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手绢,手纸,手一双

餐巾纸,手绢,手纸, 这几样看似普通,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一手不离的东东。把它们摆在一起,似没有什么干系,但对于50/60后一代人,能接触和使用上它们,确实有一段历史,现在一切看着在普通不过的用品,倒回到我们成长的年代,都是如此稀罕少见.....

我们成长的年代,讲究这个词与日常生活没有什么交集,能洗手吃饭就不错,  湿手随便一擦了事,大不了往身上一抹了事,吃完饭,能擦嘴的估计不多。只记得,随身带过一块方方的手绢,那是什么都擦,赶上冬天感冒流鼻涕,呵呵,可以想象手绢要承载多少东东。一般男孩子更想不起每日洗换,卫生状况就是如此。条件差的,没有什么手绢,剩下的就是一双什么都能干的手,搞定一切.....

临出国前,到一远房亲戚家做客,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进出口公司工作,有驻外的机会, 因而两人有些见识,生活水准自然高些。咱去拜见也是想了解一下出国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面对将要历练的海外生活。一起进餐时,见他们桌子上摆了挺了个挺精致的园筒,主人从上面一抽,是“手纸”,  咱好奇这是干什么,他们说这是饭前用的纸巾,哦,还有这玩意,咱拿了一张,一摸,软绵棉的,手感非常好, 感情不是咱们“大号”用的,亲戚说他们出国用惯了,回国就到对老外开发店里买来这一卷一卷的用....

待有一天咱踏出国门,开启海外生活的篇章时,发现纸巾居然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那都是,连上洗手间都有不同质地的擦手纸,还有什么湿纸巾,起初用起来不习惯,觉得如此浪费,吃顿饭没几张纸下不来,后来时间长了,入乡随俗,才习以为常,慢慢也体会到什么是生活质量。

从不适应到习以为常的经历,这是与以往的生活反差有关。从一双手,手绢,到手纸巾,可以看出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现在国内纸巾也是处处可见。当年第一次在亲戚家见到的,是卷筒型的,后来出国见到的都是放在长方盒里一张一张的,后者最常见,也依然是现在家用家里餐桌上的必摆物,更主要的是相当的便宜。记得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回国时,箱子里装不满东西,就塞进箱子里不少这一盒盒的纸巾顶杆,回国随手送人,亲戚朋友还觉得新鲜。

从这点上来看,我们与世界完全接轨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