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是个好词,大家都喜欢。谈到如何加强文学修养时,几个名人大家,上来就说第一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品格修养。。。是典型“心正则笔正”套路。只顾自己装逼,不肯真心赐教。我们得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我琢磨这文学修养,还只能从文学里泡出来。读么,开卷有益,见字就读。文学是用文字做工具的,字或词是基本单位。但文字的用途远超文学,知道字义,哪怕你将字典全背上,似无太大帮助。文学修养,是字词在文学中运用的相关知识。唐诗宋词是汉语人没有不读的。今天周围人的律诗填词作品,都不再有那个味。哪怕一心追逐诗意,格律音韵严密准确,有时还不如计算机的随机作品更像。是因为语言环境变了,现代人不再有那种文字运用方式的修养。计算机因为是以当年作品为数据基础的,倒能模仿出一二。
早期的文学,如歌谣史诗什么的,很接近口语。进入书写时期后,文字与口语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几千年积累下来,可以说,没有一个词,还是纯洁无暇的,都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文学修养的很大一块,就是了解这个包袱里究竟装了些什么。每个词的历史沿革,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章里都曾经被怎样使用过;这些用法又在历史上被怎样批评品点过;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会造成怎样的歧义和联想;不同的组合在哪种读者群中会起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
粗略的人,认字就一个意思。要么是褒义要么贬义,不是红就是黑。细腻一些的,可以大体把握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颜色。文学修养较完整,能读出一个词背后的系列光谱,加上时间轴可以是一个三维的分布。天才们两眼朝天自说自话,难免有些要等到后世才被“发现”。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字恰好在另一个语境中能被更好地解读。而文学修养可以帮作者把握当下,通过文字的选择,操纵读者的阅读体验。
理科生都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不就一数据库么。有一定道理,只是这个数据库是无法传输共享的。其中积累的数据,都需要靠自己理解并提炼出来。即使面对同样的原材料,各个人处理的结果与所得差异很大。数量是覆盖面,质量是层次和精准。从量变到质变肯定有,却每个人的变化临界点不齐。在运用(输出)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更大。可以这样比喻:文学修养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数据库匹配着不同功率的处理器的运行系统。
这是一个无边界的拼图游戏,没有人能穷尽。悟性好的人可以占些便宜,他们即使不直接知道典故,也能敏感到词的用法渐渐变味。相对于文学的历史我们都是小孩,不可能贯通古今中外。但是,总有些是绕不过去的。我最近在茶轩贴几篇鲁迅的著名小说,也有人说看不懂。固然,没读过鲁迅,你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缺少什么。如果你读现代汉语白话文文学,甚至还想用这种文字写作。这个开创者,还真是必须读一读。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如果欧洲文学的永恒主题是死亡爱情的话,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就是仁义道德。《狂人日记》中的这句话太有力量了。从此现代白话文学中“仁义道德”这四个字,背上的包袱里就甩不掉“吃人”这层意思。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鲁迅,喜欢还是不喜欢“仁义道德”,都无法无视这句话。以后都小心避免正面使用。要正面用,得改头换面拆开来说。
鲁迅的作品不能算很多,上述那种麻烦却不少。他自称一个荷戟彷徨的小卒,却大改变了白话文学环境。所以可以称他为文学巨匠。当代中国文学史,忽略掉许多其它名家你都感觉不到有啥差别。可不了解鲁迅,当下许多文学现象就无从理解。连现在网上的流行“梗”都会觉得莫名其妙。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开了中文恶搞经典的先河,至今仍是中文作家们模仿的对象或灵感的来源。同时代的《尤利西斯》,恶搞了《奥德赛》。以后再想正经地谈谈希腊神话,只能选用奥德修斯这个名字。当文学遇到瓶颈前路难行时,恶搞经典就会流行,所以在二十世纪层出不穷。不得不说,凡是被恶搞过的,就再也回不去了。最近,大家较熟悉的有卡通《怪物史莱克》。给二十一世纪的父母留下个难题:究竟是先让孩子看完迪斯尼传统卡通还是先看史莱克,是真心大冒险。作为文学作者如果没有及时追踪这些,修养有缺要补课。否则,在你自己以为很纯情很经典地表演时,下面的读者听众的反应,会是意料之外的精彩纷呈。
那谁说,到现在为止,你讲的东西怎么全是又累人又负面。是的,文学修养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麻烦。文学天才是能让你能淋漓尽致尽情表演,文学修养则帮你防止失手摔倒出洋相。对于文学专业人士来说,更是个可怕的诅咒。不知道,迟早掉坑里;知道了,就此路不通。文学既然叫做创作,总讲究一个独创,追求前无古人。抄袭可耻,模仿低能。可经不住历朝历代吃这碗饭的人太多了。每多知道别人一样手法,一个套路,一种处理,自己就少了一条活路。。。从而文学,以至于各种艺术的创作,都被逼向魔幻荒诞,现代后现代之路,也是没辙了。。。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