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跋陀禅师,问生法师讲何经论,生曰:“大般若经。”
师曰:“作么生说色空义?”
曰:“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曰空。”
师曰:“众微未聚,唤作甚么?”生罔措。
我以前写过一位神会禅师。神会禅师请大家为亡父母诵经。 大家来了, 他又拿棍子把大家打得作鸟兽散。 我当时的提示是:父母俱丧,就是两边皆亡,这就是道。
现在这位生法师, 明白众微聚曰色, 也就是轮回。众微未聚是什么, 他就不会了。 而众微无自性曰空, 就更是错得离了谱。“众微未聚,唤作甚么?”聚,是因缘和合,而生相。未聚,当然就是无相。性中无相。
法师说法, 要摸着自己的良心。 要问自己到底会不会?如果不会, 最好不要说。 因为下面一大帮人听你说法, 如果你自己都不会, 岂不是误人子弟。 特别是象《金刚经》, 《心经》, 《圆觉经》等等, 都是了义的经典, 不是开悟的法师, 就不要讲。自己都没有了义, 如何讲了义的经?那不是一个瞎子领着一群瞎子。
师又问:“别讲何经论?”
曰:“大《涅槃经》。”
那曰:“如何说涅槃之义?”
曰:“涅而不生,般而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
师曰:“这个是如来涅槃,那个是法师涅槃?”
曰:“涅槃之义,岂有二邪?某甲只如此,未审禅师如何说涅槃?”
师拈起如意曰:“还见么?”
曰:“见。”
师曰:“见个甚么?”
曰:“见禅师手中如意。”
师将如意掷于地曰:“见么?”
曰:“见。”
师曰:“见个甚么?”
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堕地。”
师斥曰:“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
其徒怀疑不已,乃追师扣问:“我师说色空涅槃不契,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义?”
师曰:“不道汝师说得不是,汝师只说得果上色空,不会说得因中色空。”
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
师曰:“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跋陀禅师脾气好, 只是拂衣而去。如果是我, 一口痰吐到他脸上, 然后象慧忠国师一样, 大喝一声:“这野狐精出去!”这位生法师, 典型的诵经师。只会背诵经典, 世尊说了什么, 依葫芦画瓢, 鹦鹉学舌。多问两句为什么, 就黔驴技穷了。
跋陀禅师举起如意,丢掉如意,连问两次,生法师都答“见”。呵呵,见你个大头鬼。见的都是声色,以声色见我,即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性不可见,才是真见。
宝志禅师。初,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巳日闻儿啼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锺山大沙门僧俭出家,专修禅观。宋太始二年发而徒,著锦袍往来皖山剑水之下,以剪尺拂子拄杖头,负之而行。
师问一梵僧:“承闻尊者唤我作屠儿,曾见我杀生么?”
曰:“见。”
师曰:“有见见,无见见,不有不无见。若有见见是凡夫见,无见见是声闻见,不有不无见是外道见。未审尊者如何见?”
梵僧曰:“你有此等见邪?”
这几句, 显出宝志禅师的真功夫。而梵僧, 也是厉害角色。一句反问,“你有此等见邪?”, 真正的如来神掌。这一仗, 如来神掌对独孤九剑, 势均力敌。
汾阳禅师听说后, 对梵僧也是赞不绝口, 曰:“不枉西来。”
宝志禅师临灭,垂语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又曰:“大道将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
又曰:“京都邺都浩浩,还是菩提大道。”
法眼禅师听后, 曰:“京都邺都浩浩,不是菩提大道。”
法眼禅师并不是说宝志禅师讲得不对, 宝志禅师说的是不向外求,不离红尘,本自具足,性不可见。法眼禅师说得的离开两边,京都邺都,就是两边。 仅从这和的一句, 就可看出, 法眼禅师也是一位绝世高手。
还记得我说过, 无有是处, 无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