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一纸诉状怎么就成了一封情书?
一纸诉状怎么就成了一封情书?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张艺谋的《一秒钟》总算看完了。就目前的版本看,也不错。影片里对那个时代的电影情境,从观众到放映员,从挂在舞台的白色幕布到晃动在银幕里的观众身影。。。。都令我们这把年纪的人无比亲切。
之前有一篇评论,说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对胶片时代的“一封情书”。有这个意思。
可是这是被删节后的“洁本”啊!
有人看过原版的结尾:张九声被抓走,刘闺女只捡起来包着胶片的报纸,而张九声女儿的胶片,就丢弃在荒地中,被历史的风沙掩盖,成为没有人记得的存在。再往前,张九声疯狂般地要看“新闻简报22号”,是因为里面有他的女儿留给他的最后的身影——因为他这个父亲,成为黑五类的女儿是为了拼命地好好表现自己,要革命要献忠心才被车撞死的!这样的理由才符合张九声为了一秒钟的影像不可理喻地逃出劳改农场的举动。从而回答有些弹幕发出的疑惑“为啥呀”?“值得吗”?
《一秒钟》是对那个年代的控诉,是一纸诉状!其血其泪绝不是像给电影的情书那样浪漫温情那样充满爱与不舍。
现在的版本,不仅删去了女儿的死,还多了个“两年后”。
绝对是狗尾续貂。可是如果想公映,这算是很聪明的自救了。
1977年恢复高考。有天分的刘闺女可以迈进最高学府;有知识的张九声可以得到公正对待。一切都充满希望,像一条光明的尾巴。。。。
光明的尾巴,何止是《一秒钟》。如今所有的文艺作品如果没有这个“光明的尾巴”,你连作品的脑袋身子都极有可能保不住!
尼采说过,看过希腊神庙的宏伟之后赞叹之后,希腊的老人这样回答看客:
“好奇的来客啊!您也应该说:这个民族受过多少苦难,才能够这样美呀!可是,跟我去看悲剧吧,和我一起在这位神灵的庙坛献上祭牲!”因为“。。。。。。拉开它,像拉开帐幔,看看幕后的真相。最鲜明如画的地方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因为它好象显露了,而同时也隐藏了一些东西;正当它似乎以其象征的启示,鼓舞我们去撕破帐幔,以暴露其神秘的背景之际,那充满光辉的景象,却迷住我们的眼睛,阻止它去看深一步。”
尼采的这些议论来自他的《悲剧的诞生》,上大学时读过。可惜只读回了皮毛,还以为读懂了内涵。今日重读,才觉字字珠玑,触目惊心!”
不是吗?“那充满光辉的景象”,那光明的尾巴如彗星的扫帚把,迷惑我们,赚取我们的赞美,让我们忘记那燃烧的彗星的痛苦。。。。
还是以伟人的话作结束吧——
“在他的范围内,一切都是矫揉粉饰的生活假象。演剧的艺术家真不知如何对付这样吹毛求疵的观众;所以,演员、以及鼓舞他的剧作家或曲作家,都要煞费苦心地在这样无聊、自负、不识鉴赏的观众身上,寻找一点残余的情趣。然而,向来就是这类“批评家”构成观众:中学生,小学生,甚至最无害的妇女,已经不知不觉地被教育养成这样的艺术观。”
呜呼,悲夫!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还没有看到呢,得赶紧快看,感谢分享啦!祝平安,喜乐!!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andstone2' 的评论 : 谢谢你有共鸣。我们不是要牢记仇恨是要时刻反省警醒,否则条件成熟就会陷入第二次、第三次。。。。。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谢谢,我也去搜搜看
sandstone2 发表评论于
博主的这句话才是整篇的精华: “《一秒钟》是对那个年代的控诉,是一纸诉状!其血其泪绝不是像给电影的情书那样浪漫温情那样充满爱与不舍。”。 就像我今天的转发的文章所述的那样,中国今天社会的问题是骗子会越来越多,诚信越来越少。 靠那些删减《一秒钟》中最重要的情节而带来的“正能量”是粉饰太平,制造矫揉粉饰的生活假象,继续阻止民众了解真相,培养很多连续剧中无脑的艺术观。 “那种专门在虚幻与矫饰中用P脸哄骗小青年的东西,如今大行其道了”,反映出这个社会的状况,即使WXC里也不例外。
身为电影艺术家,既要记录人性的温暖和感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要不忘责任使命,探寻真相,鞭挞丑恶,捍卫正义。 没有雾霾能够遮蔽阳光,也没有寒风能够永寄凛冽。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当年真不太理解。如今你看看,那些莫名其妙的影视剧的票房那些莫名其妙的演员的粉丝,大概多数是“中学生,小学生,甚至最无害的妇女”。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正如你说,太多的矫情,却没有灵魂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你这里引用的两段话, 都非常有意思。
===
“在他的范围内,一切都是矫揉粉饰的生活假象。演剧的艺术家真不知如何对付这样吹毛求疵的观众;所以,演员、以及鼓舞他的剧作家或曲作家,都要煞费苦心地在这样无聊、自负、不识鉴赏的观众身上,寻找一点残余的情趣。然而,向来就是这类“批评家”构成观众:中学生,小学生,甚至最无害的妇女,已经不知不觉地被教育养成这样的艺术观。”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尼采深刻,鹿葱犀利。问题不在于文革本身,而是你怎么去看待文革。光明的尾巴让电影少了灵魂,多了矫情。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油管上有,1月2号上传的,我正在看。
xiaxi 发表评论于
鹿葱的影评很带劲。哪里可以看到这片子?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老谋子的片子确实有独到之处的,油管上有吗?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有个性的文章!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要搜来看看。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好多道理好多书籍都是年纪稍长才明白啊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啊!毕竟五十年了,整整两代人,如果不说,年轻人真的无法知道无法理解那个荒唐的年代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张艺谋的电影应该很深刻的,被删减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思想。同感你说的大学时读书只读了皮毛,大概跟环境和阅历有关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鹿葱的文章, 读书读史读诗, 给人留下思考。 文革的时候太多的荒唐事了, 我们这样没有经过的人都不能理解。 而在大陆, 新生代也无处了解。 我倒是在美国看到资料片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