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文革”是一场革命
常乐侠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这段引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论断,几十年来反反复复地被各种人物、各种文章、各种论文不厌其烦地引用,其权威性几乎等同《圣经》而不容置疑。今天本文对此提出质疑,加以评说。
关于两个《历史决议》
在中共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个“决议”是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前一决议”)。前一决议是在经过几年的延安整风,对于党内长期存在的宗派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进行了持续斗争,经过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团结了绝大部分犯有程度不同的错误的党内同志达到了统一认识、改正错误、团结一致、心情舒畅的局面之后通过的。经过其后的实践证明,前一决议做出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发展检验的。
前一决议的直接结果,就是整合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导致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权威性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
第二个“决议”就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后一决议”)。后一决议是在1976年10月以类似于张国焘在1935年“九九密电”中所主张的密谋加武力方式(“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解决党内存在的路线纷争政治基础上,其后又串谋同伙党同伐异肃清存在不同政见者,在毫不容留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情况下,由一群党内“走资派”来为WG做出主观武断的结论。以非正常方式建立的新权力中心,以打击、肃清、关押不同路线的党内同志达到所谓的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尤其是由本身就是斗争对象的“走资派”来为WG做结论,怎么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呢?
后一决议的直接结果,就是混乱了全党的认识、撕裂了全党的团结,直接导致其后八年中的思想混乱,不但连续出现两个具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总书记下台,还无可避免地发生了那场举世瞩目、光天化日之下执政党公然向自己手无寸铁的人民开枪的史无前例悲剧,更不要说开启了整个社会自此一切向钱看、道德沦丧、腐败泛滥、人心涣散、贫富悬殊之窗。后一决议之后,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权威性受到了全国人民的严重质疑和思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前后两个决议,无论就其广泛性、正当性还是权威性、合法性,都形同云泥,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论断,因其缺乏法理、违反逻辑,根本不足为据,应该加以否定。
“革命”的定义
WG,顾名思义其以革命的名义在中国大地掀起了历时十年的轰轰烈烈的社会性群众运动,其影响荡涤着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灵魂,从任何意义而言都是一场货真价实的革命。
你说WG是革命?做出后一决议的那群“走资派”们可不这么认为。那么“革命”为何物?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弄清楚“革命”的定义。
维基百科对“革命”是这么定义的:“一个利益团体为争夺另一个利益团体的利益,从而产生的武装暴力手段。孙中山认为,革命意思与改造是完全一样;先有一建设计划,然后去做破坏之事,这就是革命之意思。”
百度释义是这么定义的:“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新中国国父同时也是WG的发动者、领导者毛主席对“革命”是这么定义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用维基百科的定义,WG正是一个人民群众利益团体为争夺另一个走资派利益团体的利益,从而产生的武装暴力手段;用孙中山先生的定义,WG与改革完全一样,先有一建设计划即《5•16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以下简称《十六条》),然后去做破坏之事,这就是革命。
用百度释义的定义,WG正是推动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引起国家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亦即WG就是一场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用毛主席关于“革命”的定义,WG正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推翻一小撮“走资派”的暴烈的行动,是一场史无前例、如假包换的真正的人民民主革命运动。
既然WG完全符合“革命”的定义,“走资派”们为什么那么刻意强调WG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很简单:如果WG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那么站在WG对立面的“走资派”们又是什么,又能够是些什么呢?不言自明。
这才是他们如此刻意否定WG“革命”意义的用心所在。
WG是一场暂时失败了的革命
根据以上定义,无论从任何意义上WG都确确实实是一场革命,而且是一场货真价实的革命。
然而,它失败了!它失败于1976年10月6日晚发生的一场密谋加武力方式举行的政变。在中共历史上以这种方式产生新的领导集体,这是唯一的一次。历史上张国焘曾经试图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党的领导集体,但没有成功。
一场失败了的革命,往往必须承担起其应当承受与不应当承受的种种历史性沉重代价。它既要对自己的试错承担责任,也要对其敌人为了抹去自己所犯罪行的痕迹转嫁于它的罪责承担责任。
中国历史上的大朝代,秦朝的执政时间最短,没有之一,只有区区十几年。其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讨伐秦朝的“暴政”。但是细数自汉以降的历朝历代,有哪一朝代在行为上不遵循秦代创建的郡县制度、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货币管理、典章法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又有哪一朝代在意识上不忽略秦朝所有的一切创新功绩?而秦朝甚至于秦前发生的所有过失,却都被一股脑地扣在秦朝的“暴政”恶名上。何以如此?因为历史责任需要一个承担者、一头替罪羊。这个承担者还必须是因失败而失去了抗辩能力的人物、事件或朝代,才能够承受着各种罪责却无从抗辩。短命的秦朝于是就成为了那个因失败而丧失了所有抗辩能力的历史罪责之承担者和替罪羊。
WG,也正好符合卷土重来、后来居上的“胡汉三”们(电影《闪闪的红星》里还乡团头子,后来成为指代走资派的别称)欲加之罪的条件:
它失败了!
它的统帅已经撒手人寰,永远地闭上了他那洞察一切、令走资派们颤抖惊悚无法入眠的如炬双眼;
它的主将们都被收押于监仓,失却了抗辩能力;
它的参与者都被秋后算账,一波一波地被排斥、被遣散、被清查、被隔离,几无立身之地;
最后,连它那最著称于世的以“革命”的名义,也被“胡汉三”们一把扯在地上,再踏上一脚,以为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名头宣布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于是,“走资派”们当初为了破坏WG所使用的一切卑劣手段,竟都成为日后他们清算WG的罪状:
WG期间最为人诟病的武斗,例如1966年北师大校长被打死、北京大兴县发生的杀害黑五类人员的骇人听闻事件,以及后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大型武斗事件,明明都是起因于“走资派”为了破坏WG的有序进行以达到自保目的而蓄意挑起的恶性事件,明明都公然违背了WG纲领性文件《十六条》中所规定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分清敌我矛盾。‘在进行辩论的时候,要文斗,不用武斗。’”后来却被“走资派”们诬称为是WG的罪状。
“打倒一切、怀疑一切”,挑动群众斗群众明明是“走资派”为了混淆斗争大方向而掀起的一股歪风,明明是对抗《十六条》规定的“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斗争焦点,在“后一决议”中竟也作为WG的罪状加以声讨,由此欺骗了多少善良的人们!
诸如此类移枝接木的罪名,不知几何。
WG势将卷土重来
有人问:WG会卷土重来吗?
不知问这个问题的人,担心的是什么?如果提问者是一个“走资派”的话,我认为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提问者是一个普通民众,或者是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则完全不必为这个问题感到担心。
就像有人问“鼠疫疫苗还会重现吗”一样:鼠疫不再肆虐,疫苗还有必要重现吗?鼠疫一旦出现,谁还能阻止得了鼠疫疫苗的重现?正常人没有担心的必要,应该担心的是病毒。
今天,反思WG成为一句时髦而又政治正确的口头禅。敢问一句:有谁知道文革产生的条件?答曰:是共产党内出现了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即特权阶级!当这样一个阶级像舆薪一般产生于人们社会生活中并压迫人们生活的时候,人们不去追究“走资派”产生的根源,反而跟着“走资派”高喊“反思文革”,到处寻找“文革”的秋毫之末,岂不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WG在理论上是否是一场革命也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WG在实践上是否为社会进步所需。那些炮制出“后一决议”的衮衮诸公应该证明,如果因为他们彻底否定WG,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政府效率提高了,官员品行清廉了,社会风气端正了,对立矛盾和谐了,贫富差距缩小了,公平正义伸张了,道德水平上升了,信仰程度深化了,犯罪比率减少了,不满情绪降低了,那么否定WG就否定对了。如果情况恰恰相反,你气急败坏地咀咒WG也无济于事,人们反而对于否定WG产生怀疑,进而重新思考甚而至于坚定拥护WG。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只要WG产生的土壤仍在,WG势将卷土重来。