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貌似非常严肃的话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好像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么一段话,记不太清原话,大意是:灵魂是需要呼吸的。需要从别的灵魂中吸收营养来丰富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营养回赠。人与人之间要没了这层关系,灵魂就会没了生机,会受难,会枯萎。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没有人喜欢绝对的孤独。有时想独处,只是想在人群之外多一些私人空间。像上文中那个人,整个宇宙都是他的私人空间了,没有人可以交流,跟监狱又有什么区别?久而久之,灵魂也自然枯萎了。
生活中我不大与人交往,但并不意味着精神上也可以完全孤独。我现在上网,到处闲逛,发现自己喜欢的文章,电影就如获至宝,发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更令人莞尔。处处留心皆学问。等到自己足够丰富了,写点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回赠给网络。。保持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题外说一句,不明白很多人网上打架撕得一地鸡毛,灵魂的厮杀也让人惊心动魄,何苦来呢?生活中的烦恼还不够多啊?
(回帖存档)
原帖:活着,就算什么也不为
作者:羊冈
突然想起年前读过,忘了是哪一年的年度最佳短篇科幻小说。
故事一开始,一个宇航员从冬眠柜中醒来,这对他已是习以为常。不过他很快发现,他是唯一被唤醒的。赶紧跑到控制台,仪器显示飞船才飞了没几天,正在电脑控制下全速飞向目的地——还得飞两百多年。很明显,电脑错误地提前唤醒了他。没关系,让电脑再把自己冬眠起来就是。
“电脑,你不应该现在就唤醒我,请让我重新冬眠。”
“抱歉,这是我得到的指令。”
“这是错误的,我的任务是在两百多年后,我必须重新冬眠。”
“抱歉,只有发生直接影响任务完成的事件,才允许启动冬眠系统。”
“我是导航官,本次任务必须有我。”
“抱歉,你对本次任务并不是不可缺少的。”
两个小时后,他沮丧地放弃了与电脑的争执,开始平静地审视自己的处境。飞船有充足的空气,水,食物,他可以相当舒服地活下去。问题是,自己必定会毫无意义地,孤伶伶地死在飞船抵达目的地之前。活下去,还是一死了之?这还真是个问题。
最后,他决定活下去。万一再发生别的什么意外,他或许能做点什么。至少,如果再有人被提前唤醒,这个人会有个伴,他想。
决定一作出,他觉得好过多了。他坚持运动,做每天的飞行记录,尽管完全没有必要。他住过所有的房间,包括船长的;尝遍了所有的食品和饮料;最后,他发现写作是唯一能让他全身心投入的。他写得很随意,不拘体裁,感想随笔,诗歌散文,日记小说,不一而足。
这一日,他觉得上楼梯比平常累,坐下后就再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