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一流芭蕾舞团首席谭元元来说,应该是:我跳舞,因为命运。有谁想到,这位天生的舞者,其命运正是由一枚硬币决定的。《红杉林》封面人物谭元元(作者 弘晓);封底绘画:清莲。(作者 黄炯青)(人物摄影:罗怡清)
#封面故事
谭元元: 美到极致的芭蕾舞精灵
弘晓/
谭元元2004年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并被媒体誉为“芭蕾公主”。2014年9月,在旧金山举办的“跨洋太平洋——中国艺术节”上隆重推出形象大使谭元元。从被媒体誉为登上《时代》封面的“芭蕾公主”,到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究竟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几番电话联络访谈,都是见缝插针在她密集的排练及演出间隙中进行。跨越东西方一个接一个的演出计划安排,她,夜以继昼马不停蹄,甚至连喘息休整的时间都被挤压......真的就像是穿上了红舞鞋的艺术精灵,永不停歇。 谭元元曾演出《吉赛尔》、《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仲夏夜之梦》等经典剧目,成为名副其实的“芭蕾公主”。她,既没有被荣誉所累,也让人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 对世界一流芭蕾舞团首席谭元元来说,应该是:我跳舞,因为命运。有谁想到,这位天生的舞者,其命运正是由一枚硬币决定的。1977年2月14日,上海一户普通的谭姓人家诞生了一个小女婴。初为人父的谭爸爸欣喜地为女儿取了个可爱的叠名:元元。渐渐地,宝贝女儿出落了精致小巧的五官,清灵脱俗的气质,修长匀称的体形……好一个天生的舞蹈女孩! 5岁的她,忽然对芭蕾舞剧《天鹅湖》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当她像模像样地模仿电视里的舞者立起足尖时,却没料想这个小小的模仿会给自己将来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谭元元的艺术悟性及体型优势让芭蕾舞校的所有老师都觉得这是一棵难得的好苗子。但父亲希却望她从医,而母亲一再坚持:“元元有跳舞的天赋。” 她才最终得以入校学习。后来,元元在习舞期间受伤,她父亲更是坚定了让她放弃芭蕾的想法。争执不下时,父母决定以抛硬币方式来最后定夺她的前途。硬币正面朝上,就让她继续练芭蕾;反面朝上,则要去当医生。于是,一枚硬币决定了谭元元的未来。一家三口睁大了眼睛:一枚5分硬币抛起落下,正面朝上,跳舞!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在元元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元元13岁那年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就是以失败而告终的。那是1990年在上海本地的一场比赛,当时元元躲在后台,怕得要命,“觉得脚都不是自己的”。 “紧张是因为自卑,自卑是因为确实差得远”,那次比赛是谭元元唯一一次失败经历。 经历了这次失败,元元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她在日后的训练中更加刻苦用功了。一年后, 14岁的元元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二届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是国际上重要的芭蕾舞赛事之一,每五年举办一次。在比赛中,谭元元以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艺一举获得银奖。翌年12月,第五届国际舞蹈比赛在法国巴黎举行,25个国家的125位优秀选手展开激烈竞争,谭元元是中国派出的惟一选手,当时比赛舞台有5~7度的倾斜,她是第一次遇到。但元元不仅没被这一意外吓住,反而表现格外优异,得到7个评委给的满分,最终谭元元以绝对优势成为这届大赛的惟一金奖获得者。国际评委、世界芭蕾皇后乌兰诺娃对媒体说:“这是我近20年来看到的最年轻但又最具古典表演风格的女演员。 |
完美的追求: 挫折与疼痛的代价
1994年初,经过严格挑选,17岁的谭元元被选入德国斯图加特的约翰·柯兰克芭蕾舞学校进修。
1995 年,谭元元18 岁,是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校的一名学生,正打算毕业之后,留在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继续舞蹈生涯。在巴黎与谭元元有一面之缘的汤马逊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个中国姑娘。在德国再次相见后,汤马逊力邀谭元元到旧金山芭蕾舞团做表演嘉宾。说是表演,其实是一场考试。一场双人舞和独舞表演下来,旧金山的观众和汤马逊都为她倾倒了。汤马逊拿出一纸合约,“来我们这里,你将是最年轻的独舞演员。”
像任何一个初到美国、语言不通的中国人一样,谭元元也会跑到中国城的电话局给父母打电话,一听到父母的声音,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年后,谭元元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与同事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也开始用英语跟舞伴顺畅地沟通,还结交了不少华人朋友。
1998 年,在外地演出的一天,当时旧芭的首席意外扭断手指,第二天的演出面临取消的危险。谭元元临危受命,要在一晚时间内,学会一部巴兰钦的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
“真是被逼急了,虽然一夜之间全部记了下来,但第二天演出一结束,就全忘了。”演出反响很好,有观众写信给舞团,问那天跳斯特拉文斯基的是谁。从那以后,团长就对谭元元特别信任。之后,谭元元又陆续得到很多机会,跳了巴兰钦的另一些作品和《天鹅湖》全剧。《天鹅湖》跳完以后,谭元元拿到了首席舞者的合同,那是1998 年,她才21岁。成为首席舞者后,她每年都要演出上百场,几乎担纲了舞团所有剧目的女主角,《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胡桃夹子》等;印有她照片的大幅海报常年挂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剧院的门口;她成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座上客,朱镕基总理访美时,她坐在艾伦·格林斯潘和朱镕基的中间。
2001 年,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第一次欧洲巡演为谭元元赢得了国际声誉。伦敦舞评家 Covent Garden 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纽约时报》舞评家Anna Kisslgoff,称她“结合了精致与大胆的特质”。日本权威《舞蹈》杂志评选20 世纪101 位舞蹈明星,谭元元是唯一的华人;2004 年,谭元元被评为“亚洲英雄”,登上了《时代》封面。 “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你必须要为心灵舞蹈,你必须去感知空间、了解角色性格,触碰自己的内在。”谭元元说自己并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她在努力地尝试。在她轻盈、流畅的舞姿背后,都凝聚了无数次对自己苛刻的反复锤炼,腿上3 次骨折伤痕,是她为完美付出的代价。
近乎残酷的职业道德驱使,为一场完美的演出,为此她付出的代价是——每周工作6天,每天13小时,谭元元一句话概括这多年荣耀背后的疼痛:“我现在身上没有一个地方是不疼的。”因而,她在谈及对芭蕾舞流露“爱”的同时,也掺杂着些微的“恨”——炫目的高台上、轻盈的跳跃中,也有她不能承受之轻。对艺术追求的禀赋,精益求精的个性促使她不断地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她说:当你立志成为一名芭蕾演员,那么伤痛就一定会陪伴着你的。我曾经骨裂、胯骨错位、腰间盘突出、颈椎疼痛,受伤了包上绷带还要再去训练,真的是很残酷。由于我脚的二拇指比大拇指长,导致腿部力量不足,所以每次跳《天鹅湖》时,小腿都会抽筋。至于值得不值得,我想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它辛苦的地方,在舞台上的时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在那一刻我感受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整个人陶醉其中。”
喜爱芭蕾舞的观众都知道,《天鹅湖》人们接触最早、也是最熟悉的作品。
2009至2019年“芭蕾公主”谭元元随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巡演为海内外观众献上代表芭蕾舞最高水准的国际演出。谭元元成为中美艺术节的形象大使,不仅活跃在中美文化艺术舞台,同时还推出了自己的书写作品,让读者看到她从舞三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在西方古典艺术圈,谭元元凭借高超的技巧以及深厚的艺术素养,能在世界顶级芭蕾舞团稳坐首席二十多年,实属难得。谭元元坦言,“漂泊海外很多年,深感华人在西方古典艺术圈立足的艰辛。能把我最好的艺术感觉呈现给东西方观众是我一生的追求与最佳的选择。我很开心!”
亲爱的朋友们,第四届青少年中英文征文大赛今年第4季开锣,主题是“心中有爱”及“人生路上”——这既是召唤,也是扬帆起航;是意志力的冲刺,更是灵感飞扬之收获。尤其逆境时更有鼓励青少年勇于追寻梦想之意义!(本月底截止)详情请看链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214/202011/1487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z21g.html
请看前一届优秀作品选登,
假如我是总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x06k.html
地球需要一个好律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x06i.html
一个现代动物寓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x06n.html
我的书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x06j.html
当拥有已然意义化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42d6510102x06o.html
青少年朋友们,咱们稍后颁奖典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