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还要不要回国生活(续完)
想把这个经历记录下来,与朋友分享。写完后回头一看,这也太能说了!各位对付着看吧。
-----------------------------
不习惯与看不惯
回国生活当然会有很多不习惯和看不惯,毕竟在外面生活了几十年。不过首先强调一下,这无关乎对错,仅为个人感受而已。如果有人说你看不惯就别看,或者就像网友说的那样,不能入乡随俗就别回来嘛!这话是没错,但你不先入乡,怎么知道能否入俗?再进一步说,即使已经入了乡,即使熟悉曾经的民俗风俗和习俗,你不观察生活,怎么能了解哪些是这几十年来的新俗?是这么个理吧?如果多年前压根儿没出来,所看到的这些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一部分。或者说就像以前回国一样,回去几周,走马观花,亲戚朋友同学聚会一个接一个,胡吃海喝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也都不是事儿。然而一旦打算长期住下来,观察的角度和心态就不一样了,如果说是矫情也不为过哈。
说到当下的中国社会,国内人士也常常会用到一个词:浮躁。之所以浮躁大多是为了名和利,随之而来的就是浮夸和虚荣。近年来当代汉语中就增加了新词汇,像家里有矿、拆二代、“养猪专业户”、限量版、校园贷等。再有就是对一些事物可劲儿地往好往大里说。我工作的培训中心一层大厅里挂有授课老师们的照片,下面标有数颗星,表明级别。其中有两位美国(白人)五星级教师,这半年来我从没见过。还有一位本地教师,也是中心的副校长(她老公是校长),照片下标有7颗星。这位“七星级”老师/副校长曾来过杜克大学参加一周(还是两周?)的教师培训。她跟我聊了当时她参加培训的内容,然后话锋一转问我,杜克大学是在哪个州来着?我上网查过她的简历,其中却赫然写着曾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硕士学位。部门有一位20岁刚出头的小女海归,聊天后得知是美国某州立大学人力资源专业(HR)本科毕业,然而转眼在部门的广告牌上她却变成了这所大学毕业的“教育学硕士”。部门女领导前几年曾带着7、8个学生来美国“游学”(即参观学校),回去后摇身一变成了“留美学者”。当然,比起国内著名的那位自称曾是美国某所著名大学的“校董”来说,这些不过是小巫,但浮夸风可见一斑。
说点别的例子。办公室都是年轻女孩儿,其中一位长得娇小玲珑,说话甜甜的,跟她聊得时间长了感觉还是个实在姑娘 (就是她告诉我“教育学硕士”作假的广告牌,我们对此都嗤之以鼻)。姑娘26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别人问她的择偶标准,她说要找“胡歌”,再就是得有“Money”(都是她的原话)。在国内我注意到人们喜欢买白色的车。从我的住处往楼下看,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车是白色的,不经脏,又不可能常洗,看上去脏兮兮的,为什么都喜欢?心生好奇。问过一位白色车的车主,答复竟是白色车显大。这个“大”当然不会是指车内的空间。年轻人们闲聊,我也只是听听而已,不会妄加评论。且不说我们之间有代沟,还横着一个太平洋呢。这些涉及到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的讨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更操心国内的日常生活。
前面说了空气质量,现在说说环境卫生。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十多年前回国探亲,一天在一家银行外面等来接我的车。当时还有其他人也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他们吃着东西,脚底下扔的是包吃食的纸,五颜六色,油油腻腻,再远点周围地上也都是垃圾。他们坐在其中吃得有滋有味,悠然自得,不受任何影响。2019年我在国内时,从暂住地到最近的公交车站得步行15分钟,经过一条不宽的街,到了晚上就是夜市,主要卖吃的,又以各种烤串为主。我几次傍晚路过该夜市,看到地上都是纸盘纸杯竹签竹棍餐巾纸,狼藉遍地,走路还得看准下脚的地方。坐在各种桌子旁边的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颐。一次看到一对年轻夫妻带着7、8岁的女儿在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小桌上正吃得欢,小女孩穿着裙子,一只脚还踩在自己坐着的凳子上。我很努力才忍住没有走过去提醒小姑娘把脚放下来。再就是公厕,大型购物商场或超市很不错,但别的地方。。。想大家回国后都有体会,我就不说了。其他方面发达了,但人们的习性以及一些公共场所的配套设施没跟上,感到突兀。
这是开在一条主要大街人行道上的另一处夜市,距我后来租住的地方很近,我特地走过去看了一次,卫生环境要好得多,但我没敢买东西吃。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第1集里有一个镜头,周莹(孙俪饰)擤了鼻涕后随手揩在鞋后跟上。孙俪演得是自然连贯,一气呵成,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我看到国内有人在公共场合还这样,再就是吐痰。后期我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不坐那儿的长凳,因为曾经一低头看到脚下一片痰迹。到了冬季气候更干燥,这种现象更甚。我一次去买菜,前面几步远一家店的棉门帘突然飞起,紧接着后面闪出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捏着鼻子冲着大街就来了那么两下,很快又掀起门帘闪入店内。好险,幸亏我慢走了几步!至于电梯里公厕里有人抽烟我都遇到过,虽然这些地方都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还是那句话,积习难改。
无响不欢,可能是华人的共性。婚庆大典、孩子满月、乔迁新居、店铺开业等等,都敲锣打鼓、放炮仗以表喜庆。这我还真不习惯了。我工作的地方旁边是一家酒店,在当地算有一定的档次(2020年2月,我曾在那里订了一桌酒席,是正月初七的,计划宴请我的亲戚们,后因疫情取消),所以很多人在那里订婚宴。因为市里禁止放烟花爆竹,婚庆公司便雇用了电子礼炮车,从我们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礼炮的轰鸣声。当地(不了解其他城市)的Walmart很有特点,别的部门不知道,蔬菜水果肉类点心等都是包干,即供应商负责自己的货架,摆放自己的货物,自己推销。我外甥承包大棚种火龙果,一到收获季节,就在微信上通知亲朋好友同事等,只做零售。我问她为什么不跟超市订合同,做批发,我自认为会省时省事。她说没有时间和精力守在超市推销,她有全职工作。超市的每个货架都是卖自己的货,所以推销起来很卖力。除了时不时有人来上货整理货架之外,都是高音喇叭代劳,此起彼伏,不胜其烦。国内的顾客很习惯,都不以为然。我不行,吵得脑仁疼,四下看看没人注意,就把喇叭给关了,受不了。亲戚家车里的监控系统也不消停,除了时时BB作响外,还不停地播报“前方一百米有监控录像”。。。好在我尽量不麻烦他们,不常坐他们的车。
那家酒店包间的照片,可惜没吃成
我租住的小区相对安静,我自己关上门窗就是个与外界隔绝的小空间,自己还觉得挺好。楼下二楼有人装修肯定会有动静,为此人家门上自贴说明,请大家谅解。其实中午和晚上还真没听到太大的响声。楼上头顶那家可能是小孩学钢琴,也不会在中午和晚上练琴,偶尔在家听到楼上传来的琴声还挺享受的。意外的是有一个周末,我在家里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放音乐,持续不断,还非常近。我到前后阳台仔细观察,没看出个所以然。之后好像有人在唱什么歌,再后来就放起了有唢呐的吹打乐。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办丧事。从小我对唢呐的不好印象就是这么来的,直到一年前无意在网上看到一位年轻姑娘(上网查到了,叫刘雯雯)在某个音乐会上吹奏唢呐曲《百鸟朝凤》,印象一下就改变了(那是一个音乐会的片段,指挥是谭盾,演奏完后他还给了那位女孩一个拥抱)。我在那里住的几个月,这种事发生了两次,另一次应该是哪家的老母亲过世了,放的歌曲是“你入学的小书包有人给你拿,。。。”,音乐放到晚上快十点戛然而止,似乎不至于太扰民。
我还想说说社交距离 – 先暂且借用这个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特征。 十多年前回国,在机场还得用公用电话给家人报信,刚挂了话筒,面前台子上摊开的电话本、钱包等还没收好,在身后排队的人已经走上来伸手拿电话了。那时在银行办事还没有现在叫号一说,排队在窗口办完事, 现金、护照、钱包等还没来得及拿,后面的那位就直接凑到窗口了。这次我回国(2019),某天在超市买完东西交钱,排在我后面的大姐(实际应该比我年轻)前胸都要贴到我后背了。我忍不住转身跟她说,要是着急你先来吧,她赶紧退了一步说,不急不急。就是嘛,再着急即使人贴人排队也快不了哈。我工作部门的女领导找我谈话,不论是椅子还是长沙发,每次都是近距离面对面坐下,我都会下意识地退后一尺。习惯也好,秀亲民作风也好, 我还真不习惯。前段时间看过一档法治节目《一线》,某城市几天内连续出了小偷扒窃事件,被判定是团伙连环作案后,警方调取了监控录像。监控中看到,在行人不多的街道上,并不拥挤的商店和市场,这些扒手们贴身靠近实施偷窃,连连得手,而受害人却都浑然不知。现在国内网上有很多短视频,拍的是某人在大街上(街面很宽人也不多)走着,不小心撞到迎面来的行人,或撞掉对方手中的东西,然后就出现了各种反应。这些当然是摆拍了,但在中国这种情景很常见,比如我上面说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在美国这些事十有八九不会发生。熟人之间握手拥抱确实会比中国人多一些,但生人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当然不一定是现在的6英尺),即所谓的respectful distance 。 如果在公共场合有人过于靠近,人们就会感到不自在继而会警觉。如果遇到很窄的过道,两人同时通过有困难时,也会有一方很自觉地侧身站在一边,等对方先过去后自己再过。 这就是文化差异。作为“第三种文化”的我们,对某些原生文化虽然熟悉,但不再习惯也不再赞同,但可以共存。各行其事,互不妨碍,我们在现居/籍国家生活不也是如此吗?这是我从不同的角度对入乡随俗的理解,不知别人能否认同。
网络图片:我的家乡省城第一家星巴克开业。
---------------------------------------
还要回去吗?
体验过了,又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再回到原点:退休后还要不要回国生活?我现在的回答是:NO。再回去故地重游是肯定的,估计一、二次,看看亲朋好友,但不会回去长期(如一个月以上)居住了。这个决定肯定受了疫情的直接影响。如果有网友看了我的“漫漫回家路”博文系列,就知道2020年2月我们是怎样仓皇出逃,返回美国的。说实话即使那样我还计划着几个月后返回国内,心想不就是像非典,几个月后就消失了嘛。那时我租的房子还在(当时交了一年的房租,房东要求的),生活用品还在,跟培训中心的同事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再回去重拾一切,继续我的“寓公”生活,但那时就决定不会在国内过冬了。
改变主意是在国内疫情进一步恶化后。那些在国外旅游的,探亲的,留学生们不仅回国受阻,还要听那些冷嘲热讽甚至恶言恶语,而对我们这些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当然就更不客气了。当时如果你在美国/西班牙/意大利。。。计划回国探亲、旅游、暂住。。。,听到这些标语口号顺口溜不会无动于衷吧?2020年2月底返回美国后,我们试想过不回美国的其他可能性,都觉得不会有那样选择。再后来看到国内事态的转变,如果当时继续留在国内,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现在国内疫情反弹,多个省市又在告急,新闻、电视、短视频的画面很自然地让人们回忆到一年前的光景。那些场面,以及那些标语口号顺口溜的内容和质量也更生动,更击中要害也更扎心,而今年的这一轮主要是针对国人彼此的。努力理解一下,人人自危,各求自保,在生死面前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淡得不能再淡了。借用一句流行语:活着就好。
------------------------------
看了网友的评论后,想再啰嗦几句。
*** 回国后做什么
最最初的想法是回国办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小而精的培训中心。考虑到外籍人士在国内注册这么个机构会很麻烦,就想以亲戚的名字和身份办,他负责数理化,我负责英语。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由于美国这边工作的缘故,认识了一些中国留学生。接触多了,发现这些学生的英文口头表达很差(写作能力不了解),上课不参加讨论,不在课堂提问,做报告时也不跟同学们眼神交流,只是拿着卡片照本宣科,课后也没见跟同学交往,而是中国学生自己扎堆抱团活动。碰到过一、两个英文稍好的,但因为不了解文化差别,根本就是在那儿胡言乱语。聊过后得知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做生意,他们自己上国内的私立学校,无疑出国留学肯定是早计划好的,英文不好显然不是钱的问题。虽然现在国内条件好了很多,但外语教学还是沿用着30、40年前方法,或许还不如以前,因为目前国内“应试教育”更为严重,学校老师家长为刷题考试成绩等忙得焦头烂额,哪会顾及到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由此萌生了想法,回国以immersion class 模式办课外英文培训,不仅学习练习语言,还要学会(用英文)提问讨论、发表见解、比较和理解各种文化等等。
回国之前在电话上进一步沟通后,才意识到亲戚之前几次不过是说说而已。他只把辅导这些科目的热情和兴趣用来碾压他自己闺女(小姑娘后来成了我的英语辅导学生),据他家人反应,数次他对女儿的辅导都以鸡飞狗跳结束。回国后再跟他们谈还是这个结果,他们却连连惋惜我回去晚了,错过了办英文补习班的黄金时期,说我原单位的某个老师办补习班,一年赚了40 万等等。我赶紧问这位老师叫什么名字,我要打电话证实一下好取取经 --- 当然是说笑了。看来真的是道不同。合作不成,那就退而求其次,让他们打听社会上已经运营的培训中心,为其打工说服他们办这种班。这就是我博文中之前提到的培训中心。
我个人觉得退休回国做点事挺好,让退休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完全自己搞麻烦太多,也太辛苦,不值得。给别人打工多少感觉受制于人,加上理念不同,需要磨合。如果之前国内有合作单位最好,让对方邀请你继续合作,每年工作不要太长,比如3个月左右,期间要求对方解决住宿问题。有朋友说国内的同学邀请她国内一起搞,但因为涉及敏感领域,她没有答应。以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回国搞什么可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 如果你是从美国回去的话,别的国家是否会好点儿?
--------------------------
*** 与国内亲人互动
做个简单的比喻:我出生在A 地,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部分青年时期,那里有亲人故交,A是我的故乡。之后为求学和发展我搬到B 地,在那里上学工作抚养孩子,交代了青年、中年并步入老年,时间久了,有了感情,我把B当作第二故乡。有了第二故乡并不表示会忘记或憎恨第一故乡。这跟政治无关。我历来不懂政治,也不感兴趣,更不会无知、冲动或狂热到指望别人跟我一起骂他自己的政府,即A故乡。
回国后跟亲友聊天。其中一位享受着较优厚的退休待遇,过着比当地人高出几倍的悠闲舒适的生活,开口却是牢骚满腹,骂天骂地。另一位坐拥5、6套住房,却在那里高调批评房改,说得一无是处。我说你们知足吧,享尽政策带来的好处,还不赶紧闭嘴。对于中美贸易,先不说他们的知识面是否达到真正理解的层次,这次倒学会了鹦鹉学舌,当着我的面说三道四,毫不客气,那我当然不爽了。尤其是这些人都是当年迫切想把孩子送往美国读书,但最终欲求不能的。还因为有人当面说我,你们美国人如何如何,那我就“美国人”一次。当然这是关门闭户的内部行为,出了家门我依旧本着莫谈国事、莫谈政治的原则。“祸从口出”从古至今在中国都是一大“金科玉律”。
*** “妖魔化”
我在这篇博文中提到国内媒体对美国“妖魔化”。有网友看后说“妖魔化”是双向的,几十年来美国没有正面报道过中国,并特指香港,新疆等问题。我很同意这个说法,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不是一天两天,世界上好多国家内部发生冲突,背后都少不了美国的影子,“国际警察”的帽子不是凭空飞到美国头上的。但如果说到民间交往,能成功地把对方妖魔化,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缺乏相互了解。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官方往来,进入了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国的老百姓有多少人能接触到外国/外国人?更不要说去美国看看了。中国有别国的外交人员和记者,但他们在中国的活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果读一下美国人Peter Hessler(New Youker杂志曾驻北京记者/特邀撰稿人)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直到2001年,他自己想开车离开北京要接触什么人等,都得预先审批。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只能通过官方宣传了解外面世界,《参考消息》会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到这份小报。
美国的老百姓也一样,多少年来他们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中国人都留着长辫子(pig tail),下金矿干苦力,只会开洗衣店,赌博是闲暇时唯一的娱乐等。记得有一则笑话,说美国父母告诫他们的孩子不要浪费粮食时常说一句话“People in China are starving”。多少年后这句话改成“People in Ethiopia are starving”。其实如果这个笑话是指50、60年代的中国,那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那时的中国饿死人不是什么秘密,有争议的仅仅是确切的人数。如今中国一些边远穷地区还有人面临着温饱问题,否则政府怎么会有规模宏大的“扶贫计划”?我曾经给美国人说30年前我们(限于城市户口)每人每个月只能买到28 – 30 斤粮食(细粮加杂粮的总和),他们不理解,也搞不懂“计划经济”。如果问到什么是城市户口,那就得再花时间再做解释。很多不理解是由不同的国情造成的。
记得2000年我们住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城市,公司一位同事找我,想让我帮她上小学一年级的外孙做有关中国的project,还说孩子的奶奶拒绝帮忙,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当然愿意帮了,我为孩子提供了中国国旗、地图、图片、工艺品等,并告诉同事不论什么主义,中国的疆土、几千年的文化不会变。美国人对社会主义这个词很反感,由此会产生很深的偏见。我也有过偏见,来美之前认为美国人对婚姻不认真,后一代人不想赡养老人。来美生活了几十年的经历,证明了这的确是偏见。
除了偏见,还有不理解。我上课前会问学生(中学和大学)对中国了解多少,他们会说中国功夫,中国新年等,然而十有八九都会提到中国的“one child policy”(后来他们也有人听说中国开放了二胎)。估计别的国家很少有人能理解中国这一国策/法律,觉得一国政府怎么能限制国民生孩子?我不止一次尽量浅显地解释:由国情所致,还有老传统老观念,中国人信奉多子多福,还重男轻女,为了生儿子,会一个接一个生直到生了男孩。。。如此种种,失控的中国人口增长造成了诸多问题,如。。。一番解释后,再看学生的表情,依然是:“So ?”
还是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城市,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一群收养了中国孩子的家庭,收养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孩,收养时最小的几个月,最大的已经三岁。同样作为女性,我从心底憎恶中国的某些恶习,也更心疼这些孩子。我很感激这些家庭给了她们爱,给了她们一个温暖的家。从那时开始,我义务教了他们两年中文,学生其实是那些美国爸爸妈妈们。这些家庭并不富裕,为了凑够领养手续费(其中一大部分是被要求给中国孤儿院/福利机构的捐款),有的不得不向所属的教会募捐;有些家庭已经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就是想给这些不幸的孩子们(当然不限于从中国来的)一个真正的家。有一家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后,又申请收养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中国男孩。不知沟通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美国妈妈去广州接孩子时,发现男孩有严重的腭裂,后续需要做多次手术。考虑到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美国妈妈只能放弃。朋友打电话告诉我(那时我已经搬离那个州),那个妈妈哭着回到美国,告诉亲友们她没能把“儿子”接回家。听了之后我也跟着掉了眼泪。
。。。。
结束本篇前,看到文学城刚上传的一篇博文,颇有同感,同时担心博主会遭拍砖 :- ( 。我相信博主不是刻意抹黑中国和国人,而是像作家柏杨一样,想让这个民族进步,以更好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我们”包括了你、我还有他/她。如有网友感兴趣却还没看到,下面是链接:
《我们离真正的文明还有多远》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101/77949/24927.html
--------------------------------------------
(全文完 - Fin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