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鳄鱼”大开曼,魔鬼鱼城太精彩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恼不已,不会因为记载的太少而悔恨终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开曼岛(Great Cayman)是英属开曼群岛中最大的一个,也是首府所在地,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6万5,早年在岛上到处都见“宽吻鳄”(Cayman)而得名,另外岛附近海里海龟也很多。16世纪加勒比海盗头子弗兰西斯.杜拉克发现不仅海龟可以吃,鳄鱼肉也可以吃,于是将岛作为海盗大本营,打劫过往的商船。那时的大开曼是个丛林法则的世界,是逃犯,船难幸存水手和海盗的聚集地,直到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签署《马德里条约》正式将岛纳入囊中,开曼群岛由牙买加总督管辖,直到1962年牙买加宣布独立,英国接手开曼群岛,想出一招振兴经济,那就是离岸金融。

商业大佬们都爱在大开曼注册公司, 英国女王和其他皇室都会在大开曼配置资产, 因为大开曼群岛是离岸天堂,更是避税天堂,是最佳的控股公司、财产信托、离岸基金设立地点,全世界最会算计的人尖子聚集在大开曼,在合法和不合法之间走钢丝。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是英国金融巅峰运作的产物,是加勒比3大离岸金融中心,都是富得流油之地,百慕大人均GDP10万多美元,开曼群岛人均GDP8万多美元。

大开曼岛面平平,风景平平,地质上就像水下高山的尖端,微微露出海面,离岸不远的水底平缓,然后陡然下降,酷似水下深渊,深度高达5200米。岛上没有深水港口,游轮只能在近海抛锚泊停,我们乘摆渡船上岸。

进港了,岸边的复古海盗船很打眼(Jolly Roger Piratship),岛上的海盗历史被打造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岛上最富盛名的地方就是“刺魟鱼沙洲“(Stingray City Sandbar),刺魟俗称魔鬼鱼。在出海口的珊瑚礁旁,水下有片浅沙洲,经常有魔鬼鱼聚集,因为早年渔民找到这片珊瑚堡礁后面的浅滩,将捕来的鱼加工,肠子肚子等下水丢进海里引得魔鬼鱼的光临,以后魔鬼鱼一听见马达声音就会成群结队地赶来。岛民便以此开发出一个特色旅游项目:“与魔鬼鱼同游”,成了上岛游客必玩的活动。

我们刚刚开始游加勒比时不会浮潜,老觉得那是年轻人玩的,自己年纪大了,玩这种水下活动不行。学会浮潜并上瘾的地方就是在大开曼,源于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到了大开曼岛码头找贩子参加团游,从另一条游轮下来的出海团在等人,一个女子过来要给我两张票,白给,说家里人临时去不了,我看她郁郁寡欢的样子,可能是与家人闹别扭了,我说不会浮潜呀,她说没关系人家会教你的,很简单。我看到参团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比我们还老,就心动了,于是掏出随身带的现钞塞给她,她不要,最后只拿了一张20美元钞票。

浮潜团乘快艇到了这片沙洲,船上提供浮潜用具,教授浮潜要点,一问船上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浮潜。每个人都发了面具和救生衣,导潜教大家如何带浮潜面具,面具的橡胶弹性很好,戴在头上吸附得很紧,面具先要用水打湿,不然下水后容易起雾。救生衣很薄很轻,里面充气充了一小半。我正准备用气管往里面吹气就被制止了,导潜说,要诀是救生衣只能充一小半的气,充满了气头就埋不下去了,只需将救生衣里的气推到脖子两旁,埋着脸浮在水面,脚不蹬手不动也能浮起来,导潜说:“放轻松,全身放松,不要使劲,浮在水面享受水下世界”。

游轮上的团特点就是人多,到处都是人。

去时浪很大,我们浮潜时有人在一旁保护。我下了水,带上浮潜面罩往水下看,哎呀,太妙了,马上进入一个无声世界,魔鬼鱼优雅地在水中漂游,一切都成了电影中的慢动作,浮潜真的很简单。

魔鬼鱼城的浮潜结束后,船开到珊瑚园继续浮潜,这个地方是深水区,下到水里,人漂浮在水面,立刻有种失重的感觉,浪头还是比较大,但是只要将头埋进水里,霎那间就到了一个幽静的梦幻世界,周围的嘈杂喧嚣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从此时开始就迷上了浮潜,以后出游加勒比,只要有机会就要去浮潜。这次拍的水下照片基本上惨不忍睹,回去后买了水下相机,后来嫌水下相机反应太慢,便给单反相机配了一个防水罩。

浮潜玩毕,我们到几个知名景点逛。岛上有个地方叫Hell“地狱”,从码头去坐中巴车,车站在图书馆的前面,一到车站,就有司机上前来问:“上哪儿”?“我们想去地狱”,司机忍住笑,一扭头“跟我来”。地狱就是一片狰狞的火山熔岩石堆,颜色难看极了。

我跑上跑下找角度拍照,又看看太阳研究光线,老公等得不耐烦了,说:“拍几张意思意思行了,你把地狱拍那么好看干什么”?

这么个地方还是旅游热点之一,有流程的,接下来的节目是到“地狱”邮局去寄一张明信片给人间。

地狱旁边的礼品店声称自己是历史上邮局的原址,更正宗,现在里面也卖邮票。

地狱看完后,步行到七里白沙滩(Seven-mile Beach),离“地狱”不远。海滩上慢慢走,吹海风,走着走着就没路了。

海边被一排海景房霸占,要绕到街上然后再绕回去。

海上有人浮潜,说是离岸不远有沉船,下去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没有穿救生衣,不敢游得离岸太远。

 

几年后重返大开曼岛,与魔鬼鱼嬉戏的印象实在太好了,但是当时用的相机不行,照片没拍好,这次又订了游轮的出海团,带来有防水套的单反相机。这次在游轮上报的出海团是“与海豚嬉戏与魔鬼鱼同游”,参团的人可以第一批登上摆渡船上岸,到码头后在休息区登记并戴上手环,然后等人,等来的青年是中东/印度人模样,看他那熟门熟路的派头,也没有戴手环,我还以为他是导游,其实他不是。

虽然海豚是圈养的,比野生海豚要差一头,但以为可以从水中拍照,还是报了这个团。谁知到了海豚圈养基地才知道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圈钱项目,整个流程极其商业化,员工首先要求大家排队跟一只大鹦鹉合影,接着到海边海豚池子去,我想将相机带下水根本不可能,不仅不可能,在岸上拍照还必须到远处看台去,水池周边是他们摄影师独霸的地盘,下水后的各项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摆姿势与海豚合影,照片价格不菲,每张50美元,如果买多张可以给折扣。我跟他们理论: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在水池旁拍照呀?员工回答:这是公司规定。但是我们参团买票时并不清楚这个规定,他们说那是游轮方的责任。这次的团游组织得很差,价格却翻了倍,这家公司继承了海盗传统,打劫没商量。

海豚项目结束我们乘快艇向魔鬼鱼城进发,船上既不提供救生衣也不教授浮潜要领,什么服务都没有,我们这次幸亏自己带了浮潜设备来。船长找的下锚之地也很糟糕,不是浅水区,并夹在另外两条船之间,这就意味着三条船上的客人都挤在一处。摇摇晃晃地下了水,水深到脖子,很不幸又一次碰到大浪天气,站不稳。尽管大浪一个又一个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只要把头埋入水中,一切便安静下来。

魔鬼鱼游来游去,像无声的魔毯,其实应该称它为“魔毯鱼”更贴切。

看见身边经过魔鬼鱼就紧跟在后面,其实要跟上它们游还并非易事。

母鱼最大,直径有一米半到两米,就在人群的脚下窜来窜去。

要踩踏它也不容易,但人们都小心翼翼,在水中跳来跳去,生怕碰到它。

守株待兔般地等它游过来,快要撞上了,人家白了我一眼,优雅地转身飘然而去。

退潮时沙洲水很浅,也就齐胸,低头就能看到鱼,但我们去的那天,海潮还没退,浪大,水有一人高,没穿救生衣,要不停地踩水。

魔鬼鱼贴着沙地飞,情况吃紧就往沙里钻。

大多数时候悠然自得在水中漂

船小二盯上一只。

猛扑过去逮住它。

船小二抱起魔鬼鱼让我们摸,魔鬼鱼肚子白白的,软软的像人的皮肤,但上面的皮很粗糙。


三艘船的几个船小二在水下不断地追逐魔鬼鱼。

水下牛仔一般。

逮住一只便抱来让大家捧着,人人玩得嗨翻天。

那个中东/印度人模样的青年是所有下水客中的亮点,玩得尤其嗨,在水中开怀大笑,我头埋在水里都能听到,他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后来回游轮吃饭时看见他从餐厅侧面的厨房出来跟人说话,头上戴着白色的大厨帽,据说大厨帽越高就表明级别越高,我看他帽子挺高的,一定是个有身份的大厨,参加团游属于公司福利,免费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参团不用登记也不用戴手环,还不知价格。怪不得他在途中有些举动让人费解,比如他问我参团价格是多少?我忙着调整相机没有反问他一句“难道你不付费吗”?我抱怨这个团种种不是时,大厨使劲为游轮方辩护。

出港时分,夕阳西下,悬在“鳄鱼岛”上的巨大云朵慢慢被染成金黄色,”鳄鱼岛“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上,但魔鬼鱼的梦幻记忆永远留存。

点击下面链接,参见更多加勒比游记:

牙买加的瀑布用来攀

英伦遗风安提瓜
游轮巴哈马私家岛,幸福配方很简单
圣马丁打飞机
游英属维尔京“肥女”岛,探秘澡堂子和魔湾
古巴,漂洋过海的日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