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到 【同学聚会吃喝外,做了件大事】,不久前同学送上回国带来的一本记载大学本系三个专业百十位同学过往今夕的纪念册。那天回到家中仔细翻阅,一页一位同学,上面有各自的 profile,看着他们青葱岁月的倩影和多年后现今的身影,思如潮涌,感慨万千。
翻着翻着让我想起一位做大学毕业设计时,才熟识的另一专业的“奇葩” 同好(Z)。十分不明,怎么没有他的一页,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通过同学群找到哥们所在班的同学打探,不问不要紧,一问让人瞠目结舌,心痛心痛。Z 同学十多年前自己选择离开了人世,原因据说可能与情有关.....听到如此不幸,咱难受不已,回顾与其不长时间的相处了解,哥们选择此路或许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入学时赶上中国改革开发的初期,考学不宜,读书亦是比学赶帮超,同学各个珍惜且认真努力,无暇关注之外的娱乐。而前面提到 Z 同学则是芸芸众生中的另类奇葩,他似乎对本专业不感冒,考试基本是 60分万岁。也许有搞音乐的家庭背景,行事为人有性格,出出进进有“范”, 所以在我们系很打眼。学校有架钢琴放在学生会,哥们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居然可以常去练手,时不时那里飘出的琴声,相当招人,特别是女生。后来学校搞合唱团,Z 自然就成了中心,组织学生团队,指挥演唱,忙的不亦乐乎,绝对是校园里的风云学长,之中自然少不了情事...
上学的前几年自然晓得 Z , 但没打过交道,见面权当不识擦肩而过,仅此而已。没想到,大学四年级我们做毕业设计时相遇,进了同一个课题组。忙碌中,大家渐渐熟悉,慢慢也能天南地北地乱侃,时间一长发现彼此挺对脾气,由此咱对他有了不少的了解。哥们也非特立独行般奇特,跟咱一样也是俗人一个,只不过对于我们文革过来的一代“白板”多熟知些艺术类的玩意,情感细腻丰富而已,渐渐我们就成为了朋友。哥们几年下来学业 SOSO,做课题自然挠头,因而时不时要咱上手帮衬.... 当然助人为乐是必须的,最后一切顺利。
毕业之后,我留校读研,Z 分配到一个不上不下的单位,那时联系工具不如现今,因而来往较少。偶尔听说他在那也是无心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哥们入错了行,那个时代一学定终身,一个坑一辈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估计他也蛮痛苦,理工不理工,文艺不文艺,何去何从?
几年后咱出国留学,在学校慢慢认识了不少老中,那时人少,大家抱团取暖,张家李家互相串门,过年过节多多聚会以化解初初来时的乡愁。有天在校园碰到一个新面孔老中,初见彼此对视,读出了对方友好的眼神,于是就聊了起来,方知他从挺远的一个学校转来,刚落地不久。我们读的专业相近,话语自然多了起来,从本地生活到国内就读的大学,他一听我所在的学校,就提起了 Z的名字,咱一惊, 他告知Z哥们前一年出国在其原校留学.... 学业前途情感依然有些纠结。
这是我出国最后了解 Z的一些信息,可惜不知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办法与他联系,或许咱初来咋到还没混出个模样,还是其它什么,想不起来了,总之过去也就过去了,后来听他们班的同学说,Z 打道回府,在国内时的情绪还是一直不高,再后来.....后来,就是近来方知老兄已于九泉之下,早早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