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尔逊博物馆的佛像收藏看佛像造型与变迁

记录生活点滴,分享旅途快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纳尔逊博物馆的佛像收藏之丰富,跨越年代区域之广令人叹为观止。LG有兴趣又查资料就有了这篇短文。

1. 世界上最早的佛像起源于犍陀罗国(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北)。从公元前受希腊文化影响,制作了很多佛像(下图)。 这时的佛像留着波浪型卷发,头顶隆起的那块叫肉髻,这是佛的主要特征,因为佛的智慧无边,普通的头顱已经无法容纳,所以头盖骨必须向上突出。

2. 犍陀罗风格的佛像从北丝绸之路传入鲜卑人的北魏(386-534)直到7世纪前半叶,大部分佛像仍然没有受到印度风格的影响。(见下图,隋朝晚期或唐早期)有莲花光晕的佛像头。隋文帝的皇后拓拔氏是北丝绸之路上游牧民族的姓氏。

3. 唐朝8世纪,南传佛教的佛。典雅而庄重,脸型比以前的佛像更方,微闭目冥思。

4. 北印度9th-10th centery的佛像. 注意他的肉髻,中国的南传佛教和他的一致。佛祖头发原本削光的,但是佛主打坐时蜗牛爬上他的头顶为他遮阳。

5. 这个造型最早从印度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 公元3-5世纪)起开始流行。下图是公元400年的印度青铜佛的站像,这是我看到的最早蜗牛盖顶的佛像。

6. 北齐(六世纪)菩萨头像,注意到他的顶上装饰和佛像的不同,波浪型卷发(北传佛教的影响),但因为没有肉髻,所以这不是佛而是菩萨,尽管头上有顶帽子。

菩萨种类太多,网上有资料。http://www.mastersart.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2&id=4285

 
 
 
 
 
TRUEFIRE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的不同角度欣赏!
AnnYu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枫大叶' 的评论 : 以前听哈佛教授的中国古代史网课,提到肉髻。这次博物馆参观留意了佛像的变迁,多了一份好奇心而已。
高枫大叶 发表评论于
原来如此,真是冷知识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