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雁
如果不是电视剧集《王冠》,我对菲利普亲王本来一无所知,也完全无感。
《王冠》让我认识了他,并且对他深感同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王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分别讲述了两个“局外人”如何被王室这个institution所“驯化”——这“局外人”,前半部分是菲利普,后半部分是戴安娜。
而女王和查尔斯王子的形象,乃至王室意味着什么,有一半是在与这两位“局外人”的关系中建立和揭示的。
《王冠》的一开头,就是一场剥夺:那是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女王(当时还是公主)婚礼前一天的一场特别仪式,在王宫中,众人的簇拥下,菲利普一边签署文件,一边听着某官员宣布:在获得英国国籍的同时,希腊和丹麦王子殿下放弃他的希腊国籍和所有外国爵位头衔。从现在起,他是皇家海军的菲利普·蒙巴顿上尉。
当然,菲利普也成功地给王室刻上了一些自己的印记:他主张、并主导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场有电视直播的加冕典礼;他让电视记者和摄像机进入王宫,使王室接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电视采访;他不顾女王和王母的反对,把查尔斯王子送进他自己小时就读的学校,接受严格的半军事化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这给孱弱内向的查尔斯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
剧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1961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的消息再次激发起已人到中年的菲利普的激情,他兴奋得寝食难安,人类,科技,宇宙,时空……令他浮想联翩。他甚至把宇航员们请进了王宫——剧里没有说是谁邀请的,我相信只能是他。菲利普准备了一肚子的问题要跟宇航员们探讨,然而当他看到宇航员们跟普通人一样,更好奇于王宫的陈设和气派,顿觉索然无味。
为了收看登月直播,菲利普独自一人在电视机前守到深夜,为这“人类的一大步”热泪盈眶
这就是作为机制(institution)的王室带给人的困境:它不仅约束身在其中的人,也限制外部人对它的想象。
菲利普虽然身在宫内,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所以,在后半部里,同为“局外人”的戴安娜在与王室的矛盾中,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同盟军:菲利普亲王。只有他对戴安娜的处境感同身受。但除了情感上的支持,作为另一个“局外人”,他能做的很有限。
王室对戴安娜的“驯化”失败了,对菲利普却是成功的。菲利普虽然不情愿,但终归接受了自己作为女王的臣属、女王背后的男人的身份。为了让活跃的思维和精力有个去处,他将大量时间放在了飞行、驾驶等兴趣上面。电视剧甚至也没有避讳他的婚外恋,尽管没有直接表现。
菲利普在飞行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一切都是为了皇室institution的survive.
乔治五世后来还是接纳了沙皇的妹妹,并且对这个表妹非常好,出于负罪感吧。
乔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长相如同孪生兄弟
中间是未来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就是尼古拉二世的父亲。
高品质海外独立中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