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着唐诗,来聊聊作文的事。
有个奇特现象,唐朝人有统计的诗,写了五万首,但教你如何写诗的书几乎没有。比如《五绝创作指南》、《30天精通七律》、《一个诗人的自我修养》这类书,就算你到了“万卷书满堂”的杜牧家里,也找不到一本。
特级名师韩愈,倒是提出过散文理论,比如“文道合一”、“务去陈言”之类的,够专业,但有点枯燥。
所以,这堂课我请来了林黛玉老师。
01
为了证明林老师的诗词功底,先说一个小故事。
话说《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章节:深秋的一天,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迎春几个文艺小青年在湖上划船,见到一堆破败的荷叶。宝玉想叫人清理掉,林黛玉不想清理,但她没直说,而是说了这么一句: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请注意,这是李商隐的一句冷门诗,她随口就说出来了,还那么应景,这就是高手。这就好比,一个人不经意间爆个料,就能摧枯拉朽,不得不让人相信他真的还有一抽屉的料。
起码宝玉同学一听就折服了,赶紧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
林黛玉到底喜不喜欢李商隐,后面再说。这里可以看出,林黛玉在诗词方面,担得起老师的称呼。
要是不信,接着看。
02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那段,就是一堂作诗课。
故事是这样的,香菱想让林黛玉教她写诗,林老师也不谦虚,上来就讲: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这句话很重要,体现了一个资深教师的自信,也化解了学生对作诗的恐惧。
然后接着讲诗词套路:“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我猜,林老师脑子里,当时应该出现了一首律诗,她才能用这么简单直白的话,把诗的套路讲清。
但如果只有这些,林老师只不过是一名合格的老师。紧接着,她又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几句,合格教师成了优秀教师。
笼统来讲,写诗就两大要求,一是立意要新颖独到,二是格律要优美。听起来是一条寻常路,但其实很难。
在这条寻常路上玩到极致的,也就杜甫一人。李白是另一个极端,压根就不走寻常路,什么平仄,什么格律,什么用词,统统给立意让路。
如果李白看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定会对贾岛翻个白眼:别说你读过我的诗啊。
其实,何止平仄、格律,如果“意趣真了”,连字数都不用管。
用一首唐朝高考诗举个例子:盛唐某年的初春,一个25岁的年轻人走科举考场,他叫祖咏,那年也是命题作文,题目叫《望终南余雪》。
终南山在长安城南,从城内望远,正好看到山的阴面,山顶的雪还没化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祖咏来了灵感,超常发挥,他写下20个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下雪不冷化雪冷,连温度都写出来了,真是一首好诗。
众所周知,命题作文都有字数要求,盛唐是不少于八句,中晚唐要求不少于十二句。
祖咏刚要交卷,监考老师就提醒他了:祖同学,字数差一半,要丢分的哦。
祖咏年少轻狂:我是祖咏,又不是祖冲之,要那么精确干嘛。
看到没,盛唐诗人,骨子里都透着狂傲、自信。幸好他遇到个识货的主考官,最后还是中了进士。
不画蛇添足、不凑字数,也是另一层的’不以词害意’。
那有没有凑字数失败的案例?也有。
03
话说晚唐有个诗人叫许浑,名字虽然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超级大金句,叫“山雨欲来风满楼”。按说也很厉害了。
某年某月,许浑经过金陵,诗兴大发,他要怀一把古,就写了一首《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读完什么感觉?似乎是好诗,又似乎哪里不对。没错,因为他凑了字数。
到了明朝,一个叫谢榛的大咖实在忍不住了,就说,这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果去掉中间四句的话。
谢榛说的没错,按照他的删减版本,这首诗就利索多了: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陈后主唱着《玉树后庭花》,就把王朝弄没了。他的景阳宫被包围了,瞭望楼的战士也死了。帝王们都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只有青山依旧在。
删减后,谢榛感觉很爽,说“气象雄浑,不下太白绝句”。
看到没,好好一个许浑,一凑字数,就变成了许三多。
04
林老师的作诗课还在继续,她敲了敲黑板,注意啊,下面是高分题。她要讲格调了。
她刚讲完写诗要“意趣真”,香菱就接了茬: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作为学生,香菱估计是想听老师的表扬,但林老师没表扬她,而是说: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陆游就这样被黑了。我估计那天晚上林老师一宿没睡,一闭眼就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不过单论这句,林老师说的还是很客观的,可以进阶为名师了。
教初级学生写诗,谁的诗好呢?林老师继续说: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
林老师是识货的,她给香菱选了几本教材。首推的,就是王维。
这很有讲究,当时她们是一群锦衣玉食的高级文青,还有比王维那种feel更合适的吗?
杜甫是近体诗大咖,李白是古诗大神,有这三个人,足够。
高适、王昌龄那种读一首溅一身血的,就不太合适了。
紧接着,她还布置了一些课外读物: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从建安到魏晋南北朝,都齐活了。布置完作业,还给香菱划了重点:
“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
到这里,林黛玉就是一位负责任的名师了。
05
那她的教学效果呢?可以说相当厉害了。
没过多久,香菱就来汇报学习心得,对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通评论。
当时贾宝玉也在场,他表示很好:
“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啥叫三昧?就是真谛呀,香菱同学很有天分,一悟就透。
光有天分也不行,还得多练。宝玉又替林老师说了:“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
意思是,道理知道就行了,关键是要写,一直写、不停写。
香菱真就这么做了,那段时间,她把自己弄得跟贾岛似的,经常苦吟,连发朋友圈都是“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大观园吗?”
那一天终于来了,林老师开始考试,也是一首命题作文:以月亮为主题,自由发挥,字数不限。
香菱同学交卷了,这是一首范文级的七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平心而论,这首诗虽然不能跟盛唐比,但拿到中晚唐,也相当不错了,至少考个乡试不成问题。
所以宝玉带头,大家一个劲儿给她点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06
总结起来,林黛玉老师这堂课,就说了四点:技巧、格调、要自信、还要多练。
那么,林黛玉到底喜不喜欢李商隐呢?我说,不是喜欢,而是痴迷。
首先,不喜欢一个诗人,会知道他的冷门诗吗?就好比看一个姑娘是不是真的喜欢某位明星,只能说出他两首主打歌是不算的,你要说出他家的狗叫什么名字,他录制哪首歌的时候嗓子沙哑了?吃的什么牌子的润喉糖?
这才是真爱。
其次是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女孩子说不要不要的时候,有时候别当真。当时,宝玉说要清理残荷,先接话的是宝钗,她说还没来得及清理。我觉得当时的湖面上,应该飘来一股醋味。这时候她偏说喜欢残荷,太符合十六七岁的林妹妹了。
还有更诚实的,看她的一首诗,主题叫《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就不翻译了,看几个脑洞就够:把冰碾碎作为种海棠的土、偷了梨花三分白,又借了梅花一缕香、月宫里仙女给我缝制衣服,还有后一句的“倦倚西风”。妥妥的一个女版李商隐啊。
感觉曹雪芹的诗才,全用到林妹妹身上了。
最后,再来个旁证吧。曹雪芹死后,有个叫敦诚的朋友,写了一首怀念他的诗,其中两句是: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我似乎看到李商隐已经发朋友圈开撕了:你还说你不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