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情报所与国外机构互换资料的几份原件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情报所与国外机构互换资料的几份原件

     下面是中国科技情报所与美国、加拿大大学、刊物出版机构等互换期刊资料资料等的一些来往信件的原件。
这种交换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图1、2是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的交换信件,59年开始,到64年还在继续。

   下图是58年和美国费城医师学院图书馆联系的信件:

美国全国科学文摘与索引机构的信件:

美国路易丝安娜大学的信件:

美国Perkin-Elmer 公司的信件:

美国新药杂志的联系的信件:

 虽然都说文革前是闭关锁国,实际和西方的联系交流还是一直有的, 直到七十年代: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名录一直没有更新。还有若干地方民族学院的教授名录,似乎也没见到。若有新的资料,请费心整理更新。问好。
------------------------------------------------------------------------------------
你好!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到是有新的级别资料可更新的,去年本来想更新的,贴了几个学校的,感到感兴趣的不很多,就没兴致继续了。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吕洞宾' 的评论 :
前一段时间国内将茅台院士吹得沸沸扬扬的,好像酿酒的不该出院士。我在您的名录没有找到江南大学(也就是无锡轻工学院),这是我国酿酒学科的王牌学校。

据我的印象,酿造属于不小的二级学科,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MIT的博士学成回国的,少说也是二级教授,搞不好一级教授,像朱物华那样。而有的二级学科学科解放后才成立的,最高也就三级。

我的请求是您能否按照学科分类做一个名录?其意义不亚于按学校排名。谢谢。
------------------------------------------------------------------------------------

名录学校是根据56年高教部发的名单列的。那上面没无锡轻工学院(可能属地方院校),象这种学校很多人是评工程师头衔而不是教授头衔,我没这学校的资料。
你希望名录"按照学科分类",我以前发过一篇"主要工科院校一,二教授的原工作单位和学科"可参看,要做一个完整的目录没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如前说的,我只是业余爱好。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吕洞宾' 的评论 :
"五十年代教授名录,遗漏了测绘学家董钟林教授。"
------------------------------------------------------------------------------------
你好!你提到的董钟林教授介绍我也看过,因在我收集名单中,那两个学校都没董教授,故没列上。当然我没收集到完整的名单,有的名册也不是同一时期的。如把叶雪安教授计入同济大学,是56年评级时他在同济的名单上,但我约两年更新名录时,武汉地区的名单是依据一份80年湖北省高校教授名册,叶雪安在武汉测绘学院名单。我是业余收集的资料,不是官方发布名录,遗漏难免,很欢迎网友的指正和补充。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名录一直没有更新。还有若干地方民族学院的教授名录,似乎也没见到。若有新的资料,请费心整理更新。问好。
吕洞宾 发表评论于
二, 前一段时间国内将茅台院士吹得沸沸扬扬的,好像酿酒的不该出院士。我在您的名录没有找到江南大学(也就是无锡轻工学院),这是我国酿酒学科的王牌学校。

据我的印象,酿造属于不小的二级学科,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MIT的博士学成回国的,少说也是二级教授,搞不好一级教授,像朱物华那样。而有的二级学科学科解放后才成立的,最高也就三级。

我的请求是您能否按照学科分类做一个名录?其意义不亚于按学校排名。谢谢。
吕洞宾 发表评论于
毛先生,

向您提出一些请求, 不知算不算无理:

一, 您的五十年代教授名录,遗漏了测绘学家董钟林教授。

据百度百科介绍,他是和王之卓、夏坚白、陈永龄一同被录取,远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土木工程系攻读测量专业。1935年获得皇家大地测量师文凭(DIC),以后在时任中英庚款董事会常务董事李四光教授的帮助下,转美国康奈尔大学继续学习,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大地测量博士(PHD) 。

学成回国后,董钟林先后任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测绘学院教授。学术成就突出,成为我国测绘界的四杰之一(王之卓、夏坚白、陈永龄、董钟林)。

上世纪50年代初,因院系调整,复旦大学撤销了“土木工程系”,该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不久又划入同济大学,董钟林与夏坚白、王之卓、俞征等教授曾在同济大学共事。1956年,经历第三次调整,同济大学测量系调整至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测绘学院),建制缩编为测量教研室。1956年正直全国高校评定教授工资级别,当他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报到以后,他被定为三级教授(同事夏坚白、王之卓均为一级)。在这一番折腾后,董钟林先生自动离职,回到上海。有人认为,他的“平差法”的研究成果没有给予足够认可使他耿耿于怀,也是离职的原因之一。回到上海后仍居住在复旦大学第二宿舍(徐汇村)。

百度这里可能有误,据武汉大学测绘学高时浏教授说, 这个测绘界的四杰应为测绘后四杰,叶雪按等四人先他们去欧洲留学,为前四杰。

您将叶雪安的一级教授计入同济大学,应该也有董钟林的教职。能否查找一下?这也算当时为数不多的一桩公案吧。
吕洞宾 发表评论于
当年情报所的资料的来源有文章专门介绍过,在香港和英国都有专人订阅当时的科技杂志和书籍,然后邮寄到情报所,情报所再送交印刷厂影音或制成缩微胶片分发到科学院分院的情报所。

当时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西方科技资料收集得最为全面的国家,以至于有东欧国家的科研人员到我国查阅资料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