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一场雪, 折一枝花

雪就这么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每当下雪的时候, 我总是忘了身在北国,眼前浮现的老是一片江南的雪景。

也许是因为我心中一直向往江南的雪景,却终未得见。记得每次冬日里漫步苏堤的时候,满目都是残败的荷叶。曲径登上湖边的亭台, 回首也是一片肃杀的寂寥。西湖边的一圈名胜, 在繁杂的喧嚣包围中, 只是一片逐渐被蚕食的净土。只有墨香,混着空气中永远飘着的一丝东坡肉的香味, 给江南的萧瑟带上一抹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偶尔还会有扮古装的小姐姐在湖边亭子里唱中国风。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宋.王琪

描写江南雪,必咏梅~仿似没有了那一点红,雪就白的无趣了。文人如果没了那一分骚雅,就失了千年的神韵。

鲁迅也写道: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身在异乡为异客多年,记忆里最多的是芝加哥的雪。这里的雪总是下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昏天黑地一场下来,一尺半两尺也不奇怪。经常是“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 只是芝加哥鲜有竹子,诗句怕是要改一改了。雪中无处寻梅,也就没了踏雪寻梅的雅致。

据说芝加哥每个漫长无趣的冬天都会有很多人患上抑郁症。 

一百多年前的欧洲, 冬天也是漫长而让人抑郁的。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这样的冬日,不知是城市的生活,失败的事业还是巴黎阴霾的冬天让35岁的梵高感到身心疲惫。他毅然坐上开往南方的车,行囊就是一封信。到了阿尔勒,他惊奇地发现他心里温暖的南方竟然还被积雪覆盖着, 但是他一下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决定留下来。在当时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个地方将会成为他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站,也几乎就是他的生命的最后一站。

《雪景》 梵高 1888年 于阿尔勒

在这幅雪景里, 残雪下面透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远处的一抹亮色让人感到温暖而不是萧条。跟在戴帽子的人后面的小狗给画面增加了几分动感。

这幅看似简单的风景画,传递出一种安静、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你仿佛能感觉到梵高刚刚到了新的地方, 心情开朗了很多。虽然还是冬天, 但是随着积雪消融, 这些美丽的田园风景会显现出来,会落在梵高的画布上。隔着画面都能感觉到梵高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向往。

这幅画后来被收藏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据说2017年9月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博物馆提出借这幅画装点下自己的白宫办公室,但是被粗暴地断然拒绝了。 

梵高另外一幅有名的雪景是《大雪覆盖的田野和犁耙》。

《大雪覆盖的田野和犁耙》  梵高 1889年 于阿尔勒

这幅画作于梵高到阿尔勒一年多以后。和上一幅雪景相比,这幅的技法有明显的不同。雪野有波浪般的动感,冷暖色交错而协调。描绘的是一个冬日,无力的阳光照耀下的田野,微弱的热气在缓慢地升腾,清冷却又温暖。一大群乌鸦在田间觅食,时起时落,传递出几分生机。乌鸦和麦田是梵高画作里不断出现的象征生命和死亡的意向。

冷眼看这幅画, 忽然有一种梦回故乡的感觉~ 这样的风景,像极了长城脚下燕山余脉京郊的那些田野~同样的残雪覆盖的草场, 和慵懒的冬日暖阳里的黑色的鸟...

另外一个印象派大师莫奈也画过无数的雪景。最有名的一幅1869-70年左右作于诺曼底的“喜鹊”。

《喜鹊》 莫奈 1869

一场大雪过后, 天气微微放晴但仍然有些阴暗。柔和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在厚厚的积雪上,不那么结实的篱笆墙几乎要被积雪压倒了。篱笆墙后面有一栋农舍, 却没有人烟。整个世界安静而整齐。画面上唯一的生气来自篱笆门上停落的一支喜鹊。它落在这里,羽毛光鲜,似乎左顾右盼,似乎随时会振翅飞走。莫奈自己把他所描绘的这支蹲在篱笆上的喜鹊,叫做整个乐谱上的一个“孤独的音符”。有了这只喜鹊, 这已经不是一幅静止的油画, 而变成了一首蕴含着活力的诗, 一首无声的乐曲。这只喜鹊, 就是雪中的梅。

在描绘这幅冬日雪景时,莫奈细致地处理了光线和阴影的变化,在白色的雪景中尝试着采用了红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的色调。这幅画是他对光线在室外呈现的不同颜色所做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农舍的温暖色调与屋顶的清冷及篱笆的深蓝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舍树后的天空画得更明亮温暖些,大门右侧树木的颜色变淡…雪后篱笆墙投下的淡蓝阴影、雪地反光与阳光彼此辉映及明暗交接都被巧妙地记录了下来。

和莫奈几乎所有的画作一样,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杰出画作《喜鹊》、这幅把冬季乡村雪景的美丽和轻盈描绘到了极至的佳作也被学院派拒绝而排斥在沙龙画展之外。而今天,这幅画已经是巴黎奥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喜鹊》局部 莫奈 1869

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花絮:仔细看一下喜鹊的影子, 理工男或者左脑比较发达的女汉子会一眼发现:影子画反了!不知道这是不是落选沙龙展的原因呢?

莫奈对雪景情有独钟,一生创作了近百幅各式各样的雪景:早期的雪景是出于对环境色的研究,在柔和的银灰色调中增加优雅的蓝紫色阴影,体现出静谧祥和的意境;到中期,融合了浮世绘的风格,弱化了透视,色彩丰富起来;后期,重视装饰性,强调形式美感。这里是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

《圣丹尼斯大道雪景》

 

《圣西蒙农场雪路上的马车》

 

《吉维尼雪景》

提到雪景, 还必须要提到16世纪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尼德兰的大师彼得·勃鲁盖尔。这位大师其实比莫奈和梵高还要早了两百年。

他最著名的一幅雪景是现珍藏于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的板上油画《雪中猎人》。此画为《一年四季》组画中的一幅,画面宏大而细腻。这幅画上所表现的是从一个山坡的高度去俯瞰银装素裹的郊野,有几位猎人正带着一群猎犬从山岗上下来。画上白雪皑皑,寒凝肃杀。中景上结了冰的池塘上,人们在那里滑冰、捕鱼。这些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凉与静寂。

《雪中猎人》彼得·勃鲁盖尔

彼得·勃鲁盖尔十分钟爱描绘雪景,他把一系列的宗教故事场景也放在了雪天,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构思。

《伯利恒人口普查》得·勃鲁盖尔

俄罗斯近代也有一位和毕加索创作年代相近, 却不那么出名的风景画大师, 他的名字叫做伊万·费多罗维奇·乔尔塞。

1877年,乔尔塞生于圣彼得堡。他1903年在彼得堡法兰西艺术院的举办了第一次展览, 随后他不但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所有主要画廊的参展,还被选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宫廷画家。他到国外去探索各种各样的风景,在欧洲、亚洲、北非和北极地区的旅行中,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研究自然和描绘自然之光。

 

1917年俄国革命后,由于与沙皇的关系,乔尔塞被迫离开了俄国,并很快在巴黎定居,后来又来到了美国……1923年,他在法国艺术沙龙展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并且逐渐成为最杰出的沙龙艺术家之一。人们形容他的雪景灿烂而美丽,就像大自然本身的一面。他是一位描绘被倾斜阳光镀金的雪景的大师,被称为“光的魔术师”。

乔尔塞画遍了世界上的雪景, 但他最钟爱的还是圣彼得堡冬天的白桦林。

在我看来, 世界上最美的雪景, 应该还是在燕山尽头, 长城脚下吧。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上阕 宋:刘著 

2021年1月26日 芝加哥大雪

n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漫天大雪里不管手里是一杯清茶,还是浓郁的咖啡都是享受~ :)
n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树2017' 的评论 : 谢谢!
n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谢谢!长城脚下是故乡~ :)
n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最喜欢的还是四季分明四时之景不同的地方~ :)
cxyz 发表评论于
在我看来, 世界上最美的雪景, 应该还是在燕山尽头, 长城脚下吧。
- 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永远是在思念弥漫的游人的心里…
谢谢分享,你的文字跟图画一样美丽。
古树羽音 发表评论于
艺术的享受,其馨香胜于手把的咖啡浓郁。谢谢!
花树2017 发表评论于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诗情画意!白色总可以给各种其他颜色留下尽情炫耀的余地,雪景因此总是美的!
nic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素月-2006-' 的评论 : 谢谢!
nice 发表评论于
@tmp 谢谢!
tmp 发表评论于
好文,好图
nice 发表评论于
本文同时刊登于“艺术世界奇幻漂流”公众号~ :)
素月-2006- 发表评论于
赞,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