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
语言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记得学到“房子”一课的时候,“前门、后门、边门”都容易解释,因为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可“大门”一词就比较麻烦。因为老美的房子不像中国的四合院,一般没有围墙,也就没有单独的“大门”。不能理解“大门”,也就不太好解释什么是各单位的“门房”。
在美国,还真没怎么见过“门房”。一般公司都是刷卡进门。去年,因为校园枪击案的影响,各学校都加强了警卫,进出比以前严格了很多。有学校立即在校门口修建了“门房”,督查外人出入。比如国家大教堂学校。天天路过那里,新门房是我们眼看着修起来的。我们学校地方小,没法修门房,只让校警轮班守着,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坐在车里。很不方便,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在办公楼前停车场的旁边,来来往往的车必经之地,多出了一小间板房。我凑到跟前去看,原来是一个简易门房。有门有窗,里面有电,有空调,有一张小桌,一把椅子,一台电脑。这样,校警就可以临时歇脚,不必夏天顶着烈日,冬天迎着寒风,下雨下雪也不怕湿了衣衫。虽然是很小一间陋室,但真挺实用的。
学校想方设法捣腾出这么一个门房,一定和今年的疫情有关。现在学校半实体半网络上课,每个进校的师生和家长都要查“健康绿卡”。就算以后都打了疫苗,学校正式开学,“健康绿卡”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以确保师生安全。因此,校警的工作量一下子繁重了。而且,必须呆在那里。有个固定的、可以挡风遮雨的地方挺重要的。
这样也好。至少,等以后再讲到“门房”一词的时候,从窗户里一眼就可以看见这个小门房,直接指着学生看,简单明了,还便于记忆。
对抗疫情,大家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虽然咱们那里一例也无,但日常过日子,你们也要多保重呀。
即此,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