扯开嗓子唱上几首,感觉舒心快活,信以为唱歌能使肺气健旺。人总是跟着自己的偏好行事,同样的事情,喜欢吃肉的看了特别受用,喜爱喝酒的看了特别对胃口,喜欢唱歌的特别受鼓励。认知跟着偏好走,科学也就退到次要位置。其实,健康长寿决非是受单一因素影响的,个人体质的差异,居住环境的不同,习惯爱好的偏好,经济条件的好坏都会影响到生命的进程。
有的人干很多事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养生也不例外。听说某个养生偏方或保健品有延缓衰老的功效,马上心急火燎地买来,可是吃了没几天,不是怕麻烦,就是觉得吃了之后,自己的状况并未有明显的改善,然后把曾经视为宝贝的东西束之高阁,再也提不起兴致;听说走路能养生,自己便暗下决心也要锻练,可是没走几天,遇到了下雨天,便停了下来,碰到刮风的天气,又歇了几天,时作时缀,一个月下来,走的天数还是在个位数徘徊,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旅游能开阔眼界,以利健康。便报了几个旅行团外出潇洒一下,但现在的旅行模式都差不太多,上车睡觉,下车照相,名为农家乐,其实就是变相的异地聚餐,烟酒没有一样比平时少。几次下来,眼界倒没开拓多少,体重却增加了不少,主要体检指标也不降反升,初始的动力渐失,以后再也没有外出的冲动。
社会上还有许多依靠微信来养生的老年人,他们对微信里的养生文章总是信以为真,把自己当成"小白鼠"实验,其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微信是个鱼龙混杂的社交平台,各类养生帖子令人眼花缭乱,以多、乱、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每个人都能诌上几段道听途说养生的经验,写上几篇养生秘笈,再配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可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广为流传,蒙骗无数的信众。比微信更可怕的是保健品代理们虚假宣传,他们用"三寸不烂之舌"谋财,用精美包装的伪劣保健品来残害老人们的健康。许多老人把自己仅有的老本都拿了出来,甚至还欺瞒着自己的孩子,希冀着吃了之后,能永葆健康,年龄轻松过百。哪知道天下没有长生不老的药,自己的身体非但没有好转,甚至是越养越糟,到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的地步,还有一大堆的保健品躺在家里某个角落,钱财己失,健康堪忧,悔之晚矣。把自家的健康交在这些人手上,实在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有些老人很注重养生知识的学习,在生活中也践行自己的养生理念。为什么还是收效不彰,身体反而大不如前呢?除了个人的年龄渐老和遗传基因之外,养生方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有的人太过自信,总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最无瑕疵。有的人又太不自信,亦步亦趋地照搬别人的经验,而这二类人最容易陷入养生误区。这也是社会上养生的人多,而直正的健康老人又很少;老人生命跨度在提高,而健康的跨度却在递减。
其实,健康完全可以把握在自己手中,那些健康老人能做到的,我们也完全能够做的更好。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对的事情,都可以达到颐养天年的目标。何谓对的事情。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得到回答:"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用现在的话说,人要顺于自然规律生活,釆用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饮食要有节制,起居有规律,身心不要过度的劳累。要在"和"字上下功夫,在"有节""有常""不妄"上调整自己,这才是久经时间检验的正确的养生方法。
中国古代的养生智慧与现代老人的健康理念有着惊人的一致。现代科学发现,导致老人身体退化主要是人体细胞的功能障碍和细胞的老化引起的。在体内老化的细胞并未死去,它四处游荡,分泌蛋白质、脂质和导致炎症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器官组织中堆积,引起老年退化性疾病,如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认知疾病。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胞老化,直到我们身体不堪重负而崩溃。要保持老人的健康长寿,关健怎样让老化细胞变得年轻,变得不具有侵略性。要达到这个目标,现代医学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的保养,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有氧运动,肌肉的力量锻练能舒缓压力,减轻老化细胞的堆积,减缓肌肉的快速流失。控制饭量,注意蛋白质摄入,少盐少糖,多吃植物性食物,都可以使基因变得年轻,细胞恢复活力,预防与年龄有关的老年性疾病。增加社交,保持乐观和心情愉悦,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保持染色体端粒长度(端粒变短会引起细胞衰老)。早睡早起,能降低人的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力,延缓细胞衰老。这些都是健康生活带来的好处。
《黄帝内经》"人年五十己上为老",现代人六十岁刚称得上是"少年老人",那些刚迈入老年门槛的人,力争还要过三分之一的人生。这期间,如果不考虑自己的爱好和感受,人生至此,还有什么趣味可说,就像辟谷有助于长寿,但那肯定不是快乐的长寿。反过来,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尽的享乐同样也是不可取的,犹如活一天赚一天的赌徒心理,永远处在未世的状态,也无真正健康可言,取得二者的平衡,让生命的快乐能延续更长的人生岁月,才是真正的智慧老人。
如果养生境界有高低之分的话,那些不言养生,而是把健康生活理念持之以恒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养于无形"才是应该好好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